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常子宫出血经米非司酮与左炔诺酮治疗的疗效比较

郝宪芹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左炔诺酮, 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 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经米非司酮与左炔诺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做分组研究,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5例,参照组接受左炔诺酮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指标.结果 观察组、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41/45)、77.78%(35/45),(x2=5.021,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t=0.352,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改善(t观察组=4.365,P<0.05;t参照组=4.321,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t=5.325,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症状,与左炔诺酮比较,米非司酮疗效更佳,积极改善患者月经过多等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采取CT检查与MRI检查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行CT检查、MRI检查,对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漏诊率、敏感度、损伤检出率.结果 CT检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漏诊率30.56%、敏感度69.44%,MRI检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漏诊率16.97%、敏感度83.33%,P<0.0,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检查损伤检出率60.60%,对比MRI检查损伤检出率78.78%,P<0.05,统计学分析意义存在.结论 将CT检查与MRI检查应用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是MRI检查更具使用价值.

    作者:任广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结核病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病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对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173例住院治疗的结核病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组,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在一线结核药物耐药性上及4类耐药结核病耐药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结核病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对结核药物耐药疫情较严重,且耐药性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无关系.

    作者:聂晓平;李同心;罗明;张海燕;易学军;常泽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克罗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病人促排 卵的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对因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而出现不孕症的女性病人实施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4年3月——2016年4月间入我所就诊的PCOS不孕女性病人中选出95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联合治疗组(50例)、对比组(45例),联合治疗组予以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展开联合性治疗,对比组仅予以克罗米芬,评价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女性病人中,治愈14例、显效2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是98.00%(49/50);对比组女性病人中,治愈5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是75.56%(34/45),联合治疗组整体治疗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在PCOS不孕病人治疗中运用克罗米芬+HCG联合疗法,可起到更佳整体疗效.

    作者:刘庆荣;宋向菁;王建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牙周病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的价值分析及研究

    目的 探讨牙周病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1——2016.12收治的45例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患者20例.对照组牙周病患者采用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牙周病患者则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下降,两组牙周病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的降低了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梁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实施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效果的 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照乱数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进行对比实验,予以45例对照组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44例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比二者总体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体疗效(93.2%)相较对照组(75.6%)更高(P<0.05).结论 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纳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其总体疗效.

    作者:郑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SE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孙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对天麻素注射液的几点认识

    天麻素注射液是以天麻素为原料制得的单体化合物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情况也较多,本文探讨天麻素注射液与天麻差异、天麻素降压作用以及天麻素注射液临床应用,从而厘清临床上对天麻素注射液的认识误区,促进其合理应用.

    作者:马琳;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评价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电凝与缝合止血法对卵巢储备 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电凝与缝合止血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双侧卵巢囊肿患者100例,其中50例予以电凝止血的患者为对照组,50例予以缝合止血的患者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均显著高于术前,抗缪勒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数(AFC)、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黄体生成素(LH)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FSH、E2、AMH、AFC、PS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双极电凝和缝合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都有一定影响,但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应予以推行.

    作者:杨玉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控制血糖达标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疗效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控制血糖达标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 本次选取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3年04月18日至2017年10月11日,按照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大于8.00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4.4-6.0mmol/L;并对两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NIHSS评分进行观察且评估.结果 两组受检人员在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中存在明显差异,P值小于0.05;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两组受检人员在NIHSS评分对比中存在明显差异,P值小于0.05;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结论 控制血糖达标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徐淑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究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类型、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状况,为老年群体住院营养治疗方案的编制提供有效凭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诊的14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营养状况进行筛查,在NRS≥3分的情况下表明存在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IM)<18.5㎏/m2(或血清蛋白<30g/L)代表营养不足.调查营养干预情况,解析营养风险和营养干预之间的关系.结果 14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足与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0.7%(43/140)与55.7%(78/140),对140例患者中的65例患者(40.6%)进行了营养干预,营养不足与营养风险的营养支持率为75.7%(56/74),不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20.3%.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足发生率相对较高,强化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推动康复进程.

