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宋蕾

关键词:发展性照顾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共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干预组患儿每天睡眠时间和喂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能够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加快早产儿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抢救车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及措施

    目的: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保证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在数量、质量及性能上的的完好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方法:从统一设计抢救车示意图,建立统一规范的急救药品标识系统,采用封存式管理以及专人负责等角度入手制定管理策略.结果:能够有效节省护士交接班的时间,增强管理规范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结论:抢救车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提升抢救工作效率,确保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服务.

    作者:卢柳;杜纪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抗结核药物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数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胸腔穿刺引流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抗结核药物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胸水吸收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胸膜增厚厚度小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FVC及FEV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阅;韩子静;刘浪涛;郑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对妇产科中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进行分析,寻找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间接受腹部手术并引发切口感染的113例病例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接受腹部手术但未引发切口感染的113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资料,分析病人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研究组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具有复杂多样性,外在原因包括手术原因和用药原因等,内在原因包括病人自身的年龄、体重、血红蛋白浓度等.结论:妇产科中病人接受腹部手术后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具有复杂多样性,而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病人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人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确保病人身心的健康恢复.

    作者:方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外科伤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对1350例对照组患者的外科伤口感染与126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伤口感染51例,感染率为3.8%,实验组伤口感染6例,感染率为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规范无菌操作,加强手术室管理和术后伤口护理,可有效降低外科伤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冬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青年隐源性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患有隐源性脑卒中并且合并了卵圆孔未闭症状的青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心得.方法:随机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隐源性脑卒中并且合并了卵圆孔未闭症状的患者当中择取50名青年患者,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25),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在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方式上加以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终护理效果并做以总结.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治疗依从性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患有隐源性脑卒中并且合并了卵圆孔未闭症状的青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以及负面心理,令患者更加满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桂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结果漏诊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在诊断胆囊结石患者时的准确性,分析漏诊及误诊的原因,优化胆囊结石诊断.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06月内收治的主诉右上腹不适或胆绞痛疑为胆囊结石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并将超声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1)超声诊断显示,135例患者中有124例患者为胆囊结石患者;经手术确诊,135例患者中有127例患者为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的误诊率为3.9%(5例),漏诊率为1.6%(2例).(2)超声诊断检测胆囊结石出现误诊、漏诊的原因比较多样,如结石位于胆囊底部、结石嵌顿于颈部胆囊肿胀发生炎性改变、周围肠道气体干扰、药物性结石等.结论:利用超声诊断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诊断虽然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也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问题,因而临床领域需要深入研究胆囊结石患者的诊断办法,优化超声诊断,以降低胆囊结石诊断的漏诊、误诊率为途径优化胆囊结石疾病的检测.

    作者:刘增强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高位截瘫患者行膀胱结石手术一例麻醉体会

    目的:讨论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膀胱结石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是否需要麻醉.方法:首先在监护下没有麻醉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手术中出现自主神经不良反射,后在腰麻下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

    作者:孙祥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急诊科脑卒中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价值评定

    目的:针对急诊科脑卒中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5年至2017年所接受的该类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其中35例患者为参照组(Ⅰ组),剩余35例患者为实验组(Ⅱ组).Ⅰ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的护理工作,对Ⅱ组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还采取了预见性护理.结果:Ⅰ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57%,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8.23%;Ⅱ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7%,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P<0.05).结论:对急诊科脑卒中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

    作者:陈桂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制定护理对策.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以及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抑郁和生理疼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一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按照《贵州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规范(试行)》要求,黔西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于2016年9月22日下午组织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王诗帅接种二价脊灰疫苗(bOPV)后发生死亡的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选择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人数为50名.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实施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期末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结果:实施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的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 学管理过程中选择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乳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用于乳腺癌围术期的作用.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出55例随机分组,55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术区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渗透有助于减轻乳腺癌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黄亚群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诊治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指反复的、多发的、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或不适伴便秘或腹泻的表现,但又找不到具体器质性病变而表现出功能性胃肠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可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不确定型4种;有报道称[1],欧美国家该病的发病率为10%-22%,而在我国城市的发病率也高达10.5%,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该病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影响或间歇发作,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根据IBS的临床表现与特征,IBS可以归属到中医“泄泻”、“便秘”病证范畴,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大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中医药诊治IB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艳杰;扈国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预见性临床护理在AMI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8~2017.8治疗的105例AMI患者,比较护理前后AMI患者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护理后AMI患者的尿量增加、血压及LVEF明显升高.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改善AMI护理效果.

    作者:孔馨慧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个体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模式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80例小儿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个小组并为其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5%(29/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在呕吐、发热等症状的缓解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迅速康复.

    作者:王金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方位关怀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优良率分别为93.10%和72.41%,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患儿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试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瘁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瘁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就诊的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的主要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早期护理干预则为观察组的主要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2周及4周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瘁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有积极影响,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行,对比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实验组在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术后禁宜事项等方面普遍优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陈蕊;谢群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的64例阴道分娩产妇做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有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加强对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的出血率,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娟;张翠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患者资料80例,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模式,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照料,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反应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示观察组的数据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病概率为7.5%,偏低于对照组的25%.且观察组的治疗中护理中满意度为92.5%,普遍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治疗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反应情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舒适护理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该患者的身体照料,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吴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