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于怀军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 脑出血急性期, 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7±1.2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70±1.7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2,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果酸联合激光治疗光老化皮肤色素沉着症62例探讨

    目的:研究在光老化皮肤色素沉着症治疗中采取果酸联合激光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光老化皮肤色素沉着症患者均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将实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果酸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皮肤改善情况以及皮肤受损程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VAS皮肤受损程度评分(2.34±0.35)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41%、VAS皮肤受损程度评分(4.35±0.42)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表示有意义.结论:将果酸与合激光联合治疗应用在光老化皮肤色素沉着症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英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辖区内自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正规产前检查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4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40例同期我院辖区内未接受正规产前检查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2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子痫以及其他并发症等发生率上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患病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上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检查能够显著减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对确保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毛定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4例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探讨

    目的:对44例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抗HIV治疗以及抗真菌治疗),对44例患者实行细菌培养试验以及T细胞群监测并观察44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4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HIV RNA定量PCR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4例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力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下,国家综合实力逐渐增强,人们不再是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是对国家发展更加关注,对自己的健康发展更加关注,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医院作为我国发展前进的主要推动力,其发展的好坏与国家发展的好坏息息相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医院发展中,皮肤科作为医院基础部门之一,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模式个体化镇痛应用于骨科疼痛管理病房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讨论应用多模式个体化镇痛在骨科疼痛管理病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120例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行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术后切口疼痛评分和满意度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多模式个体化镇痛后,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明显改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疼痛患者实施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可缓解患者术后痛感,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佟凤娟;张雪芹;王春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人孤立性结直肠溃疡11例分析

    目的:本研究对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伴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内镜特点进行分析.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5年9月共有2221例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回顾性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伴出血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11例患者确诊为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伴出血,平均年龄62.5±11.7岁,常见症状为血便(63.64%)、黏液血便(9.09%)、大便干结10例(90.91%),用手协助排便5例(45.45%),肛门痛1例(9.09%),贫血7例(63.64%),输血4例(36.36%).肠镜下病变主要位于直肠肛管交界处至直肠10 cm处,平均6.16±2.29 cm.溃疡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多为圆形,个别为不规则形.4例大出血休克老年患者均在3 d内确诊后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伴出血是临床急症,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莉;龚仁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燥热犯肺型咳嗽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咳嗽(燥热犯肺)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药汤剂结合推拿按摩进行治疗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安顺市中医院102例门诊患者;结果: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51.5%、51.2%,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佳;结论:采用中药汤剂结合推拿按摩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海林;洪开文;田淋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治疗耐药性结核菌的环丝氨酸脂质体在大鼠肺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验证环丝氨酸经过脂质体包封后其肺内的缓释效果.方法:分别以环丝氨酸水溶液和环丝氨酸脂质体混悬液对大鼠肺内进行滴注给药后,比较两种剂型在大鼠肺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评价将环丝氨酸制备成脂质体经肺部给药的优势.结果:发现环丝氨酸溶液剂的表观吸收速率常数和消除速率常数均大于脂质体混悬剂,且环丝氨酸脂质体在给药后72小时仍能检测出环丝氨酸的血药浓度.结论:经过脂质体技术的制备,环丝氨酸在大鼠肺部的滞留时间延长,延长了药物与结核菌的作用时间,增加了环丝氨酸的药物疗效.

    作者:佟雷;刘世娟;李华洋;刘金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究颈肩腰腿痛治疗与护理.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4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研究,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22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简析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为了找出医院在感染监控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工作质量.本文结合当前医院在感染监控与管理方面的实践状况,从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体系、强化医院感染教育与再教育、建立医院感染网络信息一体化系统三个方面,浅谈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作者:高洁;段瑞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100例诊治体会

    急性腹痛在急性内科中是一类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简单,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冒虚汗等临床症状.临床上急性腹痛的病发原因很多,涉及较多科室,由于患者发病速度快,病情变化迅速,临床诊断就尤为困难.我院为研究急诊内科对急性腹痛患者的诊体会,调取病历档案,回顾患者病情资料,做出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刘元涛;赵东平;贾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雌二醇贴片-25治疗卵巢功能低落22例临床观察

    年龄增加、疾病或其他外来因素(手术、放疗、化疗)可以导致卵巢功能低落,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引发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骨质疏松、泌尿生殖道萎缩、月经失调、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激素补充治疗(HRT)能有效缓解以上症状,改善和提高女性生存质量.本文就雌二醇贴片-25治疗卵巢功能低落22例进行分析,旨在评价其作用及效果.

    作者:周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的探讨

    儿童保健服务事关国家卫生服务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的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需要为儿童保健的质量的提高而提供切实服务.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式下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模式的各方面的探讨,提出适合儿童社区管理的新模式,从而推动我国儿童保健学科的向前发展.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基层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基层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接受常规基础护理的前提下,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及潜在需求,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焦虑情况.结果:实验组无焦虑率、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缓解产妇在孕产期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改善护理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菊;代学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发性脑出血后预测血肿扩大及预后的早期指标

    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类致命性的脑卒中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而早期血肿扩大会加剧患者病情恶化,导致预后不良,之前经典指标的研究包括脑出血初始血肿体积、位置、血肿形态及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和目前新兴的影像学征象的研究,都旨在于尽早评估患者病情发展趋势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大程度降低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防止病情加重恶化,增加患者生存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张凯;陈益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评价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结果及感染率

    目的:分析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结果及观察其感染率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白带检验的4800例女性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霉菌性阴道炎感染情况和白带检测结果.结果:2014~2016年霉菌感染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014年霉菌性感染率约为7.5%(44/1588),2015年霉菌性感染率约为8.6%(152/1750),2016年霉菌性感染率约为19.4%(187/962);在年龄<20岁的患者中其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率高,霉菌阴道炎感染发生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而降低;对383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测结果分析发现,患者白带中上皮细胞(++++)以上者299例,比例为78.1%.结论:白带检查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该方法准确可靠,目前霉菌性感染阴道炎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临床医生和女性患者均需高度重视.

    作者:魏艳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改革传统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方法,需要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系统的职能作用,建立起信息化的医院感染监控方法措施.依托于医院完善健全的信息化平台,可以构建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信息系统,具体功能包括:医院信息网络直报、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反馈、病原菌及药敏信息监测功能、抗菌药物监测管理.通过这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使得医院的感染控制变得具有时效性、准确性.而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效率,较好的实现全方位、全员的管理模式.

    作者:姚拉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病有着显著的干预效果,其不仅能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韩梅;刘欣荣;杨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9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观察,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9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改善、临床体征和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消退时间、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不但有助于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效果,还能明显改善其肺部功能和临床症状,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永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糖尿病家族史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相关性的前瞻对照性研究经验谈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妊娠期代谢异常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90例确诊为糖代谢异常孕妇,按照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分为有糖尿病家族史实验A组(35例),无糖尿病家族史实验B组(65例).同时选取9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糖尿病家族史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孕妇家族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母系家族DM患病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A组血糖耐糖筛查值、空腹血糖及3 h静脉血糖明显高于实验B组(P<0.05).实验A组中妊娠结局与实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家族遗传有关,且母系遗传性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大于父系家族遗传性.无家族史患者经过饮食调理即可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需注重孕期保健.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