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然分娩与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分娩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

梅凤艳

关键词:自然分娩, 剖宫产, 产妇
摘要: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与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分娩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中心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46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半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分娩,观察组则实施自然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产后疼痛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恢复方面,观察组产妇产后腹胀、阴道流血、厌食及便秘等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分娩能够有效减轻创伤及产后疼痛,有利于促进产后尽快恢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小儿预防接种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6——2016.6期间收治的预防接种儿童48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40例儿童预防接种中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240例儿童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后儿童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儿童治疗依从性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1%,家长满意度99.2%明显高于对照组82.1%,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采用护理干预,有效提高儿童治疗的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辉;陈晓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享如何做好传染病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

    目的 分享如何做好传染病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方法 回顾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800例传染病患者.包括各类肝炎、肝硬化腹水、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腮腺炎、猩红热、麻疹、风疹等患者.医护人员给予细心的治疗和护理以及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结果 无一例健康患者出现院内感染以及患者之间无一例交叉感染事件发生.结论 在治疗和护理传染病患者当中,为了避免健康人相互传播以及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发生,做好严格的消毒隔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张群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对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共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共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了常规性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了中医针灸治疗措施,治疗周期为1个月,在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10天、20天和30天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0天、20天和30天每一个阶段的效果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4.28%,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临床上采取中医针灸方式有着较好的效果,并且患者不需服药,对于肝肾不会造成损伤,因此十分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92例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老慢支)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老慢支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增加30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250mL5%葡萄糖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PaO2、PaCO2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52%,比对照组15.22%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比治疗前有所提升,PaCO2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研究组PaO2、PaCO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慢支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68例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了解对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34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普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选取3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分析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相比传统的保守治疗更佳并值得推广.

    作者:王大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了优质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选取180例,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且患者满意度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张利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微波辐射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为阐明生产、生活中频率在3×108-3×1011(0.3-300GHz)的电磁波——微波的辐射是否对人类健康有危害,对有关微波辐射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文献作一综述.微波辐射对人类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眼睛、生殖系统都有影响,还可能引起细胞突变,对人体微量元素的功能也可能有影响.对日常生活中手机、微波炉等微波辐射源对人体可能的危害要采取保护性措施.

    作者:陈景林;陈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比较即刻种植修复与延期种植的疗效及近期软组织美学效果

    目的 对即刻种植修复与延期种植的实际效果以及近期软组织美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牙齿种植的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延期种植,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近期软组织美学效果以及种植体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软组织美学效果以及种植体稳定性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即刻种植修复较延期种植在软组织美学方面有更好的效果,同时牙齿更加的稳定,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世锋;郄会;冯志强;侯晓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对提高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究提高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取400例献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间先后分组,其中对照组在采供血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采供血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献血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献血者满意度、用血医院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事件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提高,增加献血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黄俐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浅谈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现状与今后的干预策略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现状,并对未来干预策略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10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和整合,对并发症的现象以及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情况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显著的有36例患者,效果一般的患者4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22例,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8%.结论 高血压患者趋于年轻化,而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设计,加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强未来治疗中干预措施的针对性.

    作者:贺吉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9月之间发生的90例(93例次)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的高危群体是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22%,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占29.03%,多重耐药菌感染为医院感染高发因素,占64.44%.结论 应该重视增强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工作,可以采取主动防控的方式避免及减少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

    作者:张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异常子宫出血经米非司酮与左炔诺酮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经米非司酮与左炔诺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做分组研究,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5例,参照组接受左炔诺酮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指标.结果 观察组、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41/45)、77.78%(35/45),(x2=5.021,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t=0.352,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改善(t观察组=4.365,P<0.05;t参照组=4.321,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t=5.325,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症状,与左炔诺酮比较,米非司酮疗效更佳,积极改善患者月经过多等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郝宪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

    目的 研究和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资料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体质指数等指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病因筛查.结果 大于30岁的、体质指数大于24的、家族史的、内分泌异常、自然流产史的分别有80例、60例、10例、20例、30例.结论 找出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和预防,从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何双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6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13例.对参照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优质护理干预.对2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较,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工作中,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减少患儿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婧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子宫肌瘤两种微创疗法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TVM]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入我院诊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治疗指证为前提根据临床不同术式将病例分为TVM组、LM组两个组别,病例数分别为50例、58例,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差异.结果 TVM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LM组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花费更少(p<0.05);而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两项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两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肌瘤残留、复发病例.结论 子宫肌瘤采用腹式、阴式两种微创法治疗均具有较好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意愿、手术指证酌情选择.

    作者:崔淑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治疗与分析

    目的 对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治疗方式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率.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的患者的不同实际情况以及临床上的表现,制定出相应的治疗计划.结果 有41例患者的血压基本保持在140/90mmHg以下,其中10例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的平均血压保持在140/80-150/90mmHg,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的平均血压保持在130/70-140/80mmHg.结论 因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在进行治疗时使用的方式应灵活变通,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达到稳定患者血压的目的,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菲;余翠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下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旁神经阻滞(非超声),观察组运用超声引导下颈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疗效(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指标体系评分-疗效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观察组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晕、耳鸣、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气胸、误穿血管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椎旁神经阻滞明显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提高疗效评分,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江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新活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血钠水平及体质 量指数的影响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伴随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疗后的血钠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50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同时伴随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新活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钠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心衰缓解有效率上为92%,对照组患者在心衰缓解有效率上为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钠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其中观察组上升幅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伴随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治疗中,加入新活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衰程度,提高患者血钠水平,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对改善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昭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诊的90例受血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受血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B组采用传统盐水法检测,A组采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测.选取同期45例患者纳入C组,采用交叉配血试验,观察检验结果.结果 A组的耗时短于B组,A组阳性检出率高于B组(p<0.05);A组稳定性、灵敏度、准确度高于B组(p<0.05);C组与A组阳性检出率及检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检验时间和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输血检验中采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有耗时短、操作简单的优点,能确保输血安全性.

    作者:杨秀秀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研究蒙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究蒙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实施蒙医护理干预.结果 出院前患者在焦虑度改善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入院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伴有焦虑和失眠等症状的脑梗死患者实施蒙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乌仁其木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