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
目的 研究分析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昏厥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门诊处置室中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实施昏厥预防及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护理后患者出现各类昏厥的总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各类晕厥总发生率为11.7%,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晕厥总发生率的2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的7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昏厥患者,可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出现不良体征时,需要及时给与治疗和护理,通过综合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各类昏厥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季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制剂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Cl4灌胃法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50、100、200mg/kg)的银杏叶制剂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取肝脏计算小鼠肝脏指数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测定血清中ALT、AST活性,制备肝组织匀浆液测定其中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 在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银杏叶制剂(50、100、200mg/kg)能够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状况;降低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水平和肝组织MDA水平;提高肝组织SOD活性,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为明显.结论 银杏叶制剂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作者:孙晓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药品卫生质量直接关系用药安全,本文按2010年版药典对琥珀心宁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了验证,确立了医院制剂琥珀心宁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作者:闫婧;吴博;董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中医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肺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肺炎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时,可尽早消除患儿症状及体征,缩短病程,促进患儿痊愈.
作者:袁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分析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奥沙利铂结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6.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两组结果对比,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大肠癌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ICU病房收治的114例留置导管观察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与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病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后,114例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临床情况有所好转,有效降低了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保证了留置导管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对ICU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治疗工作的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对预后情况、治疗满意度情况均有重要影响.
作者:张玉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共84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营养护理,将两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更优;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营养护理能够使其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且生活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贤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自动血压检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单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各54例的24小时血压.结果 本组资料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小时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9月之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系统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裴宗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4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另选40例同期内同等条件下未实施任何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的VAS评分在娩出时和负荷量后20分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在分娩1分钟和5分钟后的Apgar评分、产妇的改良Bromage分级,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的分娩镇痛过程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产程有利,并且能够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殷红;付荣;潘秋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脏器法时论记载和中医理论研究及几十年如一日探研后,终于攻下这个顽强的堡垒.经过深挖这个白血病的老根及食疗后,临床资料证实救了很多的生命,患者万分感谢.
作者:顾沄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急救中心处于抢救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线,急救中心的护士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救治患者的基本保障,而静脉留置针安全,简便,易于操作.近几年来,通过临床经验得出它在急救中的很多优点: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因为诸多优点使它代替了头皮针,成为急诊抢救输液的重要工具.
作者:郑建立;苏娟;周亚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对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观察7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随机分两组,每组35例,手术方式不同,病例资料均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观其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GCS昏迷评分(10.26±2.48),优于对照组,且基本痊愈患者有10例,仅有1例植物生存,意识较轻,这与对照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科学的治疗策略.
作者:杨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在腔镜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中提出护理关键点质控措施,评价其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5例行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2例,针对对照组中存在的术中护理质量缺陷点提出护理改进对策,将其应用于观察组手术护理之中,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发生压疮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结腔镜乙状结肠癌与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护理关键点,并提出有效的质控措施,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减少发生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几率.
作者:朱英;高淑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HCH)营养管理模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营养风险患者62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营养管理模式;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HCH)营养管理模式.比较观察两组术后6周的营养状况.结果 术后6周观察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P<0.05,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给予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社区-家庭(HCH)营养管理模式有助于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改善,对预后有利,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吕洁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促进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苦碟子注射液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思考并结合文献检索,对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抱茎苦荬菜不完全等同,临床应辩证使用,并注意用法用量的合理性,降低ADR发生率.
作者:赵颖;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延迟新生儿脐带结扎与新生儿黄疸关系.方法 186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快速脐带结扎,观察组给予延迟脐带结扎.比较两组新生儿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值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总胆红素为(201.2±29.5)μmol/L,血红蛋白(176.3±16.3)g/L,红细胞压积(0.62±0.03)L/L;对照组新生儿总胆红素为(199.6±30.2)μmol/L,血红蛋白(177.5±17.5)g/L,红细胞压积(0.63±0.04)L/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迟新生儿脐带结扎可以提升贫血与败血症防御功能,有效提高患者脐周部质量,但不会提高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林晓艳;郭志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消化道活检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与术后诊断差异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1月江苏省吴中市人民医院消化道内镜活检诊断为HGIN的患者50例,分析消化道内镜活检诊断HGIN和手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的差异,评价消化道活检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均行术前消化道活检和术后标本病理检查.50例患者中,消化道活检诊断:胃HGIN 32例,肠HGIN 12例,食管HGIN 6例;术后标本病理诊断:12例HGIN(胃HGIN 4例,肠HGIN 7例,食管HGIN 1例),35例早期癌(胃癌26例,肠癌4例,食道癌5例),3例进展期癌(胃癌2例,直肠癌1例).两种检查在HGIN、早期癌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诊断进展期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化道活检可诊断大部分胃、肠及食管的病变,但其误诊断HGIN的比例过高,大部分病变已恶化,为提高诊断正确率,应结合术后病理检查.
作者:汪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天麻素注射液是以天麻素为原料制得的单体化合物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情况也较多,本文探讨天麻素注射液与天麻差异、天麻素降压作用以及天麻素注射液临床应用,从而厘清临床上对天麻素注射液的认识误区,促进其合理应用.
作者:马琳;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智力改善.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小儿癫痫患儿纳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即给予奥卡西平,研究组患儿应用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脑电图与智力的改善情况加以对比.结果 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脑电图变化情况更优、认知功能更优,P<0.05,证明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结论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能够获取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患儿的脑电图、智力加以有效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星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