张成涛
目的 探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有临床及病理资料的68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占乳腺癌患者人数的12%,并选取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差异.结果 观察组未绝经比例、乳腺癌家族病史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5年及10年生存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未绝经比例、家族病史及生存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分期、淋巴结数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也是影响TNBC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TNBC是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无病生存率低.
作者:冯小莉;赵海宝;王鹏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4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管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两组患者均为10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规范组实施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管理后的FPG、P2hPG、HbA1c水平均低于管理前,且规范组的下降水平大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规范组患者管理后的按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人数占比均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患者满意度是85.3%,规范组是97.1%,规范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其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作者:李卫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碎块组织标本的病理检查方法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诊断可疑前列腺癌病例中的作用,警惕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前列腺癌,以免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009年5月至2016年6月77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碎块组织的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 ①774例临床送检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标本,共发现有恶性病例18例,其中17例为前列腺癌(2.2%),Gleason计分为1-3级,1例为肠癌侵及前列腺.经常规HE染色后直接能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有11例,可疑病例39例,39例可疑病例经免疫组化染色后,其中6例诊断为前列腺癌,1例诊断为肠癌侵及前列腺;②相关免疫标记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CK34βE12在腺泡基底细胞胞浆中特异性着色,P63在腺泡基底细胞胞核上特异性着色,P504S在前列腺癌中癌细胞胞浆中呈阳性表达,Ki67在前列腺癌中癌细胞胞核中阳性表达.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碎块组织中可能存在前列腺癌,免疫组化染色在可疑病例中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包高娃;梁英;胡欣;白必力格图;邢海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正规糖尿病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对照组80例,二组均实施饮食教育和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营养师进行正规配餐,对照组则由病人自主决定用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达标平均时间和饮食控制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由营养师正规配糖尿病饮食餐,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
作者:蔡敏;唐莉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冲洗吸引系统在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6病例,使用冲洗吸引系统对上颌窦手术中的盲区进行高压水流冲洗.结果 一例复发.结论 冲洗吸引系统在上颌窦真菌的鼻内镜手术中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手段,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袁渊;徐婷;肖大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出现抑郁的原因、心理状态并提出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56例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与护理前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达到了97.56%.结论 生理内分泌的变化,性格、遗传、环境、心理因素等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孕期指导,家庭的关心、积极心理干预、药物的治疗等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玉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针对护理风险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病人52例,观察组26例,年龄51-83岁,对照组26例,年龄52-82岁.经过统计和考察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保证对风险干预护理有优势的探究能顺利进行下去,确保在此前提得到的结果真实可信.结果 风险干预护理有很大优势,可以有效避免合并症出现和有助于病人恢复.结论 为了规避临床护理风险,应采取风险干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对引流管道安全问题的主动防范能力.
作者:魏锦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化瘿丹治疗风热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亚急性甲状腺炎风热痰阻证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瘿丹加减,对照组服用强的松治疗,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及β受体阻滞剂.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的中医症状、体征变化并观察两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血沉及甲状腺摄131I率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化瘿丹加减联合西药用于治疗风热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可明显改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疼痛及压痛等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降低血沉,升高甲状腺摄131I率.结论 化瘿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风热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真真;刘传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病情缓解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采取优化的急诊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其分诊时间、病情缓解时间、静脉用药时间以及急救时间较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同时,在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的急诊护理措施可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下一步所需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秋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6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脑钠肽水平、中心静脉压、24h液体出入量差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D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心静脉压、脑钠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4h液体出入量差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宇时;王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肝脏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份到2013年8月份收治的59例实施肝脏超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肝脏超声的检查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59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肝癌,有11例患者为肝血管瘤,有28例患者为脂肪肝,有7例患者为肝囊肿,有5例患者为肝脓肿.结论 采用肝脏超声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有效区分各种肝脏疾病,为医师的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徐晖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27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临床护理服务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介入术患者在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啊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剖腹产术中寒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把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剖腹产的48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中来,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进行分组,其中24例予以常规手术护理,作为对比组,另外24例按照可能会发生寒战的原因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预防,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产妇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寒战发生率26.3%要比对比组的52.6%低(P<0.05);急诊手术产妇寒战的发生率88.9%要比择期手术的发生率46.7%高(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要比对比组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到剖腹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原因有环境、麻醉、胎儿等多种,针对原因进行总结,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举措,可降低寒战的发生,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郑瑛;余慧雯;许素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并无明显临床表现,由于本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部分患者没有明确外伤史,疼痛能耐受、对患者日常生活无明显干预;还有部分患者给予休息、止痛等对症处理后即可使疼痛暂时缓解等等,皆可能导致本病的漏诊,造成骨折中后期反复慢性顽固性的腰背痛、胸腰椎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终出现脊神经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传统中医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根据骨伤科特色三期辨证及中医整体观念有着特有的优势,故本文总结相关研究以综述之.
作者:贾鹏辉;张宏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妊娠期甲状腺除了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控外,还受胎盘激素的影响,妊娠合并甲亢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甲状腺危象等,一旦发生甲状腺危象,即使经过恰当处理,孕产妇死亡率仍高达25%.针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科学、及时的护理,对母婴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马成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联合应用金刚藤颗粒与康妇消炎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8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应用康妇消炎栓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刚藤颗粒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相比于对照组的80.7%明显升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体征及临床症状评分的下降幅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联合应用金刚藤颗粒与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的各项体征及临床症状,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不安腿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其病因尚不明确,容易忽略而误诊,目前西医尚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案,且一般副作用比较大.笔者导师以补益肝肾,益气活血,舒筋通络为原则,用针刺的方法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现记录整理了一则验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韩亚伟;马祖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资料来自本院普外科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年龄在65岁以上腹股沟疝患者52例,对患者进行数字编序,后硬币法将其各组26例分为A组与B组,对应为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通过对比以归纳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临床疗效.结果 B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数据均与A组存在差异,更优越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B组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概率与A组有差异,更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可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相对传统治疗其各项指标均更为优秀且术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齐德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 选取在我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3月——2017年3月,针对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与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故出现不良反应率较高的器官为皮肤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发应率较高的药物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品对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的特点较为突出,应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秦晓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授精时机和次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IUI的不孕患者50例共88个IUI周期,将其随机分为四组:甲组20个周期为排卵前单次授精,即在hCG注射后24小时实施IUI;乙组28个周期为排卵后单次授精;丙组16个周期为排卵前和排卵后各行1次IUI的双次授精;丁组24个周期为排卵前行IUI双次授精.分析授精时机和次数与IUI周期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当PTMS<5×106时,仅乙组有一例妊娠;当PTMS≥5×106时,四组患者周期妊娠率均明显提升,其中以乙组妊娠率高,且与其他三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丙、丁三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MS≥5×106是IUI后成功妊娠的前提条件,其中以排卵后单次授精患者的周期妊娠率高.
作者:靳秀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