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

马云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门诊高危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患者在护理前后突发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评价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结果 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相比较,突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实施之前(P<0.05);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评价明显低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应急能力及护理操作熟练程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的过程中,能够降低门诊患者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及应对能力,提高了对门诊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124例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法划分组别(n=62).两组均先吸入100-200ug/d布地奈德气雾剂,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研究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 孟鲁斯特纳治疗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阿吉拉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体会

    目的 对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静脉血3ml进行血常规与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中,血常规阳性83例,阳性率为55.33%;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89例,阳性率为59.33%;血常规与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阳性121例,阳性率为80.67%.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测定其中一项的阳性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患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时,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秀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中医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及控制对策

    目的 了解某中医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掌握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职业暴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23例,24例次,其中暴露源不明2例次(8%),暴漏源情况明确22例次(92%),暴露人员的工龄≤3年者占50%,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92%(22例次),暴露物以头皮钢针为主(50%),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为器械使用后处理前(38%),其次为器械使用中(29%).结论 护士和外科医务人员是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高危群体,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处理伤口,并评估暴露源的情况和暴露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暴露后防范措施,加强对其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管理.

    作者:刘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围绝经期妇女健康及社区妇女保健现状研究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与社区妇女的保健现状.方法 搜集在我县社区围绝经期的妇女280例,对所选妇女的健康与保健现状进行研究.结果 接受保健管理后妇女围绝经期症状有显著改善,严重症状妇女占比明显减少,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保健服务对于围绝经期妇女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的症状,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

    作者:曹茂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不孕不育的疗效

    目的 分析研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抽取78例到此讨论中,按入院单双顺序将其分两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通液术进行治疗)和39例研究组(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 经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76.92%比对照组33.33%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妊娠状况,研究组12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30.77(12/39),对照组4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10.26%(4/39),研究组患者的妊娠率为30.00%比对照组7.69%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不孕不育,其效果显著,有着极好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作者:邓兆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掌握糖尿病健康知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500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综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刘均莲;戴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中药灌肠及腹腔灌注联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研讨中药灌肠及腹腔灌注联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疾病者中,抽取104例纳入到讨论中,104例患者按其治疗方式分52例对照组(抗生素治疗)和52例研究组(抗生素+中药灌肠及腹腔灌注),对比讨论两组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6.15%比对照组80.76%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3.84%比对照组21.15%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可考虑将抗生素和中药灌肠及腹腔灌注联合使用,疗效突出,其安全、经济,其应用性和推广性较高.

    作者:薛梅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前提下加入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PH、体温、舒张压、收缩压差异不显著(P>0.05),但心率、呼吸频率、SaO2、PaCO2、PaO2等生命体征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易被患者认可,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冯远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30min以及术后2h、4h、8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苏醒,减轻患者的早期术后疼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管状胃与食管侧侧吻合在食管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管状胃与食管侧侧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选为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研究资料为本院接诊的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均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60),研究组行管状胃与食管侧侧吻合术,对照组行管状胃与食管端侧吻合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采取管状胃与食管侧侧吻合技术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吴春平;谢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26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226例乙肝后肝硬化(hepatitis B cirrhosis,HBC)患者为对照,对226例明确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LC占同期肝硬化发病总数的百分比有增高趋势.饮酒量越多、饮酒时间越长,ALC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与HBC相比,ALC患者以男性为主,占9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C患者的肝掌、蜘蛛痣、下肢水肿和黄疸的检出率明显升高(P<0.001).两组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均为上消化道出血,HBC组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LC组(18.6%:10.6%,P﹤0.05).ALC组好转率明显高于HBC组.结论 ①ALC占肝硬化发病总数的百分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②ALC较HBC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作者:胡睿;洪汝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特征性蝶形红斑、发热及关节疼痛等,无根治办法,患者需长期服药.其复发与缓解交替及多器官受累的临床特点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思想及经济负担.特异性的免疫抑制疗法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B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利妥昔单抗(RTX)与CD20结合可以诱导B细胞凋亡,进而起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本文对RTX在治疗SLE的研究中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张妍君;杨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如何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能力

    目的 分析如何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能力.方法 结合基层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条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的措施.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基层传染病防控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县级财政对传染病防控工作投入的资金较少,阻碍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施;基层疾病防控工作较落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方法:加强部门协作管理,提高县级疾控能力;构建并完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并加强防控知识宣传.结论 基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与疾病发生与流行控制具有很大作用,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维持了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张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习惯性便秘15例

    本文所治疗习惯性便秘的均为学生,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学生学习任务重,运动少,有习惯性便秘的逐渐增多,针灸是绿色疗法无副作用,配合饮食调理,体育锻炼,利用寒暑假系统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李朝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以来本院收治超声诊断的孕产妇256例,并对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常规检查方法,如横向、纵向检查以及斜向检查等几个方位对胎儿开展全方位检查.结果 利用超声检查检查出出生缺陷胎儿共1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47%.胎儿出生后,对胎儿缺陷进行检查发现存在4例漏诊,超声检查漏诊率为22.22%.结论 超声诊断具有操作便捷、伤害较小等优点,在产前诊断出生缺陷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癫痫患者用丙戊酸钠、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于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癫痫患者45例,以治疗措施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单纯拉莫三嗪癫痫对症治疗)和观察组(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各有22例、23例.通过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以归纳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方案对癫痫患者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于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痫样放电消失例数,观察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EGG好转所需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等不同时间段记录癫痫发作平均次数,所有患者治疗后癫痫出现频率均得到控制而观察组频率降低情况更为明显,数据差异(P<0.05);根据患者癫痫症状评估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治疗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例、6例,发生率组间数据差异(P<0.05).结论 癫痫患者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除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外,对于降低出现频率也有积极影响,同时该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慧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抽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400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3ml生理盐水的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接受3ml生理盐水和布地奈德悬液的混合物的雾化吸入,同样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病人在进行了护理干预以后,其治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比较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作甲组与乙组,每组患者各50例.甲组实施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采取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MMSE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乙组优于甲组,P<0.05,有统计学意②甲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6.0%,显著低于乙组的92.0%,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采取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认知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便于获得较高的治疗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护理的探讨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探讨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在基础护理及专业护理外,加强了病因护理和心理护理,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通护理和特殊护理,比较了二者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结果 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做到了防治结合,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直接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结论 支气管哮喘除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外,还要结合病因护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尽早地恢复健康.

    作者:谢洪霞;高树坤;姜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

    目的 分析研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将2014年体检从业人员1892例作为对照组,加大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等预防控制措施后,2015年1898例健康查体的从业人员作为观察组,统计所检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例数,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1898例中共检出227例呼吸道传染病,占比为11.96%,对照组1892例对照组中共检出896例呼吸道传染病,占比为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讨对象共检出1123例,分析其发病特点,冬春季节发病,疾病类型主要为流行感冒和肺结核.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较为多见,因此,需针对性给予控制和预防措施.

    作者:陈明华;刘瑞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