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提高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方法的研究

黄俐娟

关键词:血站, 采供血,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究提高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取400例献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间先后分组,其中对照组在采供血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采供血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献血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献血者满意度、用血医院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事件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提高,增加献血者的满意程度.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药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药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我科共选取了35名新生儿黄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中药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排便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第一次排胎便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胎便转黄的时间也显著早于对照组.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实施中药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排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值得在目前的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黄敏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早期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资料来自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确诊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抽取80例并根据对其制定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对应干预措施为单纯西药对症治疗、联合中医方剂治疗.在疗程后对患者病情改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改善对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观察组判定无效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1例,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疗程后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24h尿白蛋白含量、尿素氮、血钾、肌酐)等进行检测,提示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24h尿白蛋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干预相对于以往单纯西药对症治疗对病情有更为显著的改善效果,对该病相关指标有着令人满意的积极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旭烽;刘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 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期间入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麻醉方式将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两组病人均接受全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比麻醉效果差异.结果 组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降低不良麻醉反应,术后缩短苏醒时间,麻醉效果良好值得在特殊人群推广.

    作者:金光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ICU危重患者114例留置导管的护理策略探

    目的 探究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ICU病房收治的114例留置导管观察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与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病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后,114例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临床情况有所好转,有效降低了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保证了留置导管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对ICU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治疗工作的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对预后情况、治疗满意度情况均有重要影响.

    作者:张玉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在宫颈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浅谈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在宫颈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宫颈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服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服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9.39%,实验组患者服药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6.1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0.60%,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宫颈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还可以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防止病情反复发作,该药物合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周玉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湿性疗法治疗慢性伤口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打造伤口专业护理团队,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湿性疗法治疗慢性伤口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制定工作制度及流程,实行医护一体化伤口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进行慢性伤口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常规湿性疗法进行伤口管理模式,对比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换药费用漏收率等.结果 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伤口管理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换药费用漏收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采用.

    作者:宋苹苹;谢红梅;祁荣;王海英;柯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临床路径在肛肠科手术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将临床路径运用于肛肠科手术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56例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肛肠科手术患者分成基本组与临床路径组,分别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临床路径组患者所用的住院费用以及时间均少于基本组,且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对肛肠科手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具有确切疗效,可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还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谭燕;骆小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 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美沙拉嗪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肠黏膜恢复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原蔚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综合化护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综合化护理中的相关因素,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使用超声检测的方法检查患者子宫肌瘤的病变情况,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相关性因素对综合化护理干预的影响.结果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综合化护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难度,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因素是影响综合化护理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因素分析能够让护理人员明确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综合化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能够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切开引流术,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治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中,运用一次性根治术,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18 F-FES在乳腺癌患者体内与病理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

    分析研究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在乳腺癌患者体内与病理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雌激素受体(ER)特异性显像剂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对乳腺癌患者原发及转移灶ER表达情况及生物学活性可通过PET/CT有效反映.为对乳腺癌的早期的诊治与预防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本文对乳腺癌患者体内病理免疫组化与18F-FE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翔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对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6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手术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因手术切口很小有效降低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智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的意义

    目的 分析研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mA1b)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中选取46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人员46例为对照组,均测定两组人员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指数,并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研讨对象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和尿蛋白阳性率,研究组54.35%、15.22%比对照组0%、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把研究组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阳性组(7例)和阴性组(39例),其尿微量白蛋白指数和阳性率均比阴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研讨对象尿微量白蛋白指数为(10.6±3.3)mg/L,其阳性率0%,和研究组中阴性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42,X2=57.2145,P=0.0000).结论 测定糖尿病肾病早期疾病者体内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数,可从检测结果上看出患者肾功能损伤状况,为早期诊治此疾病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证据.

    作者:刘汉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88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尿酸值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尿酸值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关于痛风知识了解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门诊痛风病患,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血尿酸水平,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有助于维护病患和护士的关系,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邬婴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与生存状况探讨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与生存状况.方法 选取40例原发性肝硬化发生门静脉血栓患者、40例肝硬化未发生门静脉血栓患者,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形成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三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所知,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相关因素为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计数,p值分别为0.013、0.040、0.003.非血栓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血栓组患者(p<0.05),且非血栓组患者出院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0%、87.5%、82.5%,而血栓组三年生存率各为85.0%、80.0%、75.0%,两相比较,非血栓组患者均较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为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计数,原发性肝硬化发生门静脉血栓患者较肝硬化非门静脉血栓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均要低.

    作者:王海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急救护理

    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产科护士临床观察产后出血积累经验,提出了预防急救及护理产后出血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杨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究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选2015年2月——2017年4月在我院使用头孢菌素类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在使用头孢菌素类基础上联合使用多种西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的患者30例,并对不良反应结果以及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合理使用药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菌素类和多种西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相对较高,应在提高药物使用上的安全率以及有效率的基础上,加倍重视使用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加强预防.

    作者:库尔班·莫米西艾合买提·托乎尼亚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9月之间发生的90例(93例次)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的高危群体是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22%,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占29.03%,多重耐药菌感染为医院感染高发因素,占64.44%.结论 应该重视增强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工作,可以采取主动防控的方式避免及减少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

    作者:张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比较

    目的 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胃溃疡的比较,评价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6例老年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患者服用埃索美拉唑20mg,对照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20mg;两组患者服用的其它药物相同,均为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500mg.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检测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埃索美拉唑作为一种新型的PPI制剂,在改善老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邰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双特异性磷酸酶6在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分析双特异性磷酸酶6(DUSP6)在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分析2012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卵巢肿瘤患者的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细胞中DUSP6的病理性特征.结果 DUSP6主要集中在肿瘤上皮细胞质内,在卵巢肿瘤良性以及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无差异,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低于卵巢肿瘤良性以及交界性肿瘤.结论 DUSP6与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可能参与卵巢浆液性癌盆腔转移过程,可以考虑作为卵巢浆液性癌早期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

    作者:郑翠;杨如;刘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