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68例临床诊治研究

王大勇

关键词:普外科, 急性阑尾炎, 临床诊治
摘要:目的 了解对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34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普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选取3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分析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相比传统的保守治疗更佳并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6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13例.对参照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优质护理干预.对2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较,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工作中,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减少患儿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婧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创伤骨科患者运用外固定架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40例创伤骨科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实施内固定治疗;实验组20例,实施外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短,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少,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较小,且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作者:邢启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观察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我院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抽取的21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108例,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温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氧饱和度,同时还要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苏醒麻醉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全身麻醉对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爱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3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6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脂差异不明显,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组患者TC(5.56±1.00)mmol/L、TG(2.45±0.36)mmol/L、HDL-C(3.17±1.12)mmol/L、LDL-C(3.11±0.62)mmol/L均劣于护理组TC(4.03±0.38)mmol/L、TG(2.01±0.86)mmol/L、HDL-C(2.78±1.01)mmol/L、LDL-C(2.43±0.58)mmol/L,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53%)显著优于常规组(83.58%),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重视小儿肺热的病因与治疗

    临床上因小儿肺热就诊的患儿很常见,我们临床医生对肺热患儿要高度重视,在查找病因同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减少因诊治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肺热是肺部脓疡形成的一种病症,重视小儿肺热的病因对预防肺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肺热发生时及时诊治,帮助患儿尽早的康复,临床上对肺热就诊的患儿,积极采取中医药与护理对策,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伟;王永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急救护理

    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产科护士临床观察产后出血积累经验,提出了预防急救及护理产后出血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杨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协同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协同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60例LC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健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康复(肠功能恢复时间、早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改善LC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茅祥芬;李丹;王佳丽;张凤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64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针对64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与病理确认为胰腺囊性病变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测后,有4例胰腺真性囊肿,8例潴留性囊肿,20例假性囊肿(其中有10例有胆囊结石),胰腺脓肿4例,粘液性囊腺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6例,导管乳头状瘤2例.结论 采用64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患者进行检测,能更好的显示出病变的细节,误诊的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30日至2017年9月30日本院收治的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一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如脱水治疗、血糖与血压控制、血管扩张等等,为观察组,另一组在观察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为治疗组,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次3g,计划治疗21d,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ADL评分.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86%(13例),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57.14%(8例),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为(76.24±4.36)分,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60.54±4.14)分,治疗组ADL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发病急,临床治疗中,可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大限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式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薛发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及干预

    目的 分析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感染.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7年1月——2017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使用问卷调查表调查其对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的知晓率23.0%、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知晓率31.0%、肠道传染病传播主要途径知晓率25.5%、夏季肠道传染病常见的有哪些知晓率8.5%、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主要方法知晓率23.5%.年龄趋于年轻、职业稳定、学历较高的人群其肠道传染病知晓率更高.结论 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不够客观,相关卫生部门仍然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加强宣传.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职业健康检查人群肝损害的发病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异常发现分析职业人群肝损害的发病率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2月本公司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556人,将其作为观察组,这组人群工作中会接触盐酸,硫酸,甲醇,甲醛,氯甲烷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选择同期正常体检人群5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B超检查与血清学检查发现肝改变、脂肪肝、脾肿大、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等,对比两组人群体检检查结果,分析肝损害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以及工龄的关系.结果 在体检者异常情况方面,观察组人群B超肝改变、B超脂肪肝、脾肿大、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等改变人数异常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肝损害与工龄的关系方面,工龄较大人群肝损害情况与工龄较低人群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公司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肝损害与职业暴露无关,肝损害异常的发生率和普通人群差别不大.严格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国际领先的生产装置设计,化工生产中周密的管理从而避免跑冒滴漏,给职工的全面职业卫生培训和考核,完善的劳保用品供应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对职业病的有效控制.鉴于公司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均提示暴露浓度低于国家职业暴露限值,考虑工龄较大人群肝损害情况与工龄低人群对比差异显著的可能原因是长期积累所致肝损害的可能性大.

    作者:袁辰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分析

    目的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以及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就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7.5%,对照组为8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就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而言,实验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柯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子宫内膜癌采用延续性护理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妇科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将该患者随机抽取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n=20).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取延伸性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SDS、SAS分数都有降低,观察组降低显著,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提高,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提高更加显著,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延伸性护理效果显著,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成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对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对药品不良反应及时监测并提出药学干预建议.结论 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诊疗及药学监护,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侯文民;高明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008年3月——2016年2月收治34例足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石膏固定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遗有不同程度距下关节僵硬,行走痛28例足.1例手术患者消肿未彻底,后皮缘哆开感染,导致骨髓炎.19例足石膏固定病例,跟骨增宽9例,跟骨跖面遗有骨刺17例.手术组效果好于保守组.结论 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效果低于手术组.说明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超过1-2mm的关节内B型、C型骨折应行手术治疗,尤其是50岁以下患者.为进一步提高疗效,需要加强足踝外科医疗技术培训.

    作者:白有海;白生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探讨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7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5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52例患者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髓内钉操作规范化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26例采用治疗方式的结果以Rasmussen评分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21例患者Rasmussen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手术技巧和经验规范化髓内钉操作流程,有利于提高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微创效果有利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

    作者:李光浩;韩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异常子宫出血经米非司酮与左炔诺酮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经米非司酮与左炔诺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做分组研究,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5例,参照组接受左炔诺酮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指标.结果 观察组、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41/45)、77.78%(35/45),(x2=5.021,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t=0.352,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改善(t观察组=4.365,P<0.05;t参照组=4.321,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t=5.325,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症状,与左炔诺酮比较,米非司酮疗效更佳,积极改善患者月经过多等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郝宪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

    目的 本文就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进行研究与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胆囊疾病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率为2.27%,对比参照组的20.45%更低,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何相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FMA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58.12±10.33)分、(31.37±7.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丽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骨肉瘤的治疗进展

    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程度高的原发肉瘤,尽管骨肉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80%的骨肉瘤患者已能保留患肢,且5年生存率已提高到约80%,但仍有患者死于骨肉瘤的转移及复发.为全面了解骨肉瘤治疗的现状及发展,本文总结了骨肉瘤的治疗方法及进展,为骨肉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罗国栋;王文己;韩兴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