    作者:侯莉;瞿韦;任玲;周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药药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药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我科共选取了35名新生儿黄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中药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排便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第一次排胎便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胎便转黄的时间也显著早于对照组.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实施中药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排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值得在目前的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黄敏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的疗效探究

    目的 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9.52%,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自拟胃肠舒汤剂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有效性,可推广.

    作者:陆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重症肝炎予以综合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重症肝炎予以综合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GLQZ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结果 2组患者对比,观察组GLQZ总分为(130.68±13.62)分、对照组则为(90.16±12.3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3.13±0.36)分小于对照组(6.34±1.64)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症肝炎患者治疗中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且给予综合护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其康复,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淑侠;杨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效果 及安全性

    目的 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2016年8月——2017年8月1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TNM分期0-Ⅰ期8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A组)41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A组)39例;TNM分期Ⅱ-Ⅲ期8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B组)41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B组)39例.分析不同分期患者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A组患者手术时间(126±13)min,出血量(81±12)ml,开腹A组患者手术时间(142±25)min,出血量(136±37)ml,腹腔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B组患者出血量(116±19)ml,开腹A组患者出血量(206±27)ml,腹腔镜B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0-Ⅲ期结肠癌及0-Ⅰ期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仍然较高,手术安全性存在风险.

    作者:孙艳华;李明;徐建立;孙清森;李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讨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和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选取35例胃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30例胃癌患者作为参照组.对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比2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情况予以明显改善.

    作者:余海存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性心梗PCI不同治疗时间术后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析在不同时间阶段下用PCI手术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心功能受影响情况.方法 纳入2014年至2016年本院收治急性心梗并确认用PCI手术治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CI手术治疗时间差异为准分为A组、B组、C组,n=30,对患者资料归纳后了解不同治疗时间下PCI手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末内径(ED)、射血分数(EF)]变化.结果 在急性心梗患者手术完成后对其随访平均1个月,分别在术后3天、15天和30天等时间段进行超声检查,术后3天各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5天和30天A组与B、C组患者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心梗患者在确认用PCI手术治疗,其术后等待时间越少则心功能恢复质量相对更为突出,从中远期角度考虑,等待时间越少则疗效更好.

    作者:张崇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救治临床研究

    目的 对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救治临床效果及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共80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回顾方式对患者的抢救措施以及治疗的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80例患者当中共有8例患者死亡,72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0%.同时患者在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上也比治疗前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救治当中可以对患者采取综合性较强的急救治疗方法,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进行快速的抢救和治疗,减少患者并发症出现,也为患者的生命质量提升,减少死亡率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作者:韩扬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医院融资租赁设备对医院发展的促进

    在当前,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帮助医院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治疗服务,本文就医院融资租赁设备对医院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全麻下颅骨牵引联合前路手术治疗3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 关节突交锁

    目的 探讨早期全麻下颅骨牵引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科诊治的3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 34例患者中单侧小关节脱位11例,双侧小关节脱位23例.脱位节段:C3-42例,C4-511例,C5-619例,C6-72例.术后无患者出现脊髓功能恶化,1例患者术后5天因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死亡,余33例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4.5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脊髓功能(ASIA评分),20例无变化,B级转为C级4例,C级转为D级7例,D级转为E级2例.末次影像学随访显示颈椎复位满意,颈脊髓无明显压迫.结论 早期全麻下颅骨牵引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疗效相对安全有效,应根据损伤的具体类型改变牵引方向及复位时机.

    作者:南军;元虎;李康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宫颈糜烂患者疾病知晓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开展宫颈糜烂护理工作期间,观察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后,对患者疾病知晓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07月门诊就诊的111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宫颈糜烂患者分组;对照组(56例):选择常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对宫颈糜烂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55例):选择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宫颈糜烂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终就两组宫颈糜烂患者的疾病知晓率以及病情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宫颈糜烂患者疾病知晓率(75.00%)展开对比,观察组宫颈糜烂患者(96.36%)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宫颈糜烂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76.79%)展开对比,观察组宫颈糜烂患者(98.18%)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 临床开展宫颈糜烂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可以使得宫颈糜烂患者对于宫颈保健系列常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进而使得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得以纠正,对于宫颈糜烂疾病康复发挥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金春花;金银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