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活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血钠水平及体质 量指数的影响

王昭彬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稀释性低钠血症, 新活素, 影响
摘要: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伴随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疗后的血钠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50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同时伴随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新活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钠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心衰缓解有效率上为92%,对照组患者在心衰缓解有效率上为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钠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其中观察组上升幅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伴随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治疗中,加入新活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衰程度,提高患者血钠水平,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对改善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讨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使用胞磷胆碱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患侧脑血流速度、治疗有效率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6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患侧前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患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患侧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在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金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中依据常规方式实施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为71.43%.结论 人性化护理用于子宫肌瘤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乌仁其木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并视为研究对象,遵守数字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祛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情况、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情况、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

    作者:陈东;姚永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体会

    目的 对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骨折治疗方法,涉及手术肱骨切开内固定以及直接外固定方法.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三期治疗.结果 对于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82.6%;对于肿胀程度以及并发症,实验组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肿胀以及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孙中平;王伟;杜志国;吴兴;张值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 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组)60例和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方法治疗组)60例.观察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为49.8±8.2min,出血量25.8±4.5ml,术后下床时间2.4±0.3,以及住院时间6.8±0.9,均小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在术后1d,3d和7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21.67%(P<0.05).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倪坚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46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指导判断预后.方法 根据PBC、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指南,选出临床诊断为PBC的无合并症患者60例(设为PBC组),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6例(设为PBC合并病组),分析肝功能、免疫学指标等临床特征.结果 ①PBC合并病组患者AST、ALT水平高于P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P、GGT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PBC合并病组IgG水平高于PBC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腾;刘凤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实施头孢呋辛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样本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收治的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青霉素,观察组予以头孢呋辛钠,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且不良反应产生率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结论 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予以头孢呋辛钠治疗,可以获取确切的效果,比较安全,实现对预后的改善.

    作者:梁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粗隆间骨折治疗选择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 钉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老年粗隆间骨折治疗选择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19例.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5.13±1.28cm,对照组切口长度9.51±1.02cm,观察组指标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量132.87±2.84ml,对照组出血量429.01±1.02ml,观察组指标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结论 通过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方法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建民;戚荣富;孙文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 症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入院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干预之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参数,包括患者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总满意度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15%明显低于对照组36.83%.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亓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讨论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外伤牙齿松动或脱落的病人50人任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个.分别实施普通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病人顺应性、疼痛评分和病人满意度都比对照组高.结论 外伤松动牙固定术配合舒适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综合化护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综合化护理中的相关因素,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使用超声检测的方法检查患者子宫肌瘤的病变情况,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相关性因素对综合化护理干预的影响.结果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综合化护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难度,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因素是影响综合化护理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因素分析能够让护理人员明确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综合化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能够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脑膜瘤患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后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的效果

    目的 由于脑膜瘤患者头部行伽马刀治疗后易出现水肿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术后护理利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本文采用不同的分组来比较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的术后治疗结果,终确定佳剂量.方法 分3组,每组10名患者,患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后输入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血压下降和疼痛缓解明显;B组血压下降和疼痛缓解明显,但甘露醇用量是A组的2倍;C组血压略下降和疼痛缓解略不明显,A组效果优于B组和C组.结论 脑膜瘤患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后输入125毫升20%甘露醇15分钟输完和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滴注联合应用效果好.

    作者:陈思同;王永才;周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 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在临床中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遵从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400例)与观察组(400例).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妇科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程佩英;马成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脑血管治疗仪联合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疗效

    目的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施予心脑血管治疗仪和葛根素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探究,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葛根素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心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为90.00%较参照组患者的75.00%高(X2=4.02,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心脑血管治疗仪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禹焕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全麻无痛技术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全麻无痛技术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绝经期取环术妇女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取环,对照组常规取环,对比观察两组的术中血压、心率、宫颈紧张度及取环成功率和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平稳,宫颈松弛,取环成功率和满意度均达到10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无痛技术,可减少绝经期妇女取环并发症和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滕发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门诊输液中心应用人性化护理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门诊输液中心应用人性化护理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输液中心在2016年2月——2017年7月接诊的160例输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分成80例实验组与80例参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治疗,参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输液中心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而增强护理质量,因此,值得门诊输液中心使用并推广.

    作者:黄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医院计算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化信息管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信息技术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医学事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医院管理水平对医院发展有直接影响,对医院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信息化系统,是实现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的有效手段,但当前医院计算机管理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医院计算机管理现状,提出针对性措施及对策.

    作者:李冰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多重排粪造影对直肠功能性便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重排粪造影对直肠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更好的明确便秘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方法 通过多重排粪造影,对382例便秘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测量分析,直接分析患者的便秘原因.结果 直肠出口性梗阻在多重排粪造影时出现的不同直肠及盆底功能性影像改变,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多重排粪造影对直肠出口梗阻便秘可全面形象客观可靠准确的明确诊断,并能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分析及评估.

    作者:郭强;张明;侯振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石斛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应用石斛养胃汤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我中心接收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我中心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西药药物诊治手段,观察组采取石斛养胃汤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诊治结果.结果 给予对应诊治处理后,观察组临床诊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应用石斛养胃汤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诊治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缓解临床表征,加快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

    作者:孟文高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观察并探讨脑血栓患者应用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法对于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内接收的脑血栓患者中,随机抽取102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中医活血化瘀辩证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血液流变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辩证法对于治疗脑血栓效果较为显著,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敏;冯少华;张金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