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芳华
目的:了解在盆腔炎性疾病中康复消炎栓联合莫西沙星发挥的功效.方法:挑选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共计80例,时间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依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X组和Y组,X组又叫实验组,Y组又叫对照组,实验组对患者同时用康复消炎栓和莫西沙星,对照组只用莫西沙星,观察3天、一个月、二个月,比较患者疾病的治愈情况及用药后的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总见效率(90.57%)与Y组比较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消炎栓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康复消炎栓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病人的症状.
作者:王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开展献血车(屋)人员合理化配置和工作量绩效激励模式研究,完成血液采集任务.方法:成立献血车(屋)管理小组,根据采供血影响因素对各献血车(屋)人员进行合理化配置,合理制定血液采集计划.结果:建立了献血车(屋)人员的合理化配置模式,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综合因素分析法合理制定血液采集计划,解决了地区之间的工作量计划不均衡等问题.结论: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确保我市临床用血.
作者:王作艳;李志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穴位埋线配合西药、中药治疗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8名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通过穴位埋线的方式与西药、中药配合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在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方面,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状况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西药、中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的病症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康复时间也明显缩短,在临床治疗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任素芳;纪超伦;王少波;董正军;张慧娟;穆美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观察组复发率4%,对照组复发率26%,P<0.05;组间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作者:王晓鸣;王花兰;车妍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的护理措施,积累护理经验,促进患儿的恢复,本科室通过收治一例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取得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前,结肠癌已成为了我国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而相关手术、化疗、放疗方案已经日渐成熟,治疗结肠癌的巨大希望.但是疾病和相关传统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的心理问题依旧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立足于结肠癌患者患病及干预之后所产生的特殊心理,为使结肠癌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诊断治疗并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鲁玉宝;靳子硕;关心;郑世敏;杨洋;张昊睿;郭献政;杨邱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总结了一例先心术后气管插管患儿行气管切开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气管切开物品的准备及配合;气管切开后的体位安置;气管套管内吸痰手法;气管切开处伤口处理方法;注意消毒隔离、预防感染;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等.患儿呼吸机依赖后行气管切开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帮助患儿顺利脱机.患儿各项指标正常,住院43天康复出院.
作者:席海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关于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探讨.方法:利用文献法、资料分析法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针对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出发,制定符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培养目标应用于教学中,并与使用常规体育保健康复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班级进行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分析培养目标对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目标内容.结果:经过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培养的学生取得了理想的培养效果,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方面均具有优势.结论:培养目标对于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学生的有效培养而言意义重大,需要保健康复医师培养学生时能够转变培养理念,通过针对性强的培养目标培养实用性强、能够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体育保健康复人才.
作者:赵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腹手术,观察组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VAS得分、初次下床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少,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徐从俊;赵克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预防及护理骨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该项课题研究的对象.随机对其中50例患者积极开展围术期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视为预护组;对其余50例患者仅采取一般护理,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下肢深静脉栓的发生情况.结果:预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48/50),下肢深静脉栓的发生率为4%(2/50);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6%(38/50),下肢深静脉栓的发生率为24%(12/50).两项数据指标的统计学检验结果均为P<0.05,具有很充分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若能够积极采取物理及药物方面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则可有效防治其发生,从而有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并可进一步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在以后的临床骨外科手术治疗中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柴淑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方法: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出现的差错、纠纷以及受到的护理投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妇产科患者满意度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护理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姜艳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和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核磁共振,X线与CT检查,在确诊的基础上,使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的Frankel分级和相关治疗效果.结果:和治疗前相比,绝大部分患者的相关情况得到了良好将恢复,无1例出现螺钉折断或松动现象,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良好,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Frankel评分比较可见,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cobb's角平均值为(27.8±3.2)°,术后患者cobb's角平均值为(7.1±0.3)°,患者术前前缘压缩高度为44.9%,术后前缘压缩高度为90.2%,组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核磁共振,X线与CT检查作为检查依据,结合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能够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占军;王中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建邺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一步规范消毒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方法:收集连续五年的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记录,进行不同检测项目、托幼机构不同办学性质、不同级别的分类统计.结果:五年共采集43家托幼机构1496份样品,合格1445份,合格率96.6%.其中室内空气合格率94.8%(259/245),物体表面合格率99.4%(535/532),工作人员手合格率98.7%(270/261),餐(饮)具合格率94.2%(432/407).公办园整体合格率98.9%(362/358)高于民办园95.8%(930/891)和集体办园96.1%(204/196).省级优质园整体合格率97.3%(1269/1235)高于市级优质园90.7%(108/98)和合格园94.1%(119/112).结论:建邺区各级托幼机构消毒情况总体较好,但是室内空气和餐(饮)具的消毒质量较低,建议托幼机构保教老师强化岗前培训,掌握卫生防病消毒知识和消毒药械的使用方法,提高消毒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在托幼机构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邓玉洁;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丹毒[1]是以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下肢,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粘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魏开建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 30 余年,对下肢丹毒的诊治经验丰富,其在西医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解毒利湿汤加减,外用金黄散调敷,疗效显著.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0 月于我院门诊治疗患者 69 例,其中运用单纯西医抗生素治疗 30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 39 例,经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现将其治疗方法整理总结,并兹举一典型案例,浅述魏开建主任医师治疗丹毒的经验,为临床中西医结合丹毒提供一条思路,其内容如下.
作者:江洁敏;魏开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子宫切除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温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观察两组大小便不适或困难、切口感染和阴道残端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大小便不适或困难、切口感染和阴道残端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缩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霞;魏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本院电子病历环节质控在病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未实施电子病历环节质控的终末病历和2016年8月-2017年7月实施电子病历环节质控的运行病历,每组5000例,观察两组病历管控效果,评估书写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病历甲级率(95.2%)高于对照组(90.1%),返修率(2.1%)低于对照组(5.3%);病历书写的时限性质量、书写性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鲜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历质控工作而言,电子病历环节质控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病历甲级率,减少返修情况,提升病历按时完成率及书写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禾;刘妮妮;马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将其分成观察组(合并左心室肥厚)和对照组(未合并左心室肥厚),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情况,对比患者室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中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心室肥厚有密切关系,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对于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机率更高,特别是严重性心律失常,应加强重视.
作者:张瑜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孕妇、0-6岁儿童健康档案的内容,总结管理经验.方法:2016-2017年,新疆昭苏县74团医院对36例孕妇建档,对250例0-6岁儿童建档.回顾性分析,总结管理经验.结果:新生儿建档36例,其中1例早产出现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纠正孕周未见发育迟缓,出现新生儿黄疸11例(1例病理性黄疸),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9.4%,6例对象出现过接种时间推迟情况.非新生儿时期建档对象214例,2016年异常检出率30.00%、2017年30.77%,龋齿、贫血检出率较高,还检出少数几例视力异常、沙眼、肥胖.结论:辖区内孕产妇、儿童的健康档案管理水平尚可,但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质量改进.
作者:彭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析综合干预措施在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的医护人员为主要对象,对其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比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较实施前相比,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上报时间明显提前,且规范预防用药的比例明显提高,血清学随访比例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作者:张静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受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小儿心肌受损患者,所有小儿心肌受损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小儿心肌受损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小儿心肌受损患者),分别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小儿心肌受损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显效40例、有效3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78%(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心肌受损患者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作者:滕建举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