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弢
目的 探讨自制VSD在治疗疝术后补片感染中运用的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3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例疝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自制VSD治疗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例患者经过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3d后,切口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渗液明显减少,行二期缝合.7例见创面渗液较多予拆除冲洗管,留置吸引管持续吸引,拆除装置后,二期用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切口.1例感染切口较小者未予缝合.结论 自制VSD遵循VSD技术的原理,就地取材,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易行,具有同等的治疗效果;便于观察和处理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时处理;可减少患者换药之苦,缩短治疗周期,降低了住院费用,受到了这些病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田杨;卞文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9日——2017年1月18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118例为常规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验血脂水平,观察两组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健康检查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健康检查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多异常,临床进行血脂检验不仅可诊断冠心病,还具有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祁先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欣母沛结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择选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5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9).欣母沛联合一般缝合术于对照组实施,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于观察组实施.对两种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效果、24h内出血量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而言,将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于其治疗中应用,收效明显.
作者:马娟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产科分娩中使用盐酸山茛菪碱联合缩宫素的临床护理内容.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产妇使用盐酸山茛菪碱联合缩宫素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产科分娩中使用盐酸山茛菪碱联合缩宫素并进行优质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产程,降低患者疼痛指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法对于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内接收的脑血栓患者中,随机抽取102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中医活血化瘀辩证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血液流变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辩证法对于治疗脑血栓效果较为显著,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敏;冯少华;张金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入院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干预之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参数,包括患者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总满意度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15%明显低于对照组36.83%.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亓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医药需要现代化,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已成为举国共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探索蕴藏于传统药材中的药效分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已成为中药现代化、弘扬传统文化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务之急.本文建议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等现代化工具,结合必要的精密实验,全面分析中药材中主要活性成份,快速发掘存在于蔬果药草中的药效物质,并排除可能的毒性成份,以加速中药现代化(神农工程)的进程.其重要意义在于:①理解中华传统医药智慧结晶的作用机理;②确认食疗原理与保健功能,以预防疾病,特别是借助中草药,来缓解我国所面临各种老年慢性疾病的威胁;③开发新颖药物,促进中药现代化并开创先进制药工业.
作者:宣大卫;张海龙;鲍和;励建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74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7例)与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联合用药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89.19%;与对照组62.16%的总有效率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时可采用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成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讨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美托洛尔与普伐他汀治疗对心率变异性与远期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两组均按常规标准进行用药,在此基础上,给予Ⅰ组口服美托洛尔,给予Ⅱ组口服美托洛尔与普伐他汀,观察分析两组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同时统计患者半年、1年的生存状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检测SDNN、SDANN等心率变异性指标,检测值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值均显著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治疗后半年、1年随访的生存率统计结果为97.7%和90.9%,与Ⅰ组的90.9%和86.4%相比略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联合使用美托洛尔与普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同时其远期生存状况也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陈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2016年8月——2017年8月1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TNM分期0-Ⅰ期8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A组)41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A组)39例;TNM分期Ⅱ-Ⅲ期8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B组)41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B组)39例.分析不同分期患者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A组患者手术时间(126±13)min,出血量(81±12)ml,开腹A组患者手术时间(142±25)min,出血量(136±37)ml,腹腔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B组患者出血量(116±19)ml,开腹A组患者出血量(206±27)ml,腹腔镜B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0-Ⅲ期结肠癌及0-Ⅰ期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仍然较高,手术安全性存在风险.
作者:孙艳华;李明;徐建立;孙清森;李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大理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的现状,及血糖达标率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1260名患者进行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依据糖化血红蛋白<7%达标标准,探讨血糖达标率与病程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入选1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为(7.38±1.78)%,总的血糖达标率为45.79%(577/1260),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平均HbAlc水平逐渐增高,病程<1年?1-5年?5-10年?>10年的患者血糖达标率分别为56.32%(98/174)?55.38%(211/381)?45.08%(133/295)?32.85%(135/411).结论 大理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的达标率有所下降.
作者:杨勤文;朱星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了优质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选取180例,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且患者满意度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张利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尿碘作为碘营养状态的主要监测指标,已成为当前评估人群碘营养水平以及实施干预后评估效果的重要手段.随着当今对碘营养相关的甲状腺疾病的研究深入,一些重要现象被发现和阐明.本文总结了碘营养状态研究的现状,探讨碘营养状态与甲状腺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为科学预防和治疗碘营养相关的甲状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左强强;冯琴;方美珠;刘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呼吸机发病几率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88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发病因素.结果 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有19例,占比21.59%,不存在的患者有69例,占比78.41;白蛋白高于30g/L的患者有28例,占比31.82%,低于30g/L的患者60例,占比68.18%;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有70例,占比79.55%,未使用的患者有18例,占比20.45%;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有66例,占比75.00%,未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有22例,占比25.00%;使用制酸剂的患者有68例,占比77.27%未使用制酸剂的患者有20例,占比22.73%;处于仰卧位的患者有66例,占比75.00%,处于45°半卧位的患者有22例,占比25.00%;机械通气时间超过5天的患者有28例,占比31.82%,不足5天的患者有60例,占比68.18%.结论 患者在治疗期间如果存在白蛋白水平不足30g/L、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和制酸剂、进行过侵入性操作以及发生MODS等情况就会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同时,处于仰卧位的患者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的患者都容易发生呼吸机性肺炎.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抗抑郁类药物联合艾司唑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2例F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莫沙必利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2例),于此基础上将联合抗抑郁类药物、艾司唑仑治疗者作为研究组(50例),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HAMA、S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以研究组HAMA(6.38±2.51)分、SDS(41.33±2.08)分改善幅度更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腹胀、早饱分、嗳气和上腹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FD经抗抑郁类药物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负面情绪、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低,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尹兆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甲钴胺与硫辛酸联合治疗,n=38)和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独用治疗,n=38),对38例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水平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和78.95%,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在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成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9.52%,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自拟胃肠舒汤剂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有效性,可推广.
作者:陆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指导判断预后.方法 根据PBC、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指南,选出临床诊断为PBC的无合并症患者60例(设为PBC组),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6例(设为PBC合并病组),分析肝功能、免疫学指标等临床特征.结果 ①PBC合并病组患者AST、ALT水平高于P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P、GGT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PBC合并病组IgG水平高于PBC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腾;刘凤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蒙医火针、针灸、推拿配合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干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蒙医火针和蒙药别冲-15、额尔顿乌日勒-1、扎冲-13,两组均采用干预护理配合治疗.结果 在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P<0.05.结论 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的情况之下,在使用常规针灸和推拿的基础上加以使用蒙医火针疗法和蒙药别冲-15、额尔顿乌日勒-1、扎冲-13,可以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海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局部感染和脓毒血症的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局部细菌感染患者68例、脓毒血症患者106例及非感染患者40例的NAP、PCT、hs-CRP浓度水平,分析其在各感染组间的关系,并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脓毒血症组NAP阳性率、NAP阳性指数、PCT、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AP阳性指数、PCT、hs-CRP对鉴别局部感染与脓毒血症感染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 血清NAP阳性指数、PCT、hs-CRP可有效地对局部感染和脓毒血症加以鉴别,且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俊丞;朱星成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