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脑血管治疗仪联合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疗效

禹焕云

关键词:心脑血管治疗仪, 葛根素,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施予心脑血管治疗仪和葛根素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探究,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葛根素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心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为90.00%较参照组患者的75.00%高(X2=4.02,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心脑血管治疗仪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微信平台构建在择期PCI术后患者双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微信平台模式进行双心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04例,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术后宣教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术后干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微信平台进行双心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自测量表SAQ和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2%,对照组为80.8%,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微信平台模式进行双心管理,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提升.

    作者:李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究正确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婴幼儿,共60例,按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进行正确的儿童保健,对两组婴幼儿的发育情况与疾病发生情况进行客观比较.结果 观察组各方面身体发育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优,且疾病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进行正确的保健有助于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并且对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作者:徐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2例重症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7%明显高于对照组80.39%,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期咳痰、呼吸困难、痰多堵塞、咳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痰堵、咳血等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呼吸内科重症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新春;马晓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高血压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高血压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BP、DBP、TG、TC、LDL-C、HDL-C等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式,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多兰·阿合木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一例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协助主治医师制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 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基础差,且合并多种病症,药物治疗较复杂,权衡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使药物治疗效果大化.患者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临床药师可根据不同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药物治疗方案,有效促进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黄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食管癌鼻饲管营养支持下放化疗的疗效观察和耐受性分析

    目的 观察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期间,鼻饲管营养支持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患者分两组,鼻饲管营养支持治疗组21例,放疗定位前插鼻饲管,放疗期间营养支持,放疗结束1月拔除鼻饲管;常规治疗组21例,放疗期间经口进食流食.放疗结束1月做影像学评价、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鼻饲管营养支持治疗组和完成常规治疗组患者肿瘤病灶评价无统计学差异,患者治疗完成率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食管癌定位前鼻饲管营养支持到放疗结束后1月,显著提高了食管癌患者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韩建军;蒋元学;邓彩旧;罗希;黄福喜;胡家柱;曹小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检查方法应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所收入及诊治的62例泌尿系结石资料,对6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予以二维超声检查方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检查方法,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检查方法对肾结石的检出总计率对比于二维超声检查方法,形成明显数据差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检查方法对处于第1狭窄部位和第3狭窄部位之间的检出总计率对比于二维超声检查方法,形成明显数据差异性.结论 泌尿系结石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检查方法呈现应用价值.

    作者:张常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深挖白血病的老根及食疗

    脏器法时论记载和中医理论研究及几十年如一日探研后,终于攻下这个顽强的堡垒.经过深挖这个白血病的老根及食疗后,临床资料证实救了很多的生命,患者万分感谢.

    作者:顾沄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对治疗妊高症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的实际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妊高症患者共36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对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通过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高症患者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式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安全性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鼻内镜联合冲洗吸引系统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冲洗吸引系统在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6病例,使用冲洗吸引系统对上颌窦手术中的盲区进行高压水流冲洗.结果 一例复发.结论 冲洗吸引系统在上颌窦真菌的鼻内镜手术中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手段,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袁渊;徐婷;肖大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感染率(5.00%)比对照组(30.00%)低,术后瘢痕发生率(5.00%)比对照组(35.00%)低,差异均明显(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切口长度小、恢复快、感染率低和瘢痕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酱菜中的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安赛蜜、 和糖精钠的含量

    为了长期保存,改善口感,市售酱菜使用添加剂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了方便测定,提高检测效率,在国家标准和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常用的5种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进行检测的方法.

    作者:陈晨;夏俊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小儿猩红热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将观察和护理干预对小儿猩红热所起到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择随机实验法为主,实验的对象选择在我们医院就诊的76例小儿猩红热患者,随机均匀的把他们分布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观察和护理干预.结果 在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我们发现,在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病率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存在.结论 在临床上对小儿猩红热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这说明观察护理的临床推广意义还是很广泛的.

    作者:陶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脏肿瘤患者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脏肿瘤患者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总计28例患者入院治疗肝脏肿瘤疾病,查阅这些患者在我院的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配合手术方法治疗,统计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28例患者中存在27例患者肝脏肿瘤明显消融,占比96.43%,存在23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的AFP值与入院时进行比较明显降低,占比82.14%,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腹痛以及体温异常升高等不良病症,治疗一周后上述不良病症均消失,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增加.结论 使用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进行配合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均明显提高,出现不良病症的情况也得到有效控制,应用价值较高,应当在肝脏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使用.

    作者:奚宇祥;张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贫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铁剂治疗贫血症,研究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贫血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数(RBC)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含量和RBC数对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B含量和RBC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应根据患者自身贫血程度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方案,本次我院采取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韩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患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6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利奈唑胺治疗,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以两组患儿血培养转阴率作为本次临床调查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均得到了有效的救治,但是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观察组患儿血培养一次性转阴率为100%,明显高于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但是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过程中,要强化对患儿血液学指标检测,从而防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鲁文东;朱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提高耳鼻喉科护理满意度的策略探析

    目的 对现有耳鼻喉科现状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改善耳鼻喉科管理措施,提升耳鼻喉疾病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方法 选用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耳鼻喉科治疗的患者1318人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试验组进行普通护理与人文关怀,在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在患者出院之前普遍进行调查问卷收集满意度成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的调查中满意度明显高于试验组.结论 对耳鼻喉科患者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可以明显改善其患者的满意程度,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晓燕;潘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多重排粪造影对直肠功能性便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重排粪造影对直肠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更好的明确便秘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方法 通过多重排粪造影,对382例便秘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测量分析,直接分析患者的便秘原因.结果 直肠出口性梗阻在多重排粪造影时出现的不同直肠及盆底功能性影像改变,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多重排粪造影对直肠出口梗阻便秘可全面形象客观可靠准确的明确诊断,并能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分析及评估.

    作者:郭强;张明;侯振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思维导图在手术室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2014年1月间,在我科手术室进行实习的113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一组实习生则通过常规模式进行带教,称之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生3名,女生39名,42名实习生平均年龄为(22.53±2.27)岁.另一组实习学生则通过在护生入科首日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在环境介绍、规章制度、上班时间、手术配合、注意事项、考核要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为观察组,观察组中有男生19名,女生52名,71名实习生平均年龄为(21.89±2.73)岁.结果 观察组中实习护士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实习护士成绩优为94%(67名),高于对照组中的74%(31名),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明确实习带教要求和带教内容,加强教学互动,更好地完成临床实习带教任务,促进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

    作者:刘月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比较微创引流术、传统手术(开颅)对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并发硬脑膜外血肿的患者应用微创引流术方案与传统开颅手术方案治疗的效果对比情况.方法 选择脑外伤后并发硬脑膜外血肿的患者8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微创引流术方案治疗(观察组,n=40)与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方案治疗(对照组,n=40)效果、手术质量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脑外伤后并发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手术操作具体用时、手术过程中实际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经测定为92.5%,对照组为82.5%,经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外伤后并发硬脑膜外血肿的病例,行微创引流术治疗,相较传统开颅术式,效果居更高水平,手术质量呈更佳显示.

    作者:郝鑫;王艳彬;刘剑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