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孕期营养指导与妊娠合并症的关系

肖艳

关键词:孕期营养指导, 妊娠合并症, 相关性
摘要:目的 分析在产妇妊娠期间给予合理的孕期营养指导对其出现妊娠并发症概率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孕期产妇200例相关基线资料为此次研究的数据来源,设其中100例孕期仅接受常规产科检查以及护理产妇为对照组,另100例除常规检查护理外联合孕期营养指导的产妇设为观察组.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方式归纳不同情况下产妇妊娠并发症情况以及母婴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有意义,P<0.05;记录对比2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妊娠合并症例数以及不良结局等方面,提示观察组产妇在各方面均更具优越性,记录对比2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阴道侧切例数.结论 在女性孕期阶段,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对于产妇自身摄入充分平衡的营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同时对产妇选择自然妊娠方式也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重视.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采取保守治疗手段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017年期间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妊娠位置妊娠患者相关资料,从中抽取40例,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各20例分为A组(应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和B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后记录和对比不同保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指标变化.结果 根据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变化作为疗效判断依据,A组所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方案处理表示有意义(P<0.05);记录治疗期间各项指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标、阴道出血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B组患者检测所得数据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方案处理表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不仅对病情纠正效果更为突出,同时也可有效改善相关临床指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3——2015年某医院孕产妇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全州县全州镇孕产妇乙型肝炎(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检出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在全州县全州镇卫生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梅毒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1213例孕产妇中检出乙型肝炎103例,检出阳性率为8.41%;检出梅毒14例,检出阳性率为1.15%;未检出艾滋病;除45岁组外三病在各年龄组均表有病例出现,而30岁组达到高峰阳性率为12.27%.结论 全州县全州镇孕产妇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梅毒感染率相通比其他地区较高,应加强孕产妇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并针对阳性患者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

    作者:唐昌华;蒋群芳;钟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剖宫产后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19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例和9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产妇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产妇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术后恢复较快.结论 对剖宫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产后恢复,在实际应用中有深刻意义.

    作者:禹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提升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药物配置管理水平的研究

    目的 调查发现并解决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药物配置管理水平.方法 对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展开深入基线调查,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药品储存及药物配置方面的技术性标准和解决方案并在参与调查的卫生院予以实施.整改后,课题组对实施情况进行了再次调查和效果评估.结果 调查和评估结果发现药品储存及药物配置方面的技术性标准和解决方案实施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 该标准能够为保障居民卫生服务安全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云凌;高德海;夏梅;李胜;焦芳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妊娠生殖道感染和产妇先兆性流产的临床关系

    目的 对妊娠生殖道感染和产妇先兆性流产的临床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产妇中选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正常分娩的2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对两组各类情况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生殖道感染与产妇先兆性流产的关系.结果 经检查显示,观察组白细胞+++-++++占比、白带清洁度Ⅲ-Ⅳ占比及念珠菌阳性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且UU或CT感染比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先兆流产产妇较正常产妇更容易发生生殖道感染,临床应加强对生殖道感染的产妇以使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得以降低.

    作者:李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进行的可行性,为临床上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治疗患者30例(研究组)及非同期治疗患者3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同期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该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相对较少,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进行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王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前孕妇心理护理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研讨孕妇产前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4年10月——2015年2月到我院分娩的78例孕妇分组,对照组38例按常规方式落实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制定产前心理护理方案干预,对比两组的产前情绪状态、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实施护理前,两组的SAS、SDS量表值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后,观察组两项量表值相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0.0%,相比对照组的55.3%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而剖宫产率的对比,观察组为20.0%,与对照组的44.7%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前精心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对孕妇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分娩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胆结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 急诊胆结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 对急诊胆结石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使得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得到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患者的患病疼痛得到缓解,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得以实现,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李红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月90例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休克型异位妊娠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伤口大小、出血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患者并发症率、镇痛药使用率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休克型异位妊娠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伤口大小、出血情况、下床活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率、镇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高,可有效减少损伤和出血,加速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双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处理

    目的 对腹腔镜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手术室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给予规范化管理,其中包括材料管理、回收、交接、使用管理等制度的实施,同时对规范化管理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消毒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规范化管理器械损坏比例、灭菌达标比例及清洗合格比例等均明显高于传统管理,(P<0.05).结论 对于手术室腹腔镜手术器械给予规范化管理制度,能够更好的改善器械的清洗质量,使器械合格比例达到100%,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器械的损坏和更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作者:荆柳;冯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26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226例乙肝后肝硬化(hepatitis B cirrhosis,HBC)患者为对照,对226例明确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LC占同期肝硬化发病总数的百分比有增高趋势.饮酒量越多、饮酒时间越长,ALC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与HBC相比,ALC患者以男性为主,占9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C患者的肝掌、蜘蛛痣、下肢水肿和黄疸的检出率明显升高(P<0.001).两组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均为上消化道出血,HBC组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LC组(18.6%:10.6%,P﹤0.05).ALC组好转率明显高于HBC组.结论 ①ALC占肝硬化发病总数的百分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②ALC较HBC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作者:胡睿;洪汝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158例阴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79例,参照组患者使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使用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取得的疗效十分理想,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辛启霞;丁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外科急腹症常见的护理问题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38例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经临床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病愈出院.结论 对于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在诊断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外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微量元素检测分析儿童骨密度的相关性探究

