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德祥
目的 调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办法.方法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回访.结果 增加了腹腔镜结直肠癌医治术的效率以及评价度.结论 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的良好护理能够增加病人的康复速度.
作者:闫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74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7例.A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B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0%,B组为91.89%,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应推广.
作者:宝雪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TVM]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入我院诊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治疗指证为前提根据临床不同术式将病例分为TVM组、LM组两个组别,病例数分别为50例、58例,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差异.结果 TVM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LM组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花费更少(p<0.05);而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两项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两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肌瘤残留、复发病例.结论 子宫肌瘤采用腹式、阴式两种微创法治疗均具有较好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意愿、手术指证酌情选择.
作者:崔淑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由于AIDS的不可治愈性及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导致护理人员在与AIDS患者接触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本文通过对我科收住的362例AIDS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提出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的护理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同时强调到位的心理护理及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大大延长患者的寿命.同时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规范自己的行为.
作者:田亚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产褥病率以及子宫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h内出血量、DIC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以及产褥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产褥病率以及子宫切除概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尹春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浅谈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在宫颈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宫颈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服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服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9.39%,实验组患者服药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6.1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0.60%,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宫颈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还可以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防止病情反复发作,该药物合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周玉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应用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手足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与研究的患者共98例,平均分配为2组,实验组采用健脾除湿汤加减及除湿止痒软膏医治,参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及除湿止痒软膏医治,治疗后观察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足湿疹患者采用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翠凤;孙逊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协助主治医师制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 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基础差,且合并多种病症,药物治疗较复杂,权衡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使药物治疗效果大化.患者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临床药师可根据不同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药物治疗方案,有效促进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黄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分析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奥沙利铂结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6.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两组结果对比,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聚合瓷嵌体在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120例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7月份到2017年7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高嵌体治疗;实验组60例,实施聚合瓷嵌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患者的修复后的1周、半年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修复1周后的美观性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理想,数据差异显示P<0.05;两组患者修复1周后的术后敏感以及修复体边缘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修复半年后的修复体折裂以及美观性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理想,数据差异显示P<0.05.结论 对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患者实施聚合瓷嵌体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体功能,且不容易出现折裂,美观性好.
作者:崔绍俭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分析高原地区不同年龄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自高原地区,根据年龄差异分为青年组20例、中年组28例、老年组38例,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结果 青年组以DU为主,主要诱因为HP感染,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老年组以GU为主,主要诱因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结论 因高原地区的饮食特点及环境特点,使得其消化性溃疡也具有特异性,不同年龄组的消化性溃疡特点不同,需区别对待.
作者:张秋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与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分娩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中心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46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半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分娩,观察组则实施自然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产后疼痛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恢复方面,观察组产妇产后腹胀、阴道流血、厌食及便秘等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分娩能够有效减轻创伤及产后疼痛,有利于促进产后尽快恢复.
作者:梅凤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促进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接诊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8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和应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比对照组好,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应用护理干预后,可有效促进肠功能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潘秀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西药的贮存管理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西药贮存及其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了影响西药贮存的各种因素,据此提出了西药库存管理应采取的方法策略,注重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作者:赵雪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讨论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患者78例,分成实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分娩14例,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35.89%;对照组阴道分娩15例,剖宫产分娩24例,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61.54%,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产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76%,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25%,对照组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76%,实验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8.2±0.1)分,体重为(2.9±0.1)kg,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9.6±0.4)分,体重为(3.5±0.5)kg,实验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产妇合并妊高症和胎盘早剥时,给予综合护理后能够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降低产前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剖宫产发生率,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是临床上效果较好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旭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计数与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后颅内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5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颅内压值分为颅内压增高组和颅内压正常组.分析术前淋巴细胞计数与外科治疗后颅内压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第1-5d,颅内压增高组颅内压值均显著高于颅内压正常组(P<0.05).入院24h内,颅内压增高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颅内压正常组(P<0.05).脑出血患者入院24h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术后颅内压高值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836,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入院24h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术后颅内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具备成为预测颅内压增高的潜在指标.
作者:韩华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胰岛素泵在临床中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2013年至2017年10月期间内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筛选,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平均分为参照组、实验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治疗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使用量,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借鉴使用意义.
作者:冯立全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为了长期保存,改善口感,市售酱菜使用添加剂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了方便测定,提高检测效率,在国家标准和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常用的5种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进行检测的方法.
作者:陈晨;夏俊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同时强化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 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采取强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3.02%,对照组76.74%,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应强化护理干预,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洪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