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王丽娟
目的 打造伤口专业护理团队,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湿性疗法治疗慢性伤口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制定工作制度及流程,实行医护一体化伤口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进行慢性伤口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常规湿性疗法进行伤口管理模式,对比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换药费用漏收率等.结果 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伤口管理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换药费用漏收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采用.
作者:宋苹苹;谢红梅;祁荣;王海英;柯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在临床中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遵从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400例)与观察组(400例).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妇科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程佩英;马成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30日至2017年9月30日本院收治的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一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如脱水治疗、血糖与血压控制、血管扩张等等,为观察组,另一组在观察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为治疗组,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次3g,计划治疗21d,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ADL评分.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86%(13例),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57.14%(8例),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为(76.24±4.36)分,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60.54±4.14)分,治疗组ADL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发病急,临床治疗中,可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大限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式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薛发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讨论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外伤牙齿松动或脱落的病人50人任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个.分别实施普通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病人顺应性、疼痛评分和病人满意度都比对照组高.结论 外伤松动牙固定术配合舒适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lnc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1,PVT1)是位于人染色体8q24区域的一个lncRNA,位于MYC下游57kb处,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等恶性行为相关,本综述对lncRNAPVT1在卵巢癌中作用、机制及其表达的可能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lncRNAPVT1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冷天艳;张琴;张素仙;陈艳;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将观察和护理干预对小儿猩红热所起到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择随机实验法为主,实验的对象选择在我们医院就诊的76例小儿猩红热患者,随机均匀的把他们分布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观察和护理干预.结果 在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我们发现,在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病率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存在.结论 在临床上对小儿猩红热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这说明观察护理的临床推广意义还是很广泛的.
作者:陶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哮喘患儿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讨论分析.方法 本实验共选取哮喘患儿98例,按照双盲法将所有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医护人员将程序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分别应用于两组患儿临床治疗中,对其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临床疗效更好(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效果更突出.结论 将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哮喘患儿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以此达到预期临床疗效,效果突出.
作者:黄正道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重症肝炎予以综合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GLQZ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结果 2组患者对比,观察组GLQZ总分为(130.68±13.62)分、对照组则为(90.16±12.3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3.13±0.36)分小于对照组(6.34±1.64)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症肝炎患者治疗中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且给予综合护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其康复,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淑侠;杨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复合全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剂用量、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无明显差别,但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控制血压及心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探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救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综合救治方案,观察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40例患者都接受抗生素治疗及VAC治疗,其中16例自行愈合、12例创面植皮愈合、10例局部皮瓣修复、2例残留1cm?1.5cm创面出院.40例患者跟踪随访10个月,创面封闭用时3-16周,均愈合良好,未再有破溃情况发生.结论 慢性难治性创面经全身治疗、清创、VAC负压引流、植皮等综合救治方案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韩志强;魏刚强;刘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高血压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高血压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BP、DBP、TG、TC、LDL-C、HDL-C等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式,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多兰·阿合木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于本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进行探讨.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概率、死亡率,在ICU接受治疗时间、康复出院时间及相关炎症因子指标检测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概率、死亡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CU治疗时间和康复出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相关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给予ICU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概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康复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孝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ICU病房收治的114例留置导管观察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与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病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后,114例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临床情况有所好转,有效降低了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保证了留置导管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对ICU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治疗工作的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对预后情况、治疗满意度情况均有重要影响.
作者:张玉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阴虚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治疗的阴虚盗汗患者212例,均为门诊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10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局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阴虚盗汗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采取CT检查与MRI检查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行CT检查、MRI检查,对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漏诊率、敏感度、损伤检出率.结果 CT检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漏诊率30.56%、敏感度69.44%,MRI检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漏诊率16.97%、敏感度83.33%,P<0.0,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检查损伤检出率60.60%,对比MRI检查损伤检出率78.78%,P<0.05,统计学分析意义存在.结论 将CT检查与MRI检查应用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是MRI检查更具使用价值.
作者:任广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总计160例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来我院接受治疗,抽取其中一半数量的患者使用传统方法进行修复为对照组,剩余一半患者则使用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方法修复为观察组.结果 修复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以及其家属对治疗工作的满意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也明显较好(P<0.05).结论 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方法,患者的牙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牙周情况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理想方法.
作者:祁春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微信平台模式进行双心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04例,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术后宣教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术后干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微信平台进行双心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自测量表SAQ和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2%,对照组为80.8%,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微信平台模式进行双心管理,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提升.
作者:李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阴道加德纳菌是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见病原菌,但切口感染病例少见报道,本病例通过切口脓性分泌物培养物经布鲁克microflex MALDI TOF/TOF质谱仪鉴定仪鉴定为阴道加德菌,分析其临床总结其临床治病意义以引起临床重视,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孙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提高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取400例献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间先后分组,其中对照组在采供血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采供血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献血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献血者满意度、用血医院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事件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提高,增加献血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黄俐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观察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