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中药灌肠及腹腔灌注联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薛梅春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抗生素, 腹腔灌注, 中药灌肠, 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中药灌肠及腹腔灌注联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疾病者中,抽取104例纳入到讨论中,104例患者按其治疗方式分52例对照组(抗生素治疗)和52例研究组(抗生素+中药灌肠及腹腔灌注),对比讨论两组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6.15%比对照组80.76%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3.84%比对照组21.15%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可考虑将抗生素和中药灌肠及腹腔灌注联合使用,疗效突出,其安全、经济,其应用性和推广性较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杨瑞龙主任医师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总结

    中风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气虚血瘀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病机,临床多用基础治疗配合中药汤剂,药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分析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80例产妇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各140例.参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盆底肌锻炼护理.结果 经过盆底肌锻炼护理的观察组产妇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盆底肌的锻炼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作用.

    作者:许爱玲;刘芮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状况.方法 此研究中所研讨的88例患者均依据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中抽取而出,将88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两组,开腹手术划分到对照组(44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划分到研究组(44例),把两组治疗状况纳入到对比讨论中.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4.54%比对照组15.91%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状况,前者明显更具有优势性,其恢复速度快、创伤性小、并发症低等,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按照患者实际状况给予手术方式,以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楚贺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大屈曲度改善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6个月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优良率达到86.05%;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大屈曲度显著大于术前(P<0.05).本组患者均恢复正常步态、坐立、上下楼等.结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靠,改善关节功能及疼痛效果理想,应注意强化术后康复训练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尹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服多种药物中毒和饮酒后口服药物中毒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本组29例口服2种以上药物和饮酒后再服药物致中毒的治疗体会.方法 给予洗胃、导泻、特效解毒剂和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29例一次性口服2种以上药物和饮酒后再服药致中毒的患者,经上述治疗,治愈26例,死亡3例,治愈率89.65%.结论 对于一次性口服2种以上药物和饮酒后再次服药的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刘桂艳;魏育红;孙俊芬;李翠翠;侯建国;吴建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疾病的可行性状况.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角膜内皮损伤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60例按治疗方式分A、B、C、D四个组(各15例),得出有效结论.结果 C组、D组患者术眼角膜存在透明状,在显微镜下有所加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两周和术后第一天对比,A组、C组的角膜厚度有所变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D组患者术后第一周、第二周时,对比其角膜厚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角膜内皮损伤可考虑给予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手术,此方式治疗,自体角膜内皮层屏障可得到替代,角膜透明度得到保持,有一定应用性.

    作者:古扎丽努尔·吐拉克;李雪梅;阿布都海力力·吾布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对于老年慢性患者提供连续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6.2月——2017.2月间收治116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普通组58例与干预组58例,普通组患者接受临床一般院内护理流程,干预组患者接受临床提供的连续护理服务,总结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评估患者自理能力评分.结果 普通组患者健康知识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理评分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做好院内护理基础上提供连续性护理模式,大部分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较高,且经院外随访后,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自理能力较好.

    作者:李新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强化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血站档案作为血站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血站档案是血站为用血单位提供血液的重要依据,是血站依法开展采供血业务的重要凭证.但是,我国的血站事业发展迅猛,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诸如人员稀缺、精力不足、设备不先进、档案数据老化、记录不准确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血站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正视管理制度、采用数字化管理四大点进行有效解决,具体文章要略都在下文部分.

    作者:周宝琴;张霞;戴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我院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住院的重性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精神科护理常规,而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治疗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以及治疗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学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016年ICU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根据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ICU转出时间和护理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转出时间短、护理评分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霞;赵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早期子宫内膜癌42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0例,开腹手术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量、腹腔引流量等术中及术后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其安全可行,可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选择.

    作者:宋玉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理论及理念在基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基础护理中应用护理理论及理念,探究分析应用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和人文关怀理念改革护理措施,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改革后的护理理论及理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护理后,经研究结果统计,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大大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对患者护理时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和人文关怀理念改革护理措施,应用改革后的护理理论及理念进行护理,能够极大的提高护理满意度,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获得更加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结果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心绞痛患者、20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作为A组、B组、C组,并测定三组PLT、RDW、PDW、PCT、MPV、cTnI、cTnT.结果 在PLT、PCT、PDW、MPV水三方面,三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RDW水平方面,C组要低于A、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cTnI、cTnT水平方面,C比A、B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RDW水平是否升高以及cTnI水平可分别可作为冠心病患者不良预后危险指标以及心肌受损指标.

    作者:王瑞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腹泻的7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陈人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6年9月进行支气管炎治疗的106例患儿作为探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炎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徐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相对有效地治疗方案,且在临床应用中,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手术.但是,在具体运用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加以考量.

    作者:张维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分析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中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方法 对当前我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 当前在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自身素质较低及工作积极性较低.结论 针对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自身素质较低和工作积极性较低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实施.

    作者:王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护理措施,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位患者,通过改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通过护理措施的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措施的改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丁璐;田忠勇;王柠;吕然;赵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

    目的 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56例急腹症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结果 56例患者中,39例接受了手术治疗,17例接受了药物保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是98.2%.结论 对于妇产科急腹症,需在明确具体病因、疾病类型的基础上,施予针对治疗,以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

    作者:石世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制定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分析个性化教育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以期为探索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 个性化教育干预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制定适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琼;高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