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在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效果

张燕;郝苗苗;刘超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人工周期, 薄型子宫内膜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在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我院接诊的108例薄型子宫内膜所致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第2组治疗方式对子宫内膜厚度、形态、PI、RI及内膜下血流改善效果优于第1组,第3组的治疗方式对子宫内膜厚度、形态、PI、RI及内膜下血流的改善效果优于第1组和第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联合人工周期及盆底康复训练在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指导手册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指导手册》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指导手册》,对患者实施康复指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康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指导手册》有助于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唐奎华;李绍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劳沙德·古日古木-7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通过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建立劳沙德?古日古木-7 质量标准的定性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方法鉴别蒙药制剂劳沙德?古日古木-7 中的石膏?甘草?红花三种药材,薄层色谱法鉴别蒙药制剂劳沙德?古日古木-7 红花药材.结果 显微鉴别中石膏?甘草?红花特征显著,具有专属性,重现性好.红花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 确定处方中石膏?甘草和红花的鉴别方法建立劳沙德?古日古木-7 蒙药制剂质量标准.

    作者:吴博;闫婧;李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接种不同程序的成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 分析接种不同程序的成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本中心接种成人乙肝疫苗的成年人中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0-1-2程序接种,观察组按照0-1-6程序接种,对比两组免疫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免疫注射完成1个月时的抗-HBs阳性率为98%(49/50),观察组为98%(49/50),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注射完成6个月时的抗-HBs阳性率为86%(43/50),高于对照组的72%(36/50),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注射完成12个月时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4%(37/50),高于对照组的52%(26/50),P<0.05;两组患者完成免疫注射之后,均没有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按照0 -1 -6 程序接种成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燕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实施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效果的 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照乱数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进行对比实验,予以45例对照组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44例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比二者总体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体疗效(93.2%)相较对照组(75.6%)更高(P<0.05).结论 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纳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其总体疗效.

    作者:郑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士分层管理在中西医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在中西医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中西医科室内在职护理人员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职护理人员应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职护理人员应用护理分层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于服务质量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中西医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可使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缬沙坦与肾炎康复片联合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与研究缬沙坦与肾炎康复片联合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实际疗效.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所接收的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共计88例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表来实施分组,每个小组44例,对照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缬沙坦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利用缬沙坦与肾炎康复片联合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日平均血压、24h尿蛋白量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平均血压、24h尿蛋白量与治疗总有效率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时利用好缬沙坦与肾炎康复片联合治疗,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基本症状,治疗效果甚至理想,可见,此治疗方案值得被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涵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本文主要就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8例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医学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程度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来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护理,其能够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第二产程输液部位选择的探讨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穿刺佳部位的选择.方法 98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腕关节处绕静脉穿刺47例和腕关节上5-6cm处穿刺51例,观察两组产妇在第二程中输液阻塞及滑脱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腕关节处绕静脉组中9例发生滑脱,发生率为19.14%,阻塞19例,发生率为40.42%;腕关节上5-6cm处穿刺组中3例发生滑脱,发生率为5.88%,阻塞8例,发生率为15.6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第二产程中选择腕关节上5-6cm处静脉留置穿刺可以减少滑脱、阻塞次数,保护静脉通路通畅,以防第二产程中需要输血、抢救等紧急需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武鹏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间我院接治的9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双盲的对照设计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再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脂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颈动脉IMT为(1.09±0.24)mm,TC为(4.25±0.64)mmol/L、TG为(1.52±0.33)mmol/L、LDLC为(1.82±0.22)mmol/L,HDLC为(1.28±0.74)mmol/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三阴性乳腺癌8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有临床及病理资料的68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占乳腺癌患者人数的12%,并选取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差异.结果 观察组未绝经比例、乳腺癌家族病史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5年及10年生存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未绝经比例、家族病史及生存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分期、淋巴结数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也是影响TNBC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TNBC是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无病生存率低.

    作者:冯小莉;赵海宝;王鹏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普外科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1年随访,统计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6%、93.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在复发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3.3%、13.3%,观察组患者复发情况明显严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甲状腺肿瘤患者,选择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疗效显著,为了实现对患者复发率的有效控制,需要联合保守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研;刘春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感染率(5.00%)比对照组(30.00%)低,术后瘢痕发生率(5.00%)比对照组(35.00%)低,差异均明显(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切口长度小、恢复快、感染率低和瘢痕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营养干预对头颈部肿瘤同期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耐受 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营养干预对头颈部肿瘤同期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头颈部肿瘤同期放化疗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早期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耐受性.结果 放疗结束后,给予早期营养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耐受性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则证明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头颈部肿瘤同期放化疗患者中应用早期营养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耐受性,没有延长放疗时间,对预后、疗效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海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艾滋病的综合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艾滋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地区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受治者96例,通过多样化形式进行艾滋病干预活动的开展,活动开展结束后自拟问卷调查表,对受治者对艾滋病防治的知识掌握、依从性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识进行调查,对干预前后受治对象性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干预前后受治者改变情况:干预前后受治者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依从性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识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后性行为改变:干预前后受治者性行为无明显改变,包括商业性行为、固定性伴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影响较大,能够提高受治者对艾滋病及相关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正确对待美沙酮维持治疗,帮助受治者减少艾滋病高危行为.

    作者:龚云俊;王伟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将奥曲肽和凝血酶结合治疗手段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采用,分析并研究其应用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26例笔者诊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资料,依据治疗手段不同分组探究,将常规的治疗手段均用于两组患者后,奥曲肽予以参照组13例患者,奥曲肽和凝血酶予以实验组13例患者,计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统计值、止血时间统计值、住院天数统计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统计值比对参照组患者统计值,呈现P<0.05,统计学研究意义形成,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统计值、住院天数统计值比对参照组患者统计值,呈现P<0.05,统计学研究意义形成.结论 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予以奥曲肽和凝血酶结合治疗手段有良好疗效体现.

    作者:高爱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就诊的轻症手足口患儿200例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2次/天,观察期为一周.结果 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9.0%)高于对照组(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皮疹萎缩时间和正常进食时间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对于促进手足口病患儿体温恢复及疱疹愈合方面的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解细燕;占桂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通里攻下汤用于普腹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在普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采用通里攻下汤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的100例普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治疗及护理不同,平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的50例患者给予抗生素以及生长抑制素等常规治疗,研究组的50例患者加用通里攻下汤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加用通里攻下汤的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用通里攻下汤的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的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在普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里攻下汤,可较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合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福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调查与预防控制措施

    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研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展情况,特对该疾病进行相关调查,发现流行性腮腺炎仍旧是导致我国托儿所或者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爆发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疾病调查结果给出了预防控制措施,本文主要对相关疾病调查结果以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余登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做出调整管理方式以及经营策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发展背景下的各种问题.其中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在新医改的背景下,需要在思想政治方面不断创新,能够结合当前国家国情而积极完善管理方式,进而促进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下文结合新医改的背景分析医院思想政治实施创新管理的策略,期待可以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前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治疗与分析

    目的 对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治疗方式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率.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的患者的不同实际情况以及临床上的表现,制定出相应的治疗计划.结果 有41例患者的血压基本保持在140/90mmHg以下,其中10例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的平均血压保持在140/80-150/90mmHg,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的平均血压保持在130/70-140/80mmHg.结论 因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在进行治疗时使用的方式应灵活变通,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达到稳定患者血压的目的,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菲;余翠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