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马丽亚
目的 研究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三年来1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利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利用DH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93.82%,对照组80.24%,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愈合更快,术后Harri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恢复难度大,患者多为老年人,耐受性差,康复困难,利用PFNA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对患者影响小,值得推广.
作者:丁祖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为了长期保存,改善口感,市售酱菜使用添加剂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了方便测定,提高检测效率,在国家标准和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常用的5种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进行检测的方法.
作者:陈晨;夏俊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SE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孙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30日至2017年9月30日本院收治的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一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如脱水治疗、血糖与血压控制、血管扩张等等,为观察组,另一组在观察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为治疗组,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次3g,计划治疗21d,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ADL评分.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86%(13例),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57.14%(8例),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为(76.24±4.36)分,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60.54±4.14)分,治疗组ADL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发病急,临床治疗中,可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大限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式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薛发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天麻素注射液是以天麻素为原料制得的单体化合物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情况也较多,本文探讨天麻素注射液与天麻差异、天麻素降压作用以及天麻素注射液临床应用,从而厘清临床上对天麻素注射液的认识误区,促进其合理应用.
作者:马琳;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6年System XE-2100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了解本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检验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全血细胞分析的检验质量.方法 选取2011——2016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全血细胞计数专业总体结果报告,分析各项目的偏倚情况.结果 2011——2016年连续6年的成绩合格,各单项历年的平均偏倚基本在偏倚允许范围内.结论 重视仪器设备的管理,加强科室人员的培训,根据反馈的室间质评结果提升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检测水平.
作者:张悦;赵爱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寻求佳护理措施.方法 将11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2周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从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运动养生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5个方面进行辩证施护干预.干预后随访3个月,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评价2组患者便秘情况.结果 通过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在功能性便秘应用中疗效显著,且具有简单、方便、廉价、易操作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晓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拒食是精神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护理问题,由于大多数精神药物必须在保证足够饮食的基础上才能应用,如果护理不及时得当,势必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会出现意外.长期拒食还将导致营养失调,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康复.因此,做好拒食患者的饮食护理、保证能量的供给非常重要.
作者:盖玉丽;赵卫香;陶春兰;王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在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帕罗西汀),治疗组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分别在治疗2周、3周、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24.01±3.78)、3周(17.31±4.00)、4周(13.38±4.08)后,抑郁评分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5.18±4.45、19.67±4.11、15.43±4.56),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9.89±6.01)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5.99),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5.4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与加味补阳还五汤都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但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金云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感染.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7年1月——2017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使用问卷调查表调查其对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的知晓率23.0%、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知晓率31.0%、肠道传染病传播主要途径知晓率25.5%、夏季肠道传染病常见的有哪些知晓率8.5%、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主要方法知晓率23.5%.年龄趋于年轻、职业稳定、学历较高的人群其肠道传染病知晓率更高.结论 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不够客观,相关卫生部门仍然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加强宣传.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自助式心脏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2015年6月20日——2016年6月20日),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自助式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干预,分析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自助式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干预便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宫丽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化瘿丹治疗风热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亚急性甲状腺炎风热痰阻证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瘿丹加减,对照组服用强的松治疗,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及β受体阻滞剂.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的中医症状、体征变化并观察两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血沉及甲状腺摄131I率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化瘿丹加减联合西药用于治疗风热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可明显改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疼痛及压痛等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降低血沉,升高甲状腺摄131I率.结论 化瘿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风热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真真;刘传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中选择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的9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以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中,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65.96%,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中,观察组74.30±1.39分,对照组60.37±0.97分,观察组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结论 通过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护理效果,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谢春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对其与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患者241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年龄、结节直径及后发甲状腺癌的几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241例患者中共发生甲状腺癌25例,其中乳头状癌17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1例,淋巴瘤2例.结节直径大于等于3cm的患者甲状腺癌占比16.00%;结节直径大于等于2cm不足3cm的甲状腺癌占比20.00%;结节直径小于2cm大于等于1cm的甲状腺占比28.00%;结节直径不足1cm的甲状腺癌占比36.00%;50例做冰冻切片患者诊断有效率为68.00%.结论 甲状腺结节直径与甲状腺癌发生几率存在关系,结节直径越大,甲状腺癌发生几率则越小,在不足1cm、大于等于1cm不足2cm、大于等于2cm不足3cm和大于等于3cm的结节直径中甲状腺癌发生占有比例存在显著差异,结节直径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屠海明;姚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FMA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58.12±10.33)分、(31.37±7.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丽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局部感染和脓毒血症的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局部细菌感染患者68例、脓毒血症患者106例及非感染患者40例的NAP、PCT、hs-CRP浓度水平,分析其在各感染组间的关系,并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脓毒血症组NAP阳性率、NAP阳性指数、PCT、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AP阳性指数、PCT、hs-CRP对鉴别局部感染与脓毒血症感染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 血清NAP阳性指数、PCT、hs-CRP可有效地对局部感染和脓毒血症加以鉴别,且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俊丞;朱星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方法与早期康复锻炼的意义.方法 对8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并同时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患肢切口愈合好,经三个月以上随访,患肢均恢复功能,生活可自理.结论 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行早期康锻炼及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使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段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在当前,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帮助医院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治疗服务,本文就医院融资租赁设备对医院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在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我院接诊的108例薄型子宫内膜所致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第2组治疗方式对子宫内膜厚度、形态、PI、RI及内膜下血流改善效果优于第1组,第3组的治疗方式对子宫内膜厚度、形态、PI、RI及内膜下血流的改善效果优于第1组和第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联合人工周期及盆底康复训练在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郝苗苗;刘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研讨鲑鱼降钙素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至2017年期间收治的严重骨质疏松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患者68例,对照组34例接受塞来昔布药物治疗,研究组34例接受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术后骨密度值、疼痛评分等,并比较.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VAS评分、骨密度值,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疼痛症状采用鲑鱼降钙素药物,镇痛作用明显,且可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付德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