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

孙金明

关键词:尼莫地平, 高血压, 腔隙性脑梗塞
摘要:目的 讨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使用胞磷胆碱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患侧脑血流速度、治疗有效率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6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患侧前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患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患侧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在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诊断肺单发转移瘤的效果

    目的 临床中诊断肺单发转移瘤运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DES)检测的价值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单发转移瘤45例,所有人员均接受数字法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测诊断,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经术后组织活检或穿刺活检证实,本组4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2例,转移瘤23例.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对比,DES技术准确率高于DR技术(x2=14.283,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DES技术诊断肺单发转移瘤准确率高,可为诊断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王光明;李振亚;杜洪涛;夏德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260例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运用MSCTU检查技术诊断方面的结果.结果 患者运用MSCTU检查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用时及确诊率方面取得的结果均显著优于运用静脉肾盂造影(IVP),数据比较呈现显著差异(p<0.05).讨论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具有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图形分辨率理想、操作简单及检查时间短等显著优势,可更加直观的确定病灶的形态及位置,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殷风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小婴儿(1-3月)颅内出血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 性的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小婴儿颅内出血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小儿科住院部于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出现了颅内出血的小婴儿,年龄在1-3月的患儿27例.结果 27例患者当中,母乳喂养23例,奶粉混合喂养4例;患病前婴儿及母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制剂;脑出血的患儿3例,硬膜下出血18例,NICH 2例,其中伴随有皮肤出血的患儿17例,肠道出血的患儿6例.讨论 小婴儿(1-3月)颅内出血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肠道菌群失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林朝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2012——2016年盐城市亭湖区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盐城市亭湖区居民2012——2016年的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卫生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盐城市亭湖区居民死亡监测数据,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的分类和编码.采用DeathReg2005、Excel2007、SPSS19.0等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盐城市亭湖区居民死亡率水平及死亡原因.结果 2012——2016年盐城市亭湖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42.58/10万,男性粗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以前死亡率相对较低,65岁以后死亡率迅速增加,85岁以后死亡率达到高,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盐城市亭湖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严莉丽;朱金明;卢正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普罗布考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普罗布考在老年期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老年期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为参照组行氟伐他汀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行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血脂含量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TG指标、TC指标,以及LDL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HDL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指标、TNF-α指标,以及IL-6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氟伐他汀联合布罗布考治疗方法,能够支持老年期脑梗死患者获取优质结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18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病儿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选择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促使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匹多莫德在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发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发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本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疾病的5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舌下免疫)与观察组(常规+舌下免疫+匹多莫德),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与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在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与肺功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比较意义.结论 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可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儿肺功能,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姚运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意义评估

    目的 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2组,每组48例.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性激素水平,护理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护理,观察组评分为(79.5±9.3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5±8.73)分,经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性激素水平,而且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研究身心化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术后护理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身心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术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6年2月到17年2月来院接受治疗的100个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病人,任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全面护理和普通护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病人满意度和相关症状产生率.结果 研究组进行全面护理方式后病人的满意度要明显比对照组好,而相关症状产生率却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 对急性下肢动脉梗塞病人进行生理心理护理能提升护理水平,减少相关症状产生,让病人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帮助病人术后恢复,拉进医患距离,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琦;朱小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

    目的 研究和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资料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体质指数等指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病因筛查.结果 大于30岁的、体质指数大于24的、家族史的、内分泌异常、自然流产史的分别有80例、60例、10例、20例、30例.结论 找出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和预防,从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何双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机制与分型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由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做出的防御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该疾病女性患者较为多见,尤其是中年妇女,该阶段为疾病高发期.不及时就医,病情将会发展至肝硬化,随后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且该病比病毒性肝炎进展到肝硬化的病程要短,病势凶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作者:刘缘婷;许梅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对慢性胃脘痛患者进行针刺拔罐配合艾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针刺拔罐配合艾灸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胃脘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病例数50例收治的慢性胃脘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针刺拔罐配合艾灸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脘痛患者进行针刺拔罐配合艾灸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张九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中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对降低BV复发 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中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对降低BV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4年2月——2015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炎氧菌治疗.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第一疗程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3个月的随访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采用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BV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整体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乔治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站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采集的60袋新鲜血液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前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总蛋白(TP)、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并检测亚甲蓝在血浆中的残留量.结果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后的Fg为(2315.46±51.08)mg/L、TP为(58.63±6.83)g/L、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分别为(85.41±10.33)%、(72.18±15.26)%、(76.45±13.25)%、(57.14±12.64)%、(65.17±10.33)%和(98.27±10.34)%,各项指标与灭活前无明显变化(P>0.05);灭活病毒后的血浆中亚甲蓝的残留量为(0.06±0.02)mol/L,滤出率为94.13%.结论 单袋血浆进行病毒灭活,亚甲蓝光化学法对血浆成分及质量的影响较小,能够满足安全输血的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利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初治涂阳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对初治涂阳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宿迁市钟吾医院感染科住院患者中初治涂阳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无2型糖尿病的初治涂阳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2月、6月时痰菌阴转情况;CT病灶吸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月、6月时痰菌阴转情况:观察组分别为35(58.3%)、46(76.7%).对照组分别为49(81.7%)、58(96.7%).对照组治疗2月、6月时痰菌阴转率均好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治疗2月、6月时CT病灶吸收情况;观察组病灶明显吸收分别为17(28.3%)、33(55%).对照组明显吸收分别为32(53.4%)、53(88.4%).对照组治疗2月、6月时CT病灶吸收情况均好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初治涂阳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痰菌阴转情况、病灶吸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好采取个性化方案.以提高疗效.

    作者:张生玉;周付成;牛玉兰;吴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结核病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病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对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173例住院治疗的结核病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组,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在一线结核药物耐药性上及4类耐药结核病耐药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结核病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对结核药物耐药疫情较严重,且耐药性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无关系.

    作者:聂晓平;李同心;罗明;张海燕;易学军;常泽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中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在中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中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单双数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9.41%,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9%,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中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病治疗中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雨薇;于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 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给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1%VS89.4%),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王利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DCA循环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正确执行的运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正确执行的运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6月与2016年7——12月的消毒供应中心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照两组的结果.结果 通过追踪对比,2016年7——12月查对制度执行正确率明显高于2016年1——6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查对制度的专项督查,对保证包装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工作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王德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