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明;李振亚;杜洪涛;夏德新
目的 分析压疮临床护理管理的构建以及实施效果,为后续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以来构建和实施压疮护理管理,比较2016年压疮发生率以及压疮的好转情况.结果 2016年压疮63例,2015年101例,前后差异显著;2016年压疮好转率明显高于2015年.结论 建立压疮临床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压疮事件的发生,并快速恢复压疮患者健康.
作者:吴原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PDCA循环法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3月80例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40例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安全管理.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既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节省人力资源;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大大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倪建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针对乳腺癌患者血管选择的特殊性,就PICC尖端实时定位的方法,腔内心电图技术的原理,国内外应用进展,腔内心电图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腔内心电图技术在乳腺癌患者PICC尖端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提高指导和借鉴,以使该项技术在乳腺癌患者中得到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霞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并探究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类型、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状况,为老年群体住院营养治疗方案的编制提供有效凭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诊的14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营养状况进行筛查,在NRS≥3分的情况下表明存在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IM)<18.5㎏/m2(或血清蛋白<30g/L)代表营养不足.调查营养干预情况,解析营养风险和营养干预之间的关系.结果 14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足与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0.7%(43/140)与55.7%(78/140),对140例患者中的65例患者(40.6%)进行了营养干预,营养不足与营养风险的营养支持率为75.7%(56/74),不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20.3%.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足发生率相对较高,强化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推动康复进程.
作者:侯莉;瞿韦;任玲;周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估双小切口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单纯新鲜内侧副韧带体部Ⅲ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对21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体部Ⅲ度损伤行双小切口联合带线锚钉治疗,随访时间12个月,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19例患者得到随访,术后12个月X线检查未见锚钉松动、脱落,1例患者因膝关节不适取出带线锚钉.术前评分31.26±8.16,术后(12个月)评分86.84±4.74(P<0.05),术后优良率78.9%.结论 双小切口联合带线锚钉微创手术方法是治疗单纯新鲜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体部Ⅲ度损伤的较好手术方法.
作者:周海龙;陈同磊;沈国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肝胆胰疾患行ERCP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4月30日至2017年4月30日于本院实施ERCP术28例肝胆胰疾患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为常规组,另一组实施强化护理,为研究组,每组1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12例),不良反应率为42.86%(6例);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14例),不良反应率为7.14%(1例),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实施强化护理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肝胆胰疾患行ERCP术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该护理方式可在手术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合并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五年间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合并感染的患者50名,不设对照组,对这50名乳腺癌术后合并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实验期间保证每位患者得到同样的照护,同一时期开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同一时期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 根据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显示,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患者感染情况明显好转,且大部分患者的术后感染得到治愈,住院时间缩短,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前的结果有较大差异,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合并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快速促进感染的恢复,减少再次感染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库丽亚·胡马尔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6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13例.对参照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优质护理干预.对2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较,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工作中,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减少患儿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婧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门诊西药房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此来了解临床用药情况,进一步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之间的门诊西药处方3000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加以分析.结果 300000张处方里的不合理处方有4215张,其中包括抗菌药物处方有28711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是9.57%,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3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88%.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配伍不合理、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用药频次不合理、重复用药、毒性相加等方面.结论 医院要加强对临床用药情况的监管,督促医师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姜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近年来,现代医学获得了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医院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九大以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被进一步强调,在此背景下,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探求新的发展思路,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基于现实,首先分析了医院管理长效机制构建的必要性,然后对医院管理长效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后就如何有效的构建医院管理长效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促进医院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作者:马各各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宫腔镜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的入院诊断、B超诊断及宫腔镜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宫腔镜检查与B超检查结果.结果 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病理诊断显示有子宫内膜增生14例(单纯性增生12例、复合性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腺肌症1例、宫腔赘生物1例、子宫腺体增生1例、分泌期样子宫内膜2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B超诊断符合15例,符合率为75.00%,宫腔镜检查符合15例,符合率也为75.00%,宫腔镜检查与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符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宫腔镜检查能取得与B超检查相似的结果,但B超检查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判断子宫内膜增厚情况,而无法定性判断具体的子宫内膜变化,宫腔镜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子宫内膜相关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陆春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早期乳腺癌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个人治疗意愿分为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对照组、早期乳腺癌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各30例,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予以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能够优化临床疗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佳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将观察和护理干预对小儿猩红热所起到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择随机实验法为主,实验的对象选择在我们医院就诊的76例小儿猩红热患者,随机均匀的把他们分布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观察和护理干预.结果 在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我们发现,在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病率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存在.结论 在临床上对小儿猩红热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这说明观察护理的临床推广意义还是很广泛的.
作者:陶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药剂科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325张抗菌药物处方作为观察组,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312张抗菌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抗菌药物管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47%,低于对照组70%,处方平均消费额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方的不合理应用率为2.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97%(P<0.05).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可以使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更合理,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魏文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对我院治疗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4月,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配78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PPCI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观察组患者血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穿刺点红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临床患者对观察组PICC个性化护理方式满意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临床满意率为76.92%,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巍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并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急诊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急诊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抢救成功率,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急诊科中应当做为首选护理方式.
作者:李雪;牛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分析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并视为研究对象,遵守数字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祛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情况、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情况、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
作者:陈东;姚永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应用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手足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与研究的患者共98例,平均分配为2组,实验组采用健脾除湿汤加减及除湿止痒软膏医治,参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及除湿止痒软膏医治,治疗后观察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足湿疹患者采用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翠凤;孙逊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欣母沛结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择选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5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9).欣母沛联合一般缝合术于对照组实施,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于观察组实施.对两种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效果、24h内出血量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而言,将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于其治疗中应用,收效明显.
作者:马娟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接受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护理人员专业评分、治疗时长以及住院花费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81.58%,研究组护理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长及就诊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缩短住院时长,减少治疗花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