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作用探讨

汪元浚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 老年心衰, 肺炎, 抗感染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作用以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的82例心衰合并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2组,每组41例.以基础化治疗为基准,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接受PCT指导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后C-反应蛋白以及ESR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和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后C-反应蛋白以及ESR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病患的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费用以及抗感染进行天数方面,显著较好,P<0.05.结论 血清PCT在判定心衰合并肺炎程度方面,有极高临床意义,可减少抗感染药物使用,节约治疗成本,减少耐药菌株,避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对静脉炎影响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与静脉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60例住院输液患儿作为分析对象,将出现静脉炎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分析出现静脉炎的原因.结果 上肢静脉炎发生率低于下肢,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为三天或三天以下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低于三天以上的患儿,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静脉炎的两大主要因素为留置部位和留置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留置时间,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可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瑞芳;杨丽娟;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四君子汤联合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讨子宫肌瘤患者合用四君子汤与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诊疗的12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试验分析,并根据随机自愿原则划分组别(64例/组),Ⅰ组接受常规西医用药,Ⅱ组合用四君子汤与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的应用疗效.结果 Ⅱ组方案的总有效率为92.2%,与Ⅰ组方案的73.4%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方案治疗前,两组接受肌瘤体积检测,检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方案治疗后,Ⅱ组的检测值显著下降,与Ⅰ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合用四君子汤与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有显著药效,且可有效缩小肌瘤体积,值得推荐.

    作者:陈晓;梁伏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9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46例)与细节优化护理(观察组,46例)在护理满意度、产后康复治疗时间、抑郁情绪人数及完全母乳喂养人数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康复时间为(6.14±1.26)d,对照组为(6.14±1.26)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抑郁情绪人数及完全母乳喂养人数等方面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针对初产妇开展临床护理时,可采用细节优化护理服务模式,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助于提高产妇的预后质量.

    作者:梁娟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4层螺旋CT在胸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胸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胸腹部外伤CT表现,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15-60岁,平均36岁.结果 胸部外伤主要累及肺部及纵隔、胸壁结构,CT表现为肺挫伤及肺内血肿、气胸、纵隔及皮下气肿,肋骨、肋软骨骨折,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血)等;腹部外伤主要累及脾、肝、肾及肾上腺、胰等实质器官及胃肠等空腔器官,CT表现为包膜下血肿、实质内血肿、撕裂伤、腹腔积血、腹腔游离气体、肠间隙模糊及肠壁增厚等.结论 64层螺旋CT检查对胸腹部外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保守或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姚孝平;康剑;刘念念;尚磊;莫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提升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药物配置管理水平的研究

    目的 调查发现并解决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药物配置管理水平.方法 对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展开深入基线调查,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药品储存及药物配置方面的技术性标准和解决方案并在参与调查的卫生院予以实施.整改后,课题组对实施情况进行了再次调查和效果评估.结果 调查和评估结果发现药品储存及药物配置方面的技术性标准和解决方案实施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 该标准能够为保障居民卫生服务安全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云凌;高德海;夏梅;李胜;焦芳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名老年患者作为样本,以32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联合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15.63%,患者护理满意度81.25%;实验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3.13%,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优势显著(p<0.05).结论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以给药隐患、管道隐患、压疮、医患关系恶化为主,应加强对给药过程的控制,避免老年患者漏服或错服,避免管道被挤压,时常帮助老年患者翻身,避免压疮,保持良好的护理态度,改善医患关系,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提高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冷辉芸;魏见芳;郭玉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社区护理在干预糖尿病足发生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早期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从糖尿病足部发病的相关因素、风险的识别、制定早期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结论 早期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是防止糖尿病足发生的有效措施,值得社区护理推广.

    作者:刘文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进行治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本组80例患者采取了一般治疗,纠正急性心衰、解痉、降压、终止妊娠及其他治疗等方法后,全部好转出院,未出现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脏病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对母婴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措施,避免病情恶化,是减少致残率与致死率的关键.

    作者:郑小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心理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对比.结果 对照组具有25.0%服药依从率,观察组具有90.0%用药依从率,观察组用药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具有85.0%血压正常率,对照组具有30.0%血压正常率,观察组血压正常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血压控制效果的提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孙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尿激酶胸腔灌注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行尿激酶胸腔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间我科对收治的25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行尿激酶胸腔灌注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的过程及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胸腔灌注尿激酶2-4次后,引流效果好,引流量900-1600ml,待引流量明显减少后,复查胸部CT及胸部彩超示:包裹性胸腔积液均较前明显减少,纤维间隔较前明显吸收,肺已复张.并发2例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好转.全部患者5-15天内均顺利拔胸管后出院,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均无异常.结论 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行尿激酶胸腔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效果较好,属于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峰;代雨;付玉东;阚强波;吉红波;黄若山;侯波;李明学;贾国华;赵章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平台的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平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用于多学科实践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延边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部在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该平台,优化了教学方法,解决了传统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不足,显著促进了师生互动,改革了考试方式,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该实验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郑明善;李镐;吕惠子;朴光春;沈光海;周微;施溯筠;郑光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循证管理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循证管理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护理部在全院23个护理单元中推行循证管理为观察组,回顾2015年1月——12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为对照组,在综合护理质量、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循证管理后,在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上都明显优于实施前;同时实施循证管理的服药安全性、意外伤害及并发症发生率也均较实施前有较明显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应用循证管理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效果,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继春;康建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诊治的65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研究组视力提高率(74.29%)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有下降,研究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洪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利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利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硝苯地平控释片运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能够起到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丛良亮;于伶俐;于玲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56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导管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针对感染危险因素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作者:马克玲;贾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其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社区2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病程时间、治疗情况等,然后根据症状计数来对每一种因素进行分析,与256例健康人群对比之后得出终的结果和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5个方面的数据对比上,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生命质量有关的因素也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病史、知识了解程度等.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除了本身的治疗过程以外,还需要社区的综合管理,加强健康教育,辅以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心态,才能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国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如何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能力

    目的 分析如何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能力.方法 结合基层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条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的措施.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基层传染病防控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县级财政对传染病防控工作投入的资金较少,阻碍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施;基层疾病防控工作较落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方法:加强部门协作管理,提高县级疾控能力;构建并完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并加强防控知识宣传.结论 基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与疾病发生与流行控制具有很大作用,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维持了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张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与防预措施

    目的 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以及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本院体检人员共60例,采取空腹静脉抽血,分为A、B两组试管组比较,A组试管进行溶血处理,然后进行分离操作;将B组试管直接进行常规分离操作,分析比较两组试管组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A组血清样本检验结果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的含量明显比B组试管样本的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含量比B组样本的低,两组进行比较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溶血现象造成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异常性,影响医生对病人病情的评估,所以必须做好防预措施,减少溶血现象的发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朱云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分析及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9)采用格列喹酮治疗,观察组(n=39)在此基础上给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9%),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前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格列美脲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糖指标,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耿甄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救治成功1例分析

    目的 对1例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救治成功经验及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1例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这1例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患者行心脏破裂修补及膀胱破裂修补2次手术,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病人外伤性心脏破裂病情凶险,早期快速对病情做出判断及时手术,重症医学科全面分析病人病情,及时发现膀胱破裂等其它合并情况,使病人抢救成功.

    作者:赵艳红;艾久宝;孙成;韩桂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