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江天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超声引导, 颈椎旁神经阻滞,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旁神经阻滞(非超声),观察组运用超声引导下颈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疗效(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指标体系评分-疗效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观察组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晕、耳鸣、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气胸、误穿血管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椎旁神经阻滞明显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提高疗效评分,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运用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妇女身心健康的五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妇女的社会活动和身心健康.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损失、退休性变等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松弛进而至盆底脏移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症.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膨出等情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需要受到重视[1].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在检查盆底方面发挥着良好的诊断效果,为探讨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当中的运用情况,本文选取2017年我院接受诊断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将其与对照组一同进行盆底超声检查,用以研究盆底超声的运用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杨彩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析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有直肠癌手术治疗人工肛门患者32例,为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随机将患者各组16例分为常规组(常规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护理)和综合组(针对性综合护理).比较患者组间各项临时数据.结果 干预后综合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综合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后留有人工肛门患者用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消极心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娇;兰慧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宫腔镜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的入院诊断、B超诊断及宫腔镜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宫腔镜检查与B超检查结果.结果 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病理诊断显示有子宫内膜增生14例(单纯性增生12例、复合性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腺肌症1例、宫腔赘生物1例、子宫腺体增生1例、分泌期样子宫内膜2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B超诊断符合15例,符合率为75.00%,宫腔镜检查符合15例,符合率也为75.00%,宫腔镜检查与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符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宫腔镜检查能取得与B超检查相似的结果,但B超检查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判断子宫内膜增厚情况,而无法定性判断具体的子宫内膜变化,宫腔镜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子宫内膜相关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陆春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析对心肌梗塞患者实施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肌梗塞患者80例进行探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参照组患者进行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00%较参照组患者的77.50%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较参照组患者的15.00%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LVEF、PAR、APTT等指标较参照组患者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广泛使用.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研究蒙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究蒙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实施蒙医护理干预.结果 出院前患者在焦虑度改善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入院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伴有焦虑和失眠等症状的脑梗死患者实施蒙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乌仁其木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二十一味寒水石散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症

    目的 采用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散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9月至2017年9月施行的胆囊切除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症患者40例的门诊资料,口服二十一味寒水石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症疗效研究.结果 二十一味寒水石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症显著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太乙亥;张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抽取2014年4月——2017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两组,即对照组41例行分步手术方案,观察组41例则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方案,总结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①术前两组视力、眼压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为9.77%(4),明显低于对照组29.2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相比较传统分步手术方案,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方案可取得更理想效果,且安全性更高,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一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报告

    2017年3月14日我中心接到预防接种门诊报告,有一患儿接种白破和流脑A+C疫苗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姑苏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该病例无法排除与疫苗接种有关.

    作者:于文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008年3月——2016年2月收治34例足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石膏固定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遗有不同程度距下关节僵硬,行走痛28例足.1例手术患者消肿未彻底,后皮缘哆开感染,导致骨髓炎.19例足石膏固定病例,跟骨增宽9例,跟骨跖面遗有骨刺17例.手术组效果好于保守组.结论 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效果低于手术组.说明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超过1-2mm的关节内B型、C型骨折应行手术治疗,尤其是50岁以下患者.为进一步提高疗效,需要加强足踝外科医疗技术培训.

    作者:白有海;白生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对咽喉手术患者治疗产生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与分析对咽喉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内接收的咽喉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20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自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对于咽喉手术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 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给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1%VS89.4%),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王利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病78例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Graves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Graves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临床指标变化及治疗一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显效差异.结果 中西药联合组治疗后TSH明显增高,HOME-IR、TT3和TT4指标明显降低,与单纯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中西结合用药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为92.31%,单纯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低76.92%,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Graves病的中西医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疗效好.

    作者:谢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72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1、研究组2和研究组3,每组24例,比较三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状况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颈总动脉内径(CADIA)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的颈动脉斑块检查率分别为58.33%、66.67%和83.33%,三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研究组3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颈总动脉内径(CADIA)要比研究组1和研究组2高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颈总动脉内径(CADIA)随静息心率的加快显著增加,并且静息心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颈总动脉内径(CADIA)呈正相关.结论 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静息心率是导致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因素,并且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颈总动脉内径(CADIA)呈正相关,其可以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巩黎雯;田建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自动血压检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单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各54例的24小时血压.结果 本组资料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小时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9——2017.9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辅助罗红霉素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BODE指数和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 在治疗前的BODE指数对比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在治疗后的BODE指数对比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疗效对比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改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大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刍议感染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进展

    感染性胸腔积液以支原体、细菌等为多见的感染所致.感染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有一般治疗、相关抗感染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参阅近些年相关文献,综述感染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情况,为感染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秋生;车成日;蔡建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项目教学法在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为深化护理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在高职《中医护理学》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使学生将来适应护理岗位的技能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作者:鞠兴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研究分析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总计160例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来我院接受治疗,抽取其中一半数量的患者使用传统方法进行修复为对照组,剩余一半患者则使用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方法修复为观察组.结果 修复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以及其家属对治疗工作的满意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也明显较好(P<0.05).结论 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方法,患者的牙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牙周情况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理想方法.

    作者:祁春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自制VSD治疗疝术后补片感染的护理

    目的 探讨自制VSD在治疗疝术后补片感染中运用的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3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例疝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自制VSD治疗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例患者经过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3d后,切口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渗液明显减少,行二期缝合.7例见创面渗液较多予拆除冲洗管,留置吸引管持续吸引,拆除装置后,二期用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切口.1例感染切口较小者未予缝合.结论 自制VSD遵循VSD技术的原理,就地取材,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易行,具有同等的治疗效果;便于观察和处理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时处理;可减少患者换药之苦,缩短治疗周期,降低了住院费用,受到了这些病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田杨;卞文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18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病儿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选择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促使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