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
目的 分析研讨鲑鱼降钙素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至2017年期间收治的严重骨质疏松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患者68例,对照组34例接受塞来昔布药物治疗,研究组34例接受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术后骨密度值、疼痛评分等,并比较.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VAS评分、骨密度值,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髋关节术后早期疼痛症状采用鲑鱼降钙素药物,镇痛作用明显,且可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付德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我院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抽取的21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108例,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温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氧饱和度,同时还要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苏醒麻醉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全身麻醉对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爱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对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一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对药品不良反应及时监测并提出药学干预建议.结论 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诊疗及药学监护,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军;田丹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采用患儿所食用蜂蜜对23例可疑病例及19例对照组分别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皮肤点刺试验:蜂蜜过敏组均出现阳性反应,而对照组则为阴性反应,两组风团面积大小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学龄前期儿童消化系统屏障功能差,蜂蜜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被蜂毒污染,食用后蜂毒被误吸收,诱发荨麻疹.
作者:朱春晓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74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7例)与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联合用药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89.19%;与对照组62.16%的总有效率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时可采用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成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脏肿瘤患者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总计28例患者入院治疗肝脏肿瘤疾病,查阅这些患者在我院的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配合手术方法治疗,统计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28例患者中存在27例患者肝脏肿瘤明显消融,占比96.43%,存在23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的AFP值与入院时进行比较明显降低,占比82.14%,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腹痛以及体温异常升高等不良病症,治疗一周后上述不良病症均消失,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增加.结论 使用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进行配合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均明显提高,出现不良病症的情况也得到有效控制,应用价值较高,应当在肝脏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使用.
作者:奚宇祥;张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有更高的要求.口腔卫生近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引起口腔卫生的主要因素是牙菌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是人们自我清除牙菌斑和预防牙周病发生的主要方式.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也是致龋菌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自身通过正确的刷牙方法来保持口腔健康.
作者:孔舰;张香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诊断脑血管性痴呆中使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共54例作为观察组,再另外选择阿尔兹海默病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使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的方式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头颅核磁共振诊断方式后,对两组患者海马体积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的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颞叶沟回间距与大脑左右径比值,对照组患者明显的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的诊断方式能够准确的反映出脑血管性痴呆与阿尔兹海默病两者间的区别.
作者:隋国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抗霉菌药物和康复新液治疗霉菌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对本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门诊部接受的110例霉菌性食道炎患者的资料加以探究,依据医治方案分成2组,对照组(50例)行康复新液医治,实验组(60例)行抗霉菌药物医治,比对2组临床疗效.结果 医治后实验组临床症状积分为(0.31±0.22)分显著比对照组的(0.46±0.22)分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效22例,有效35例,无效3例;对照组分别为15例、30例、5例;比对对照组90.00%,实验组临床医治总有效率95.00%略高,比较差异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 霉菌性食道炎行康复新液与抗霉菌药物医治疗效相当,但后者于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效果更佳,更具临床推广.
作者:黄娟斯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期间入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麻醉方式将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两组病人均接受全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比麻醉效果差异.结果 组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降低不良麻醉反应,术后缩短苏醒时间,麻醉效果良好值得在特殊人群推广.
作者:金光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40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尘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140例患者中生活质量较低的患者的为68例,占全部患者的48.57%,生活质量中等的患者为43例,占全部患者的30.71,生活质量较高的患者为29例,占全部患者的20.71%,患者的尘肺病分期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的总分、呼吸症状方面、活动受限方面、疾病影响方面的得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患者的病程与呼吸症状方面的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病程越长,患者的呼吸症状方面的得分就越低,患者的文化程度与活动受限方面的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与活动受限方面的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其活动受限方面的得分就越高,并且P均<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尘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与多种因素相关,护理人员应该着重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加强患者的家庭护理,并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以尽可能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项建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协同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60例LC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健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康复(肠功能恢复时间、早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改善LC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茅祥芬;李丹;王佳丽;张凤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探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救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综合救治方案,观察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40例患者都接受抗生素治疗及VAC治疗,其中16例自行愈合、12例创面植皮愈合、10例局部皮瓣修复、2例残留1cm?1.5cm创面出院.40例患者跟踪随访10个月,创面封闭用时3-16周,均愈合良好,未再有破溃情况发生.结论 慢性难治性创面经全身治疗、清创、VAC负压引流、植皮等综合救治方案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韩志强;魏刚强;刘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到2017年我院165名基本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实施分层管理组织机构对全体工作人员经营培训.结果 在进行分层管理以后,基础护理安全病房管制等方面都比使用之前好.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激励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更好的为患病人服务,与此同时也对提高护士的满意度有帮助,创设良好的护理工作气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图叶;斯琴格日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小婴儿颅内出血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小儿科住院部于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出现了颅内出血的小婴儿,年龄在1-3月的患儿27例.结果 27例患者当中,母乳喂养23例,奶粉混合喂养4例;患病前婴儿及母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制剂;脑出血的患儿3例,硬膜下出血18例,NICH 2例,其中伴随有皮肤出血的患儿17例,肠道出血的患儿6例.讨论 小婴儿(1-3月)颅内出血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肠道菌群失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林朝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9月13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原理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主要运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5.42±3.52)分,常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1.23±5.48)分,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432,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92%(63/65),常规组为86.15%(56/65),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值得运用.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 选取在我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3月——2017年3月,针对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与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故出现不良反应率较高的器官为皮肤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发应率较高的药物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品对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的特点较为突出,应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秦晓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针对开放性掌骨骨折伴随腕掌关节脱位患者按照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展开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80例,该组患者均为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接诊,均按照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展开治疗,针对本组患者疗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术后追踪调查可知,本组患者骨折部位均得到有效恢复,在术后5-10月得到恢复,中间值为(7.45±1.02)月.且术后5月回院复诊可知,本组患者手指关节活动能力均恢复正常.组内2例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虎口挛缩的情况,进行二次手术治疗得到恢复.且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可知,76例恢复为优,4例为良.本组患者术后仅8例出现并发症,针对性处理后得到恢复.结论 针对开放性掌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患者,按照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方式展开治疗,能帮助该部分患者腕关节、指关节功能得到恢复,以保障其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铁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甲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检验中出现的指标变化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61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61例普通甲亢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肝功能等相关检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ALP、AST等肝功能指标上以及FT3、FT4上,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患者在出现甲亢的同时,容易并发肝功能异常,因而如发现其血清检验指标变化存在异常,应当考虑是否并发肝功能异常,且甲亢性肝病的发病几率会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而变大,因而应当结合临床上具体的血清检验指标变化,以恰当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冯振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FMA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58.12±10.33)分、(31.37±7.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丽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