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支气管镜对气管切开后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

王雅岩;王知广;王孔

关键词:气管切开, 吸入性肺炎, 电子支气管镜
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气管切开后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2017年1月采用纤支镜治疗的307例气管切开术后吸入性肺炎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307例患者中8例因全身衰竭、恶病质死亡,3例因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余无严重并发症,大多数患者经胸部X线或CT复查肺炎吸收.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气管切开后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分析

    目的 针对护理风险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病人52例,观察组26例,年龄51-83岁,对照组26例,年龄52-82岁.经过统计和考察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保证对风险干预护理有优势的探究能顺利进行下去,确保在此前提得到的结果真实可信.结果 风险干预护理有很大优势,可以有效避免合并症出现和有助于病人恢复.结论 为了规避临床护理风险,应采取风险干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对引流管道安全问题的主动防范能力.

    作者:魏锦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了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96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干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FEVI、FVI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强于实施了普通护理的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依从性,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施洪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分析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奥沙利铂结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6.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两组结果对比,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究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16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多样性干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心绞痛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心率和血压情况.结果 实施了多样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几率、SAS和SD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强于实施了普通护理的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治疗依从性,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潘向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将鸟巢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07例,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鸟巢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与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鸟巢组的体温波动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鸟巢组的血氧饱和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应用鸟巢式护理有助于降低其体温波动幅度,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为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环境,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阑尾炎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给予实验组患者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应用传统阑尾切除术,对比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及住院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2.44%)和疤痕遗留率(4.88%)均明显低于参照组(14.63%,37.71%),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美观效果好,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病情缓解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采取优化的急诊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其分诊时间、病情缓解时间、静脉用药时间以及急救时间较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同时,在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的急诊护理措施可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下一步所需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秋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方法,从辽宁省铁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检验的食品样品中,抽取90份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法将其分作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有食品样本30份.其中,甲组采取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测定,乙组采取落菌总数试片检测法进行测定,丙组采取TTC培养基法进行测定,分析对比三组食品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甲组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率是80.0%;乙组菌落总数测试片检测的合格率是83.3%;丙组TTC培养基法测定的合格率是90.0%,三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品卫生采取平板菌落计数法、落菌总数试片检测法、TTC培养基法进行检测的合格率均较高,但TTC培养基法检测的合格率略高于其他两种,临床应用价值略高.

    作者:王秋枫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小柴胡汤合蒿芩清胆汤治疗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治疗肺癌化疗所致恶性、呕吐中使用小柴胡汤合蒿芩清胆汤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共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瑞匹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在治疗肺癌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中有更好的疗效,显著提高患者食欲,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杨丽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的疗效探究

    目的 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9.52%,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自拟胃肠舒汤剂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有效性,可推广.

    作者:陆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循证护理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询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相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对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诸多不良情况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行循证护理,能取得显著的护理成效,保证临床护理成效,给予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诸多不良病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宜;何琳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改善效果

    目的 研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下尿路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7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按常规西医标准进行治疗,Ⅱ组配合中药逐瘀通淋汤温服,观察分析两组的下尿路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24h排尿次数、排尿量等显著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对下尿路症状的缓解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值得推荐.

    作者:腾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接受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护理人员专业评分、治疗时长以及住院花费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81.58%,研究组护理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长及就诊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缩短住院时长,减少治疗花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关于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因素的分析,以及针对风险采用的护理措施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 选取66例不同时间段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按照接受分娩护理时间的不同,可知两组分别采用了常规护理、风险护理干预法,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风险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均获得了成功的母婴分娩结局,产妇分娩期间出现的不良情况较少,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产科分娩时,有着较多护理风险因素,致使产妇出现分娩问题,需要医院对这些因素熟悉和了解,积极的应用风险护理手段,降低风险问题的发生率,实现产妇的顺利生产.

    作者:吴清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PICC相关并发症在肺癌化疗患者当中出现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06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利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探索患者出现PICC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8.11%,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84.91%,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9.43%,对照组发症发病率16.9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需要留置外周静脉穿刺管,利用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安雪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士分层管理在中西医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在中西医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中西医科室内在职护理人员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职护理人员应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职护理人员应用护理分层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于服务质量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中西医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可使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微信平台构建在择期PCI术后患者双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微信平台模式进行双心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04例,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术后宣教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术后干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微信平台进行双心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自测量表SAQ和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2%,对照组为80.8%,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微信平台模式进行双心管理,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提升.

    作者:李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医院输血信息系统建设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立网络型医院输血信息系统(BIS),对临床输血采用全程信息化管理,为输血安全管理起到快捷、准确、安全、高效、创新的作用[1].随着中国输血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用血量在不断增加,血制品的品种也不断增多,这对血液管理和输血系统的安全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保障血液用品的质量及用血安全,不仅要实现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血液信息管理,而且要实现血液资源共享、患者信息共享、为各个业务部门人员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数据信息[2-3].本文简单介绍了我院输血信息的功能与输血流程.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了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8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状况(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MMSE和ADL评分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精神压力,缓解抑郁及失眠状况,消除负面情绪,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肖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核磁共振对42例椎管肿瘤诊断分析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椎管肿瘤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椎管肿瘤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2016年3月4日至2017年7月30日我院确诊的椎管肿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检查、以及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基础,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 核磁共振法的检测准确率为95%,明显高于CT法的检测准确率71%,两种检测方法准确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取核磁共振检测法,对椎管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其检查准确性较高,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工作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曲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