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特重度大面积烧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周莹

关键词:小儿, 特重度, 大面积, 烧伤, 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的护理措施,积累护理经验,促进患儿的恢复,本科室通过收治一例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取得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实验室用水中可溶性硅检测方法的改进

    目前国家要求大型仪器分析实验用水满足一级水,其中对可溶性硅提出检测要求,但国标方法[1]中对蒸发设备要求铂皿,价格昂贵,许多基层实验室无法满足,我们利用聚四氟乙烯消化罐代替铂皿蒸发水样取得很好的效果.国标方法中使用对甲氨基酚硫酸盐作为还原剂,但其存在毒性,我们用抗坏血酸[2]代替实验,即减少配制过程中的繁琐操作又减少试剂毒性,同时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霞;阎善信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复位外固定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踝关节疼痛评分均分明显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加快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踝关节恢复,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和压力现状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依据调查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对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胡燕玲;王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肝性脑病患者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轻微型肝性脑病.导致患者出现程度轻重不同的急性神经精神症状.慢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出现慢性肝性脑病,在数年中反复发作.肝炎肝衰竭患者病程发展,肝功能恶化并发肝性脑病伴随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感染,腹水,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可发展至不可逆肝昏迷.这样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甚至昏迷的肝性脑病临床综合症的危险因素涉及到护理的多个层面,导致了护理干预的复杂性.笔者分析总结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胜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艾司奥美拉唑镁、硝基呋喃类抗生素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 阳性胃溃疡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为实验对象,使用掷色子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奥美拉唑三联方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三联方案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血清炎症因子的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三联方案进行治疗,其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楠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后接收的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91.1%VS60.0%),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84.4%VS55.6%),动态心电图患者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有利于医师了解个体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情发展情况,提高疾病检出率.

    作者:张语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围术期护理配合

    目的:分析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围术期护理配合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行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的肾盂旁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全面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护理配合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实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孟玉倩;杨卫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医用纯棉石膏袜套对气压止血带皮肤损伤的临床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医用纯棉石膏袜套对气压止血带皮肤损伤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均采用气压止血带,对照组的75例手术患者采取常规的绷带以预防皮肤受损,观察组的75例手术患者采取医用纯棉石膏袜套以预防皮肤受损.比较两组的皮肤损伤情况(水泡、压痕以及无异常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满意、满意以及特别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4.00%(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9/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用纯棉石膏袜套对气压止血带皮肤损伤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预防效果,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有效开展教学工作

    随着医学新形势下对毕业后继续教育的新要求,以及医院自身应对市场竞争、人才建设的迫切需要,教学工作已日渐成为医院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管理工作的难点.创新现代医院教学制度,有效发挥制度的管理作用,成为教学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医院教学管理中发现的普遍问题,阐述我院为解决这类问题而制定的三项教学制度,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通过制度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我院教学工作的开展.

    作者:侯瑞兴;潘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教学方法在吞咽障碍康复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探讨应用PBL(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结合案例教学方法在吞咽障碍康复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为培养应用型康复治疗人才探寻即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又利于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

    作者:周业青;项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锁骨钩板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联合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6例,术后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6例术后随访9月-24月,平均13月,肩外形正常,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恢复.参照Karlsson标准评定:优20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7.2%,差2.8%.结论:锁骨钩板使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达早期复位和稳定,喙锁韧带重建和肩锁关节稳定结构的保留和修复,保证了远期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史会明;胡远军;王飞;任广铁;王盛海;盛杰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6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照患者治疗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先治疗再转运的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采用先治疗再转运的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作者:王利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估分析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估.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7年8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血性胸腹水、肠炎、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永财;孟令波;田喜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观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应用冰冻切片诊断的病理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法,予以对照组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6.88%,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进行冰冻切片诊断可充分指导临床手术范围,有效诊断患者的病情,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HBsAg,HBeAg,HBVDNA对HBeAg阳性病人 恩替卡韦治疗效果预测价值的3年研究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HBsAg、HBeAg和HBVDNA的动态变化及其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动态研究246例HBeAg阳性、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病人,研究时间≥3年.主要观察指标:HBsAg,HBeAg,HBVDNA,ALT.结果:恩替卡韦治疗3年后94.4%病人转氨酶正常,87.8%病人发生了病毒学应答.基线HBsAg(P=0.001)和HBeAg(P=0.010)对于病毒学应答有预测价值,相比基线,治疗过程中HBVDNA的动态变化较基线HBsAg滴度和HBeAg滴度变化对评估病毒学应答更有意义,HBVDNA绝对数值的下降水平较HBVDNA相对基线水平下降更有价值.佳病毒学转换评估时间为6个月,6个月HB-VDNA绝对值的评估切点为2.4 log10 IU/mL.恩替卡韦治疗3年时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4.14%,治疗过程中HBeAg滴度较HBsAg滴度,BVDNA值相比有更好的血清转换评估价值,佳血清学转换评估时间为12月,12月HBeAg滴度评估切点为0.62 log10 PEIU/mL.结论:基线时HBsAg,HBeAg滴度在能评估恩替卡韦治疗效果;HBeAg和HBVDNA的动态变化能评估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治疗效果.

    作者:丛文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口腔修复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占口腔修复科临床接诊病人的很大部分,本文从做好心理护理入手对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做好相应措施,以寻求临床上医患更好地合作.建议主要包括:①尊重病人,满足老年病人的合理要求.②消除恐惧心理.③开导、鼓励患者.

    作者:金莲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后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目的:分析研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部,用分子生物学测定其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其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海马线立体膜电位增高.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其痴呆状态.

    作者:孙爽;王喜春;祝鸿雁;付宏娟;黄月萍;武峙璇;魏成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RG)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执行LRG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基于LRG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展开预见性护理方案,比对两组预防效果.结果:分析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9.09%(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11/44)(P<0.05,χ2=7.861).结论:LRG术后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并发症风险,基于此展开的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吉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分析

    目的:探究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胎盘早剥产妇5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出现胎盘早剥的因素,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50例胎盘早剥产妇中,使用剖宫产分娩产妇44例(88.00%)、阴道自然分娩6例(12.00%).结论: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主要以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外伤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为主,对于该类患者,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郑亚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110例患儿作为调查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55).参照组应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率、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参照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率为81.82%,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率为98.18%,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参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的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相对较短,数值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参照组患儿出现8例不良反应,实验组中出现2例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均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药物,但是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加理想.药物治疗后患儿症状恢复效果较高,药物应用安全性价值突出.

    作者:刘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