    目的 探究血清微量元素以及儿童骨密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来我院体检的200例儿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200例儿童实施骨密度检测,结合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低骨密度组79例及正常骨密度组121例,研究对比两组儿童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低骨密度组79例儿童和正常骨密度组121例儿童的血清钙、镁、铅、铁、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铜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铅水平和骨密度存在负相关,铁、锌、镁、钙水平和骨密度存在正相关.结论 低骨密度的发生和铁、锌、镁、钙微量元素缺乏以及铅元素过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及抢救措施探讨

    目的 探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及抢救措施.方法 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1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具体发病因素后,再实施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 在1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30.00%的患者是因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16.00%的患者是因脑出血引起的,14.00%的患者是因脑梗死引起的,13.00%的患者是因低血糖性昏迷引起的,9.00%的患者是因肺心脑综合征引起的,少部分患者是因镇静剂类药物中毒、心源性昏迷、有机磷农药中毒、肝性脑病引起的.而通过实施针对性救治措施后,死亡率为2.00%.结论 导致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急性酒精中毒、脑血管疾病等,而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抢救措施,能够降低临床死亡率.

    作者:齐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治疗及饮食保健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治疗及饮食保健.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采用中药治疗和饮食指导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糖尿病患者经中药治疗及饮食调护,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患者总有效率100%.结论 糖尿病多因禀赋异常、过食肥甘、多坐少动以及精神因素而成.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防止发生并发症,合理饮食的干预对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

    作者:王耘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喹硫平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近期到我院诊疗的74例精神分裂症病例分组,对照组37例选择传统奋乃静用药,观察组37例选择喹硫平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 给药前,两组各项PANSS量表评分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观察组的阴性症状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期间,两组均有不良症状出现,但发生率比较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喹硫平,总疗效相对更理想、更安全,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折的愈合过程中骨折端核素显像变化及预后研究

    目的 探讨核素显像对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和远期愈合的可能性.方法 分析经临床检查确诊的各部位骨折患者44例,共57处骨折,所有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均行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术术后超过1年,分析骨折部位核素骨显像表现.结果 29例骨折端有骨痂的患者骨痂部位呈明显团状放射性浓聚,19例患者放射性浓聚跨越骨折两端,10例患者放射性浓聚仅位于骨折的两端,未跨越骨折端;15例未见明显骨痂的骨折患者中,14例表现为跨越骨折两端的放射性浓聚,骨折端放射性浓聚尤为明显.结论 核素显像可以作为判断骨折远期愈合可能的参考指标之一,尤其对于判断骨不连更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毛里提拜克;陈鄂;侯全山;贠新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与脂必泰胶囊治疗血脂异常心血管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并对比治疗血脂异常心血管患者时使用阿托伐他汀与脂必泰胶囊的效果.方法 收集血脂异常心血管患者共88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阿托伐他汀,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脂必泰胶囊,将两组患者的血脂异常改善情况、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血脂改善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 在血脂异常心血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脂必泰胶囊能够显著纠正患者体内的血脂异常,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且用药安全可靠,患者能够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使用纳米树脂进行前牙切角缺损的修复,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共选取了在我院诊治的95例(112颗牙齿)前牙切角缺损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16年1月到5月之间,对切角缺损部分应用纳米树脂充填、修复形态,术后7d进行电话随访,1年时约患者回院复查.对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数据评价分析.结果 术后7d行电话回访,成功回访患者92例(107颗牙齿),均无不适症状,未出现牙齿敏感情况.术后1年回院复查患者82例(90颗牙齿),均无出现继发龋或牙髓病变,色泽自然与邻牙协调;3颗牙齿充填树脂出现松动,1颗充填树脂已经脱落;2颗修复体边缘有少量染色,成功修复的患牙84颗,总成功率为93.33%.结论 目前在前牙切角缺损修复的方案选择上,纳米树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充填材料,充填后成功率比较高,与牙体组织粘合紧密,收缩变形小,刺激性小,减少继发龋或牙髓疾病的发生率,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孙庆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