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殷风霞

关键词:泌尿系统, 多层螺旋CT, 尿路成像技术, 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260例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运用MSCTU检查技术诊断方面的结果.结果 患者运用MSCTU检查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用时及确诊率方面取得的结果均显著优于运用静脉肾盂造影(IVP),数据比较呈现显著差异(p<0.05).讨论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具有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图形分辨率理想、操作简单及检查时间短等显著优势,可更加直观的确定病灶的形态及位置,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理想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 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并比较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并给予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展开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相较于对照组,减小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腹腔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手术处理时间、在院治疗时间等相较于对照组,缩短趋势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较,患者术后创伤小,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在院治疗时间,加快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

    作者:唐文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采取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满意.

    作者:李烨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洁治术后抛光处理在吸烟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洁治术后抛光处理在吸烟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展开牙周基础治疗的吸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洁治喷砂的对照组60例,与洁治术后抛光处理的观察组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3个月、5个月后的牙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P<0.05).结论 洁治术后抛光处理在吸烟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保持牙面清洁度、光滑度,降低牙菌斑、色素的附着,降低牙龈出血几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践.

    作者:赵凌冰;田雪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不同程度尿检异常的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尿检异常的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择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0例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院经多次蛋白尿检验后,依照尿检程度进行分组,检验为蛋白尿的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不伴随蛋白尿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经实际数据对比显示,对照组患者尿蛋白含量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与球性硬化积分均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肾活检对不同程度尿检异常的肾病患者具有重大意义,并全面加强检查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有利于预后,诊断价值高.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综合化护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综合化护理中的相关因素,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使用超声检测的方法检查患者子宫肌瘤的病变情况,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相关性因素对综合化护理干预的影响.结果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综合化护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难度,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因素是影响综合化护理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因素分析能够让护理人员明确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综合化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能够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地氟烷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 肌保护的影响

    目的 将地氟烷应用于需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需行OPCABG(三根)患者120例,将其分成丙泊酚组以及地氟烷组,分别在手术麻醉时介入丙泊酚以及地氟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心肌功能的影响.结果 手术后,地氟烷组的cTnI以及CK-MB释放量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在患者实施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时使用地氟烷麻醉可以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升压药物的使用频率.

    作者:孙庆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全麻下颅骨牵引联合前路手术治疗3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 关节突交锁

    目的 探讨早期全麻下颅骨牵引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科诊治的3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 34例患者中单侧小关节脱位11例,双侧小关节脱位23例.脱位节段:C3-42例,C4-511例,C5-619例,C6-72例.术后无患者出现脊髓功能恶化,1例患者术后5天因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死亡,余33例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4.5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脊髓功能(ASIA评分),20例无变化,B级转为C级4例,C级转为D级7例,D级转为E级2例.末次影像学随访显示颈椎复位满意,颈脊髓无明显压迫.结论 早期全麻下颅骨牵引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疗效相对安全有效,应根据损伤的具体类型改变牵引方向及复位时机.

    作者:南军;元虎;李康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均给予患者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东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观察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对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共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共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了常规性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了中医针灸治疗措施,治疗周期为1个月,在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10天、20天和30天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0天、20天和30天每一个阶段的效果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4.28%,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临床上采取中医针灸方式有着较好的效果,并且患者不需服药,对于肝肾不会造成损伤,因此十分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苦丁茶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苦丁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苦丁茶组,分别灌胃给药或饮用水12周.取外周血检测AST、ALT、TG、TC、Cr;肝组织检测MDA、GSH、SOD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NF-КB的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放射电镜观察脂肪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①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AST、ALT、TG、TC、MDA、NF-К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SOD的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气球样变、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肝细胞膜结构模糊不清,细胞内线粒体体积增大,形状不规则,线粒体基质变淡,滑面内质网增多,粗面内质网减少.②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苦丁茶组的AST、ALT、TG、TC、MDA、NF-К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SOD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苦丁茶组的AST、ALT、TG、TC、MDA、NF-К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SOD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苦丁茶组的AST、ALT、TG、TC、MDA、NF-КB水平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SOD的含量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各组的Cr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苦丁茶能有效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②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应激、下调NF-КB信号通路有关.③高剂量苦丁茶没有存在肝、肾方面的毒副作用.

    作者:陈益耀;陈轶;何周桃;巫华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讨论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外伤牙齿松动或脱落的病人50人任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个.分别实施普通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病人顺应性、疼痛评分和病人满意度都比对照组高.结论 外伤松动牙固定术配合舒适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方法,从辽宁省铁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检验的食品样品中,抽取90份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法将其分作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有食品样本30份.其中,甲组采取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测定,乙组采取落菌总数试片检测法进行测定,丙组采取TTC培养基法进行测定,分析对比三组食品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甲组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率是80.0%;乙组菌落总数测试片检测的合格率是83.3%;丙组TTC培养基法测定的合格率是90.0%,三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品卫生采取平板菌落计数法、落菌总数试片检测法、TTC培养基法进行检测的合格率均较高,但TTC培养基法检测的合格率略高于其他两种,临床应用价值略高.

    作者:王秋枫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站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采集的60袋新鲜血液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前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总蛋白(TP)、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并检测亚甲蓝在血浆中的残留量.结果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后的Fg为(2315.46±51.08)mg/L、TP为(58.63±6.83)g/L、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分别为(85.41±10.33)%、(72.18±15.26)%、(76.45±13.25)%、(57.14±12.64)%、(65.17±10.33)%和(98.27±10.34)%,各项指标与灭活前无明显变化(P>0.05);灭活病毒后的血浆中亚甲蓝的残留量为(0.06±0.02)mol/L,滤出率为94.13%.结论 单袋血浆进行病毒灭活,亚甲蓝光化学法对血浆成分及质量的影响较小,能够满足安全输血的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利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和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方医院收治的67例患者.根据纳入研究时间对67例患者进行标号.其中偶数的33例为观察组,奇数的3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常规护理措施进行优化护理管理改革.观察组33例患者在应用改革后优质护理管理下进行护理.拟定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统计并对护理问题发生率进行相关统计.结果 观察组调查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优质护理管理加强临床护理质量,可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同时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建立良好医疗关系.

    作者:蒋瑾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电子支气管镜对气管切开后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气管切开后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2017年1月采用纤支镜治疗的307例气管切开术后吸入性肺炎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307例患者中8例因全身衰竭、恶病质死亡,3例因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余无严重并发症,大多数患者经胸部X线或CT复查肺炎吸收.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气管切开后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岩;王知广;王孔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进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8月——2017年8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CT检查.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图像清晰度.结果 观察组总检出率为84例(100.00%),对照组总检出率为65例(77.38%),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其准确性更高,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此次实验对象为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80例,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左室射血积分值,使用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预后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终疗效.结果 ①实验组与对照组终疗效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终检查指标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比较,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治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实践价值.

    作者:范富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了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对婴儿的疾病预防和并发症出现率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新生儿选取74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进行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观察组的新生儿疾病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并且提高产妇的护理能力,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韦慧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实践及价值分析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构建在社区护理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本文将结合我中心社区护理管理改革实践,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实践过程及实践价值.

    作者:郑明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