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点

乌兰其其格

关键词:医院, 感染患者, 危险因素, 分布特点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针对医院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点,为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的保证和依据.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2月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6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感染诱因、感染时间、感染部位等,总结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护理预防措施.结果:共收治3890例住院患者,发生感染60例,观察组年龄高于对照组,其合并肺部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及留置导尿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使用比例及手术比例高于对照组,其卧床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部疾病、合并高血压、留置导尿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卧床时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均与引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结论:针对医院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掌握预防和治疗患者出现感染病症的情况,针对相关的感染影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该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医疗等若干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医疗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总体竞争实力的提升,同时保证实现大范围的社会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分析现阶段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王延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提高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我院自2016年10月开始采用品管圈管理理论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品管圈管理后各项服务项目指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在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责任心、健康指导、入院告知等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服务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可显著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院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点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医院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点,为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的保证和依据.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2月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6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感染诱因、感染时间、感染部位等,总结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护理预防措施.结果:共收治3890例住院患者,发生感染60例,观察组年龄高于对照组,其合并肺部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及留置导尿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使用比例及手术比例高于对照组,其卧床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部疾病、合并高血压、留置导尿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卧床时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均与引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结论:针对医院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掌握预防和治疗患者出现感染病症的情况,针对相关的感染影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于中医肛肠学科若干问题探析

    本文主要针对中医在肛肠学科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医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和药方应用到肛肠学科的各种疾病中,分析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应用情况,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郑睿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层流病房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组织管理

    目的:强化层流病房在病员移植术后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护理组织规范.方法:依据随机原则选取层流室的46名病员,将其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普通的移植护理,为普通组;另一组通过规范的组织程序进行护理,为规范组.对2组病员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别从术后并发率、护理满意率进行.结果:实施规范护理的规范组,其病员对层流室的环境适应情况较好,经规范护理后术后病发率大大降低,与普通组的情况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层流室病员实施规范的护理组织,能较好满足病员术后调理的要求,护理工作的不稳定因素减少,规范的护理组织,能保证层流室护理的安全性,对病员的恢复具有较好的影响.

    作者:祁仕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推进内控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本文首先阐述了内控体系概念和作用,然后以亦庄医院的内控体系建设为实例,论述了建设内控体系的措施,所取得的成效,依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发展的展望.

    作者:陈宝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为更好的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5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个居委会各随机抽取100例儿童.观察组采取发放宣传册子、现场解答、家长课堂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社区常规工作制度向其介绍儿童保健相关知识.6个月后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定期健康体检的参与率、Ⅰ类疫苗和Ⅱ类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家长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参与到社区儿童保健的行为中.

    作者:丁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老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分析探讨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老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老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预防性压疮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预防性压疮护理后,均未出现压疮病理,且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8.23±2.14)天,终全部愈合出院.结论:对老龄重症患者采用预防性压疮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或防治压疮问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端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脂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终下降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与血脂,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刘庆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中的应用.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2017年8月开展为期半年品管圈活动,活动期间选取40例护理人员组成观察组,参与品管圈活动,并观察在其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情况;再选取40例未参加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组成对照组,并观察在其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情况,两组进行比对,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差异.结果:品管圈活动下,观察组40例医护人员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由32.5%提升至82.5%,成效显著;对照组40例医护人员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由35.0%提升至51.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强化工作效果,应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朱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用MIRU-VNTR分型技术对结核病患者多重感染现象的分析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分析.方法:在山东省胸科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的临床患者中,挑选同一患者存在2个或2个以上分离株,且一线药物(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药敏结果耐药表型不同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IRU-VNTR方法对25例患者共53个分离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6例患者的分离株存在不同基因型.结论:本研究中证实山东省胸科医院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了解多重感染对于药敏结果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田鹏;王俊玲;黄海燕;凌晓洁;张真金;鹿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治疗初步探讨

    目的:分析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当中收治的4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主要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分成西医组与结合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黄体酮肌注药物保胎治疗,结合组患者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联合服用滋肾育胎丸,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发病原因较为多样,本研究中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医组,两组患者主要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中,医生需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确保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赵乐;吴琼琼;高永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孤立性肺结节诊疗进展

    SPN主要指肺内直径小于3厘米的类圆形病灶,没有空洞与钙化,而且无肺不张、卫星病灶和淋巴结肿大.文献资料[6]中显示,大概每500个X线胸片里可能存在一张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其识别诊断十分普遍,绝大多数的SPN属于肉芽肿性变化、肺癌和错构瘤.发现SPN十分关键,由于其或许是恶性的,尽早发现SPN能够降低和肺癌相关的病死率,通过小的经济和医疗代价获得优质的治疗效果.文章从若干个方面研究SPN的良恶性诊断方式,而且总结出了SPN的治疗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吕金堂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联合治疗不孕不育9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治疗94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当中,分别给予患者单独宫镜造影法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要少于常规治疗组,同时,联合治疗组的术后各项指标同样优于后者,并且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要高于常规治疗组.讨论:将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方法用于不孕不育的治疗当中,减少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管理措施.方法:我院西药房自2014年起对高危药品正式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将前一年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之后一年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用错药品(1.9±0.05)次、药物中毒(4.1±0.8)次、药品摆放错误(1.6±0.7)次、警示牌污损(3.6±2.1)次;对照组用错药品(30.7±9.2)次、药物中毒(11.7±2.4)次、药品摆放错误(18.6±3.4)次、警示牌污损(34.6±7.8)次(P<0.05).结论: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对医院声誉的维护起到积极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孙秀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6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6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痊愈4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症状复杂,尽早确诊,准确选用抗生素和综合治疗,提高老年肺炎治愈率.

    作者:刘际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在妇女孕前的作用研究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在妇女孕前所存在的作用,为临床筛查孕前甲状腺功能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孕前检查女性患者100例,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固相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针对甲状腺功能处于正常范围之外的患者,继续检测其FT4以及FT3.结果:100例患者中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9例,发生几率为9.0%,存在不良孕产史女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女性,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体重指数比较高的女性患者产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几率显著高于体重指数比较低的女性.结论:在妇女孕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非常重要,甲状腺功能异常和不良孕产史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作者:郭伟彬;梁立柱;孙立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及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过程中,对比应用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及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手术方案后,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并有助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应广泛推广.

    作者:唐仕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管理模式在医院体检的脑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实证研究

    目的:以脑血管病为切入点,对某综合性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生理生化指标、疾病风险预测结果以及生存质量得分等数据,评价该院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1.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运用前研究对象的生理生化指标值、脑血管病发病风险指数下降不明显.2.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运用后研究对象的生理生化指标值、脑血管病发病风险指数明显下降.结论:1、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运用全程信息化的健康信息采集、可量化的健康评估与疾病风险预测、针对疾病危险因素及发病风险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干预、科学的健康跟踪对客户展开健康管理服务,可较好的运用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中.2、该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从而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卫红;魏冬梅;王琳;郭颖;冯铖铖;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补肾祛寒治尪汤辅以中药熏蒸及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补肾祛寒治尪汤并辅穴位敷贴以及中药熏蒸治疗效果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补肾祛寒治尪汤并辅穴位敷贴以及中药熏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2.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肿胀指数、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内治疗前后对比改善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肿胀指数、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补肾祛寒治尪汤并辅穴位敷贴以及中药熏蒸治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龚记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