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芳
目的 评价协同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60例LC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健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康复(肠功能恢复时间、早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改善LC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茅祥芬;李丹;王佳丽;张凤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和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选取35例胃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30例胃癌患者作为参照组.对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比2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情况予以明显改善.
作者:余海存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剖腹产术中寒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把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剖腹产的48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中来,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进行分组,其中24例予以常规手术护理,作为对比组,另外24例按照可能会发生寒战的原因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预防,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产妇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寒战发生率26.3%要比对比组的52.6%低(P<0.05);急诊手术产妇寒战的发生率88.9%要比择期手术的发生率46.7%高(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要比对比组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到剖腹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原因有环境、麻醉、胎儿等多种,针对原因进行总结,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举措,可降低寒战的发生,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郑瑛;余慧雯;许素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肝胆胰疾患行ERCP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4月30日至2017年4月30日于本院实施ERCP术28例肝胆胰疾患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为常规组,另一组实施强化护理,为研究组,每组1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12例),不良反应率为42.86%(6例);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14例),不良反应率为7.14%(1例),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实施强化护理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肝胆胰疾患行ERCP术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该护理方式可在手术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气管切开后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2017年1月采用纤支镜治疗的307例气管切开术后吸入性肺炎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307例患者中8例因全身衰竭、恶病质死亡,3例因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余无严重并发症,大多数患者经胸部X线或CT复查肺炎吸收.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气管切开后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岩;王知广;王孔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门诊输液中心应用人性化护理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输液中心在2016年2月——2017年7月接诊的160例输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分成80例实验组与80例参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治疗,参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输液中心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而增强护理质量,因此,值得门诊输液中心使用并推广.
作者:黄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静脉全麻无痛技术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绝经期取环术妇女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取环,对照组常规取环,对比观察两组的术中血压、心率、宫颈紧张度及取环成功率和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平稳,宫颈松弛,取环成功率和满意度均达到10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无痛技术,可减少绝经期妇女取环并发症和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滕发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临床治疗中,对效果进行讨论研究.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共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分别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和传统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数据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体重、睡眠时间和摄奶量及患儿家属的黄疸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数据均更高,同时研究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数据更低(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更明显.结论 新生儿病理黄疸患儿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加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表现,促进患儿身体恢复,同时提高家属对病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翟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我院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抽取的21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108例,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温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氧饱和度,同时还要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苏醒麻醉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全身麻醉对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爱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我中心处理的35例公共安全卫生食物中毒突发事件作为对照组;另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35例公共安全卫生食物中毒突发事件作为观察组.对比优化检验方法与管理方法后,两组偏差率的差异.结果 经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后,观察组在偏差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突发性食物中毒事件采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可有效提高检验准确度,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邵建波;张荣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本文就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3.91%;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治疗费用对比参照组更少;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住院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对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可节省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故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艳茹;常青;于阿振;王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126例急性腹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4.3%,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因手术切口较小,更好的保持了腹部外观,该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到目前为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已经实施了好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管理也开始应用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农合的工作效率.现在探究2015年3月——2017年9月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的对策.由于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工作里还要予以重视,针对一些问题要不断改进或解决.
作者:王守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甲钴胺与硫辛酸联合治疗,n=38)和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独用治疗,n=38),对38例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水平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和78.95%,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在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成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化瘿丹治疗风热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亚急性甲状腺炎风热痰阻证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瘿丹加减,对照组服用强的松治疗,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及β受体阻滞剂.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的中医症状、体征变化并观察两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血沉及甲状腺摄131I率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化瘿丹加减联合西药用于治疗风热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可明显改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疼痛及压痛等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降低血沉,升高甲状腺摄131I率.结论 化瘿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风热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真真;刘传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授精时机和次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IUI的不孕患者50例共88个IUI周期,将其随机分为四组:甲组20个周期为排卵前单次授精,即在hCG注射后24小时实施IUI;乙组28个周期为排卵后单次授精;丙组16个周期为排卵前和排卵后各行1次IUI的双次授精;丁组24个周期为排卵前行IUI双次授精.分析授精时机和次数与IUI周期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当PTMS<5×106时,仅乙组有一例妊娠;当PTMS≥5×106时,四组患者周期妊娠率均明显提升,其中以乙组妊娠率高,且与其他三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丙、丁三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MS≥5×106是IUI后成功妊娠的前提条件,其中以排卵后单次授精患者的周期妊娠率高.
作者:靳秀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lnc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1,PVT1)是位于人染色体8q24区域的一个lncRNA,位于MYC下游57kb处,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等恶性行为相关,本综述对lncRNAPVT1在卵巢癌中作用、机制及其表达的可能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lncRNAPVT1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冷天艳;张琴;张素仙;陈艳;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感染.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7年1月——2017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使用问卷调查表调查其对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的知晓率23.0%、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知晓率31.0%、肠道传染病传播主要途径知晓率25.5%、夏季肠道传染病常见的有哪些知晓率8.5%、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主要方法知晓率23.5%.年龄趋于年轻、职业稳定、学历较高的人群其肠道传染病知晓率更高.结论 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不够客观,相关卫生部门仍然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加强宣传.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12月接收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一组为观察组(30例),均实施全科护理;一组为对照组(3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服务满意率以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护理中采用全科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使患者满意于护理服务,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珊;马丽亚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