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胡东红

关键词:电针, 穴位注射, 带状疱疹神经痛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均给予患者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红蛋白与卒中后认知障碍或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的 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卒中后认知障碍或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80脑卒中患者.根据有无卒中后认知障碍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0例患者为出现卒中认知障或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常规组90例无认知障碍症状.对180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等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治疗期间两组180例患者认知功能进行统计发现,常规组90例治疗期间和治疗1月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密切关联,当其表达水平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杜彦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30日至2017年9月30日本院收治的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一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如脱水治疗、血糖与血压控制、血管扩张等等,为观察组,另一组在观察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为治疗组,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次3g,计划治疗21d,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ADL评分.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86%(13例),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57.14%(8例),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为(76.24±4.36)分,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60.54±4.14)分,治疗组ADL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发病急,临床治疗中,可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大限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式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薛发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性的几点思考

    目的 促进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苦碟子注射液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思考并结合文献检索,对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抱茎苦荬菜不完全等同,临床应辩证使用,并注意用法用量的合理性,降低ADR发生率.

    作者:赵颖;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阿托品压抑疗法和遮盖疗法在治疗小儿弱视中的疗效差异比较

    目的 观察、分析在小儿弱视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阿托品压抑疗法和遮盖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遮盖疗法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阿托品压抑疗法.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9%,实验组明显优先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依从率为88.9%,对照组为62.2%,实验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弱视的治疗中,相比于遮盖疗法治疗路径来说,阿托品压抑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强化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值得应用.

    作者:夏鑫;周丹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致大咯血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各组有44例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而护理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护理组为2.27%,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上,护理组则明显(84.1±5.9)低于护理组(96.7±2.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大咯血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使用 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给予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效果显著,能帮助患者快速稳定病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实践价值.

    作者:郝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救治

    目的 总结探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救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综合救治方案,观察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40例患者都接受抗生素治疗及VAC治疗,其中16例自行愈合、12例创面植皮愈合、10例局部皮瓣修复、2例残留1cm?1.5cm创面出院.40例患者跟踪随访10个月,创面封闭用时3-16周,均愈合良好,未再有破溃情况发生.结论 慢性难治性创面经全身治疗、清创、VAC负压引流、植皮等综合救治方案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韩志强;魏刚强;刘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重症肝炎予以综合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重症肝炎予以综合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GLQZ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结果 2组患者对比,观察组GLQZ总分为(130.68±13.62)分、对照组则为(90.16±12.3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3.13±0.36)分小于对照组(6.34±1.64)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症肝炎患者治疗中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且给予综合护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其康复,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淑侠;杨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产科分娩使用盐酸山莨菪碱联合缩宫素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产科分娩中使用盐酸山茛菪碱联合缩宫素的临床护理内容.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产妇使用盐酸山茛菪碱联合缩宫素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产科分娩中使用盐酸山茛菪碱联合缩宫素并进行优质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产程,降低患者疼痛指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偱证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平均分配的数学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A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为对照组,B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偱证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后的神经行为评分、语言能力、总体能力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神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治疗后28天再次对两组患儿神经评分进行对比,发现B组患儿神经评分较A组患儿高,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偱证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有确切疗效,对小儿脑部发育和智力形成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作者:郑晓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 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雷贝拉唑治疗,实验组进行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溃疡复发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缓解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症状缓解有效率为92.0%,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3.89±1.04)天与(8.90±2.78)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月后,实验组溃疡愈合率为92.0%,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8.0%,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溃疡复发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为28.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患者中应用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白学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浅谈肘部筋膜炎患者的中医诊疗

    目的 探讨肘部筋膜炎患者的中医诊疗.方法 对患者采用手法治疗、练功法、药物疗法及封闭、针灸综合治疗.结果 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患者的康复率明显提高.结论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保守治疗效果非常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生;赵培良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剖宫产术中保温措施运用对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中保温措施运用对前置胎盘患者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中央型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产妇,采用双盲法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不采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保温措施,分析对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妇有何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降温幅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失血量、麻醉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和伤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采用保温措施,能够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加快麻醉苏醒.

    作者:万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 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选定2016年6月——2017年6月以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外科治疗方法不同,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参照组手术内固定治疗,给予研究组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临床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3.33%(28/30)明显高于参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73.33%(22/30),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不良指数、神经血管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且在骨折愈合安全性上,具备良好的愈合优势和较低的神经血管损伤程度,值得临床实施应用.

    作者:刘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对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对药品不良反应及时监测并提出药学干预建议.结论 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诊疗及药学监护,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侯文民;高明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总结探讨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剂的10256份处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 10256份处方中65份出现调剂差错,差错率0.63%.包括药品类型差错7份、用药禁忌差错22份、药品数量差错13份、用量用法差错12份、错发患者差错11份.分析差错原因包括:药品名称类似导致差错的有26份、同种药品规格不同导致差错的有14份、药师及医师不了解用药禁忌导致差错18份、包装雷同导致差错4份、其他因素3份.结论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类型较多,引起差错的原因也较多,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处方调剂差错,提高处方调剂质量,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作者:李进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了优质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选取180例,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且患者满意度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张利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子宫肌瘤两种微创疗法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TVM]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入我院诊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治疗指证为前提根据临床不同术式将病例分为TVM组、LM组两个组别,病例数分别为50例、58例,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差异.结果 TVM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LM组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花费更少(p<0.05);而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两项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两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肌瘤残留、复发病例.结论 子宫肌瘤采用腹式、阴式两种微创法治疗均具有较好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意愿、手术指证酌情选择.

    作者:崔淑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项目教学法在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为深化护理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在高职《中医护理学》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使学生将来适应护理岗位的技能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作者:鞠兴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接诊的8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并抽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应用护理标识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将其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解,了解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疼痛情况.结果 在两组接受不同护理的情况下,两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对比,差异较均大(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有利于减少临床风险.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