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目的 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不良反应的种类以及类型,并对此提出相关的预防护理办法.方法 对120名病人当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实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名病人之中出现不良反应占4.7%.结论 不仅FFA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低,但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办法.
作者:庄乾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联合西地兰干预的病情改善作用.方法 对本院2017年2月——6月间收治确认心衰合并房颤患者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西地兰,归纳该治疗措施对患者临床治疗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接受干预后各项临床指标均出现显著改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对心衰伴发房颤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联合西地兰能够对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有效调整使其进入到合理范围内,对提高治疗效果和保障预后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玉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有直肠癌手术治疗人工肛门患者32例,为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随机将患者各组16例分为常规组(常规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护理)和综合组(针对性综合护理).比较患者组间各项临时数据.结果 干预后综合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综合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后留有人工肛门患者用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消极心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娇;兰慧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并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急诊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急诊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抢救成功率,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急诊科中应当做为首选护理方式.
作者:李雪;牛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复合全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剂用量、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无明显差别,但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控制血压及心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预防及护理的效果作出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仰卧位低血氧综合征治疗的55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给予接受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产妇进行系列的预防和护理,其中包括心理护理、病房护理、手术体位护理与应急护理等,并对产妇的护理效果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 对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产妇进行相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缓解并改善该症状的临床表现.结论 对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相关预防与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预防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文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引起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对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后制定有效的策略进行控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对象中检验标本的信息和资料.正确算出所有微生物标本中不合格的生物标本占有的比例,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同时,对不合格微生物的生物标本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控制不合格发生的策略.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引起微生物检验标本发生不合格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例如对样本的采集中操作不符合正确的标准,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将样本送到实验室,标本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 引起微生物检验标本出现不合格的原因来自于各个方面. 因此,在对标本的采集,运输和检测的期间,要求相关检验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制度,符合生物安全的原则.
作者:王凌;谭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探讨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02——2017.02接收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采用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症状以及肺功能的改善较为突出,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冯骥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早期强化血液净化联合胃肠道灌洗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抢救的百枯草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共选择20例不典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及时应用自配灌洗液实行胃肠道灌洗并联合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同时服用心得安、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实行呼吸和其他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5例患者在服药量超过100ml时发生多器官衰竭、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衰竭,5例患者中毒量超过100ml抢救无效,1例患者家属主动放弃治疗在出院后1周内死亡.其余9例患者转归结果均为痊愈,随访时6个月仍健康生存,复查CT未发现肺纤维化,动脉血气正常.结论 早期强化血液净化联合胃肠道灌洗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突出,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抢救率,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抢救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诚;侯庭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SE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孙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本文就护理告知程序在肿瘤PICC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在我科接受PICC置管的104例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2)与参照组(n=52),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护理告知程序式的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导管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肿瘤PICC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告知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减少并发症及导管意外事件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郭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艾滋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地区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受治者96例,通过多样化形式进行艾滋病干预活动的开展,活动开展结束后自拟问卷调查表,对受治者对艾滋病防治的知识掌握、依从性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识进行调查,对干预前后受治对象性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干预前后受治者改变情况:干预前后受治者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依从性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识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后性行为改变:干预前后受治者性行为无明显改变,包括商业性行为、固定性伴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影响较大,能够提高受治者对艾滋病及相关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正确对待美沙酮维持治疗,帮助受治者减少艾滋病高危行为.
作者:龚云俊;王伟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关于慢性咳嗽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选取66例来我院进行疾病诊断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的西药治疗,之后分组对于观察组患者,再次使用中药汤剂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疾病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常规联合芪冬润肺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咳嗽获得较大的改善与好转,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 慢性咳嗽疾病需要采用中西医联合的方式治疗,以此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各项不适症状的尽快好转,早日恢复身体的健康.
作者:彭红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主要研究不同根充糊剂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牙髓根尖周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根充糊剂填充,观察组患者使用Vitapex糊剂进行填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就治疗有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就疼痛率而言,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为63.2%,对照组患者疼痛率为81.6%;就治疗满意度,观察组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5.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根充糊剂治疗,Vitapex糊剂在治疗牙髓根尖周病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让患者更加满意.
作者:罗立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小儿肺炎中的使用情况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小儿肺炎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4例患儿按照治疗和护理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儿按照临床表现和体征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痰细菌培养、细菌敏感实验选择具体抗菌药.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8.72%),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在小儿肺炎中使用情况较为普遍,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掌握抗菌药使用适应症,确保抗菌药的敏感性,从而大程度控制耐药性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董淑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剖腹产术中寒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把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剖腹产的48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中来,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进行分组,其中24例予以常规手术护理,作为对比组,另外24例按照可能会发生寒战的原因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预防,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产妇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寒战发生率26.3%要比对比组的52.6%低(P<0.05);急诊手术产妇寒战的发生率88.9%要比择期手术的发生率46.7%高(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要比对比组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到剖腹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原因有环境、麻醉、胎儿等多种,针对原因进行总结,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举措,可降低寒战的发生,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郑瑛;余慧雯;许素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9日——2017年1月18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118例为常规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验血脂水平,观察两组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健康检查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健康检查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多异常,临床进行血脂检验不仅可诊断冠心病,还具有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祁先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心通与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仅采用脑心通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显著改善患者mRS、NIHSS评分,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国辉;杜继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对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的临床治疗结果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心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
作者:韩婷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在中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中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单双数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9.41%,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9%,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中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病治疗中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雨薇;于斌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