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杨圣金;韩桐师

关键词:急诊科,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调查北京3所3甲医院120例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急诊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医生50名、护士70名,采取量表测查方式的收集相关资料,观察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结果:120例急诊科医护人员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SCL-90评分要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SAS评估正常率为55.71%,SDS评估正常率为78.57%,医生SAS评估正常率为76.00%,SDS评估正常率为42.00%,护士SAS程度高于医生,SDS程度低于医生(P<0.05).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较国内常模而言相对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医院和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改善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优质护理对阴道炎患者的效果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阴道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阴道炎患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提高了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于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细节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其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2.59%>79.63%)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3.70%<9.26%)和护理差错发生率(0<3.70%)相对更低(P<0.05).结论:细节管理是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而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燕;杜丽丽;杨秀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以及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其心理状态.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增进护患沟通后接受高血压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水平[(118.02±13.18)mmHg<(131.31±12.76)mmHg]、舒张压(DBP)水平[(85.71±11.02)mmHg<(93.72±10.23)mmHg]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28±1.37)分<(15.11±2.49)分]相对更低(P<0.05),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65%>80.95%)相对更高(P<0.05).结论:高血压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对于提高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崔颖;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间接胆红素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将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入院的43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3组,持续光疗组139例,间断光疗组167例,强化光疗组125例,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24小时血清间接胆红素变化.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后24小时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降低,其中强化光疗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持续光疗组和间断光疗组(P<0.001).持续光疗组与间断光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光疗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

    作者:韦英裕;黄雪美;蒋永江;韦拔;吕彦兴;甘源;韦华清;陈继昌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名中医吴圣贤教授治疗失眠二则

    吴圣贤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失眠眩晕头痛等症,处方用药颇具特色,笔者侍诊师侧,对老师运用成方治疗失眠有所感悟,现将吴教授治疗失眠效方浅析如下:临床资料一:2013-10-22 女性 62 岁 因寐差20 余年,加重2 月就诊,诉入睡困难,烦躁,需服用镇静药氯硝西泮 1/4,白天头昏沉,健忘,口干口苦,舌麻,神疲乏力.

    作者:潘美香;吴圣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板蓝根中活性成分提取及含量测定工艺优化

    目的:优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水超声、水煮提2种不同提取方法多个提取时间对(R,S)-告依春的影响以及三种不同流动相配比的液相色谱表现.结果:水超声处理30min效率高;甲醇-水系统色谱表现好结论:优化的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如何做好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带教工作

    众所周知,重症监护室(ICU)现已成为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心.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单病种研究更加精深,就逐渐形成了专科重症医学.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高难度、高风险的科室,同时涉及神经病学和重症医学,对我科的实习生和规培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对于我科带教老师来说,想做好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带教工作也是一种挑战.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非常重视对实习和规培生的带教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李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童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与应用

    目的:对儿童专科医院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的相关路径与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通过传统方法开展教学,实验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教学.同时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师生互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所获得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师生之间以及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都有着很高评价,且两组间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应用于儿童急诊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对传统教学进行有效完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对急诊应急事件的反应处理能力以及提升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对带教过程及师生彼此评价的满意度.

    作者:刘彩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常规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并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等各项指标的检验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能够良好反映出脂肪肝患者的实际病情,可为临床诊治脂肪肝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王倩;刘永恒;吴庆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探讨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 ary infarction,MMI)病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MMI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例急性MMI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结果:27例MMI患者中单侧MMI23例,双侧MMI4例(14.8%),发病年龄为60.2±11.5岁.病因包括: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栓形成或穿支动脉闭塞18例(66.7%),小动脉硬化所致的血管闭塞4例(14.8%),心源性栓塞3例(11.1%),椎动脉夹层2例(7.4%).临床特点:肢体运动障碍多见(24例/88.9%)、构音障碍(18例/66.7%)、眩晕(16例/59.3%)、感觉障碍(15例/55.6%).影像学显示病灶位置:MMI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21例/77.8%),延髓中段(5例/18.5%),延髓中段+下段(1例/3.7%).结论:MMI多见于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在延髓上段多见,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构音障碍、眩晕,预后相对良好.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PDCA在医德医风考评建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在医德医风考评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医德医风考评管理系统,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并在PDCA实施前后比较医德考评结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PDCA实施后医德医风考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提高改进和提高医德医风考评建设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水平,并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利于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

    作者:左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膀胱癌微创手术及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 临床效果及对相关手术指标的影响

    目的:分析膀胱癌微创手术及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对相关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0例.A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B组给予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术后的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与IL-6(白细胞介素-6)低于B组,IL-10(白细胞介素-10)高于B组,对比均有差异(P<0.05).A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为7.5%,B组为30.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膀胱癌患者行微创手术的效果更佳,可改善其手术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且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化伟;信维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谷氨酸生产及发展的研究进展

    综述分析了生产环节中菌种质量、流加糖、生物素、温度、发酵代谢产物和细胞膜通透性对谷氨酸质量控制要点,讨论了谷氨酸研究的以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徐辰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全面腹部超声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在 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针对急腹症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和选择性腹部超声两种检查,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患有急腹症的80例患者,根据给予患者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选择性腹部超声)和实验组(采用全面腹部超声)两组,根据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以及检查符合率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进行对比,可发现对照组检查时间与实验组的检查时间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符合率,实验组符合率可高达9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急腹症的患者,给予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提高检查的效率,且检查的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柳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型并辨位定点,进行针刀松解术.每周一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112例,占46.7%;显效74例,占30.8%;有效40例,占16.7%;无效14例,占5.8%.总有效率94.2%.结论: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能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兴平;安维新;王冬;丁明仁;李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54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对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之电刺激治疗.分析5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以及吞咽障碍程度等.结果:实验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改善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下降情况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大,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其效果显著,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高雪芬;康淑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高压臭氧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高压臭氧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血脂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高压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高压血氧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体内总胆固醇指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彭芳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其中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5例,其中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者13例,均治疗成功,2例广泛前壁心梗患者未行介入治疗,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失败,因心源性休克致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15例,其中介入治疗的9例,症状缓解;对拒绝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经药物治疗心绞痛症状消失者3例,心绞痛由Ⅵ级转变为Ⅱ级者1例;1例症状无明显缓解;1例死亡.结论: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早期实施再灌注治疗,能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亦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果.

    作者:郑虹;姜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和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和曲安奈德用于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Hchen planus,OLP)治疗领域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以指导本病症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糜烂型OLP,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喷剂局部喷涂病损部位,观察组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注射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依照体积1:1混合注射)治疗.治疗4w后比较两组病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5%,略高于对照组83.3%,但组间数据差异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病例在给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关于治疗方式的依从性情况对照组为73.3%,观察组为4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糜烂型OLP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或曲安奈德治疗,均可获得相对较理想效果,布地奈德喷剂治疗方案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邓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211例临床分析讨论

    目的: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并对其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11例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宫腔镜联合诊治.结果:本组211例患者,有部分患者合并2种疾病,经过积极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安全、可靠,能够直观的评估不孕症病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忠利;李萍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