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
目的 研究分析肝癌手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根据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本院的30例肝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接受肝癌手术后进行护理,分析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30例患者,通过对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引流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仅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处理后已经恢复,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肝癌手术患者术后有很多并发症出现,对并发症引起重视,积极的提供治疗和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提升手术成功率.
作者:史冬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用微创手段治疗的具体操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2例临床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手段治疗,回顾性分析后归纳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而言微创经阴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进行平均1周时间随访,未发生有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阴道子宫瘢痕病灶切除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具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属临床相对新型的微创手术方案,有微创、操作简单以及技术要求低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展开,保障患者的健康和预后质量.
作者:陈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2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220例住院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临床上对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方彦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剖宫产手术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1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以1:1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布比卡因麻醉,给予观察组产妇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感觉恢复时间、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高运动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手术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均显著,罗哌卡因运动与感觉阻滞维持时间短,对产妇临床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孙立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疼痛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提高,能够更好的把握手术的治疗时机,进而有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刘东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通过分析1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IAS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结果 患者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时给予激素治疗,患者低血糖症状缓解.结论 IAS是引起严重低血糖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少见,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正确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张龙凤;王剑锋;李红;于文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治疗组(6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集束化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ICU停留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使用.
作者:毛富英;柳江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平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用于多学科实践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延边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部在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该平台,优化了教学方法,解决了传统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不足,显著促进了师生互动,改革了考试方式,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该实验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郑明善;李镐;吕惠子;朴光春;沈光海;周微;施溯筠;郑光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在产妇妊娠期间给予合理的孕期营养指导对其出现妊娠并发症概率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孕期产妇200例相关基线资料为此次研究的数据来源,设其中100例孕期仅接受常规产科检查以及护理产妇为对照组,另100例除常规检查护理外联合孕期营养指导的产妇设为观察组.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方式归纳不同情况下产妇妊娠并发症情况以及母婴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有意义,P<0.05;记录对比2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妊娠合并症例数以及不良结局等方面,提示观察组产妇在各方面均更具优越性,记录对比2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阴道侧切例数.结论 在女性孕期阶段,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对于产妇自身摄入充分平衡的营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同时对产妇选择自然妊娠方式也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肖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我院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以此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2016年8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20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因联用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事件中因多种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96例,占不良反应事件总数的48%,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循环系统方面头晕、头痛、心悸;神经系统方面的失眠、嗜睡;消化系统方面的恶心呕吐;皮肤方面的皮疹以及血液系统方面的白细胞减少等,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重复给药、用量过大、药物之间存在拮抗.结论 多种药物联用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若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西医药学知识,采取有效手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安氏二类一分类错(牙合)青年患者正畸过程中咀嚼效率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安氏二类一分类错(牙合)青年患者25例为研究组,研究组进行正畸治疗,选取同期安氏二类一分类错(牙合)青年学生2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正畸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咀嚼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氏二类一分类错(牙合)青年患者应用正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咀嚼效率.
作者:郑奎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硝苯地平,观察组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待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后能够将其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相关指标的改善.
作者:王恒东;许红伟;于波;程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12±1.26)分和(96.24±1.56)分相比于对照组的(82.12±2.45)分和(84.21±2.74)分,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非常显著,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得到了有效改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帼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检验情况.方法 选取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分组,A组(n=34)溃疡未愈合,B组(n=34)溃疡愈合.同时,选取同期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口腔微生态菌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含量均低于B组及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内部菌群发生明显改变,提示临床在为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要将维持口腔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性作为重点.
作者:刘丽娜;林伟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作为骨科常见病症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诱发患者腰腿痛的关键原因,临床表现在连续性腰背疼痛,主要因机械压迫而引发疼痛,患者患病后若长时间站立,则会加重疼痛程度,但可忍受,能慢慢行走.对此,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救治工作时,需找准发病机制,以对其展开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何西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肝肿瘤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血流信号特点的效果对比.方法 收集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本科室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肿瘤患者30例,在术前分别给予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检查,分析比较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两种检查结果,探究肝肿瘤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血流信号特点的效果对比.结果 30例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时,漏诊原发性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1例,胆管细胞腺瘤1例,误诊原发性肝癌2例,转移性肝癌1例,局灶性坏死1例;行螺旋CT检查时,漏诊原发性肝癌1例,局灶性增生性结节1例,误诊原发性肝癌1例.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检出率为90.00%,螺旋CT的检出率为96.55%;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准确率为86.67%,螺旋CT的准确率为90.00%.结论 对肝肿瘤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能力相近,但螺旋CT比实时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实时超声造影由于无辐射也有较强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滔;陈梅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昏迷是指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抑制而导致的脑功能严重障碍.昏迷患者均是危重疾病者,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且复杂,临床上发生昏迷的原因较为复杂,由于老年昏迷患者身体机能差,其免疫力低,糖耐量下降、心肺功能衰弱等原因,这样就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便于治疗和用药,浅静脉留置针是非常必要的.静脉留置针因导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无毒无害、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1],但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注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可造成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发红、肿胀、疼痛等静脉炎的症状[2].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昏迷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妍;李敏;王可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拟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7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8例为观察组,开腹手术治疗的34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手术一般观察指标作以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基本满足开腹手术治疗要求的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期宫颈癌治疗的理想术式,相较开腹手术临床应用更具优势,力荐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78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检查前焦虑情绪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检查后苏醒时间,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爽;刘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同步放化疗中胰腺癌靶区位置及体积变化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胰腺癌疾病者中,抽取45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记录资料,45例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均在放疗前和放疗15-18次时接受3DCT增强定位扫描,并将扫描图像上胰腺癌GTV勾画出,用TPS进行配准,获得GTV体积与坐标,按照CT-1、CT-2制定出放疗计划-1、放疗计划-2,并复制计划-1至CT-2中,判定为计划-3.用pearson和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过程中,GTV为退缩性变化,开始平均体积为(108.6±98.2)cm3,复位时(78.3±74.7)cm3,对比复位前后体积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GTV中心点重新定位后轴向位置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疗程内,GTV靶区DI与三维位移矢量之间为负相关(R=-0.745、-0.68,P=0.000、0.000),和MI之间也为负相关(r=-0.827,P=0.000).结论 给予常规性剂量放化疗治疗胰腺癌疾病者,在放化疗过程中其GTV体积和位置变化较为显著,治疗过程中,制定新的计划可明显降低右肾和肝脏受量,所以,治疗中,适当修正靶区,并重新进行计划具有必要性.
作者:于德东;刘波;王利军;武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