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目的:主要为了探究臭氧消毒技术对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的伤口采用臭氧消毒技术,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消毒技术.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时间、第9天创面愈合程度,第3、6、9、12天患者的新生表皮组织的主要面积比率的变化.结果:当P<0.05时,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当P<0.05时,观察组在第9天创面甲级愈合数高于对照组,第3、6、9和12天,观察组的新生上皮组织面积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臭氧消毒技术对于患者恢复来说至关重要,可促进伤口愈合并提高药物的疗效.
作者:江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院的质量管理也将此借鉴过来,并直接引用.我院在创建党员先锋示范岗中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PDCA循环法,推动了医院及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医院的文化建设,医院的党组织在医院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
作者:雷玉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遂宁市育龄期女性人群TORCH的感染现况,为临床优生优育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全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ToRCH筛查的6388例育龄期女性,磁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TORCH-IgM和IgG抗体.结果:6388例育龄期女性血清中TORCH抗体阳性率分别为TOX-IgM(3.29%)、RV-IgM(1.06%)、CMV-IgM(1.25%)、HSVⅠ/Ⅱ-IgM(7.65%);TOX-IgG(1.55%)、RV-IgG(89.84%)、CMV-IgG(90.84%)、HSVⅠ/Ⅱ-IgG(86.09%)、HSVⅡ-IgG(12.46%);<35岁年龄组与≥35岁年龄组TORCH-IgM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育龄期女性TORCH阳性检出率较高、对TORCH病原体普遍易感,应提高待孕夫妇和已孕夫妇对TORCH检测意义和TORCH感染危害性的认识.严格执行预防和控制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是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孟君;鲁青莲;景亚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和比较PPH结合痔切除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3月至2018年0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痔疮患者70例,按照随机法均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PPH结合痔切除进行治疗,B组采用开放式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28%)明显高于A组(8.57%),p<0.05.结论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痔疮比传统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效果好,具有对患者伤害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应作为治疗痔疮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秦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PDCA循环理论干预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定我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为观察组(PDCA循环理论管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11.67%(7/6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16/6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理论干预能够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艳;董春艳;韩敬;刘彦蛟;陈志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百克钳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将本院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随机各取88例分为超声刀联合百克钳组即参照组及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组即对照组;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刀组联合双极电凝组及超声刀联合百克钳组均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当中均未出现损伤情况.超声刀联合百克钳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及出血量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好,术后拔尿管,拔引流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囊肿形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超声刀联合百克钳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可明显缩短,减少出血量,减少麻醉时间,对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有明显推广价值.
作者:金丽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对疼痛护理应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间诊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而对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无明显区别(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恢复效果更为理想,能够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显著的减轻,改善患者舒适程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小丽;钱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肺结核的发病现状以及与相应的预防控制方法.方法:从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对其发病情况做好详细的统计以及分析,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控制方案,将肺结核发病率显著降低.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有1例患者并发肺气肿,2例患者并发肺心病,发生率为4.29%,且其他患者的病情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日常的严格管理,按照疾病情况制定好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措施,这样可以将肺结核发病率有效控制,避免疾病出现进一步的传播以及蔓延.
作者:吴旭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18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心理障碍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老年肿瘤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晨;刘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患者(血液透析),收治时间为2015年7月7日至2016年7月8日,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协同护理(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两组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血液透析知识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身体评分、心理评分、社交评分、精神评分以及日常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应用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布阿提干姆?麦麦提;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人文疗养护理干预对老干部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498例住院疗养老干部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均为249例.A组给予人文疗养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其心理状况、社会功能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的各项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99%,B组为91.57%,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住院老干部行人文疗养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其社会功能,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杨慧;蒋学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中医内科疗法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中医内科疗法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且安全性高,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对缩短腔镜手术接台时间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55例腔镜手术患者为A组研究主体,于2017年10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5例腔镜手术患者为B组研究主体.A组实施QCC手术接台管理,B组给予常规管理.对比接台时间与各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A组的手术接台总时间、准备手术物品时间、通知时间、床边时间、护送时间与等电梯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腔镜手术患者行QCC管理,可明显缩短其手术接台时间,减少不良情况,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可推广.
作者:游长菊;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光子照射治疗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3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75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止痛、抗菌消炎和包扎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光子照射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乙级愈合和丙级愈合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光子照射治疗能明显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发热率、切口换药次数以及加速切口愈合,其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高欣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行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88例UC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4例.A组给予互动式健康教育,B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情感能力、肠道症状、社会能力与全身症状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5.45%,B组为81.82%;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B组为84.09%,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为UC患者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存质量,使其全面掌握健康知识,并可取得较佳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李勇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TPRK手术治疗中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像差的变化对视力,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常规TPRK组:纳入行常规TPRK23例46眼.个性化TPRK组:纳入行波前像差引导的TPRK 19例37眼.随访记录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有无夜间视力下降、光晕、眩光及视物发虚等症状,裸眼视力(UCVA).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主诉夜间视力下降、光晕、眩光及视物模糊等视觉质量下降者常规TPRK 11眼,发生率为23.9%;个性化TPRK组4眼,发生率为10.5%,个性化组略低于常规组.术后波前像差较术前各阶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个体化组与常规组相比,1y时高阶像差、彗差、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3y时两组慧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差及总高阶像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与常规TPRK手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术后均能获得较好的视力,但是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可以减少术后高阶像差,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作者:梁娜;莫爱红;哈文静;徐惠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葡萄糖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50例患者分别进行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两者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比较,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在检测时间等方面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葡萄糖检测结果相一致,均可作为临床诊断方式,快速血糖仪的方式更为简单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作者:芦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分析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后新生儿惊厥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后新生儿惊厥的病理机制、产时、诊断、后期随访,从而研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后新生儿惊厥的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缺氧缺血性脑病后新生儿惊厥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周、出生体重、生后5分钟Apgar评分、治疗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评估与预后的关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金凤;杨德华;冷洁;楼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慢性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轻微型肝性脑病.导致患者出现程度轻重不同的急性神经精神症状.慢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出现慢性肝性脑病,在数年中反复发作.肝炎肝衰竭患者病程发展,肝功能恶化并发肝性脑病伴随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感染,腹水,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可发展至不可逆肝昏迷.这样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甚至昏迷的肝性脑病临床综合症的危险因素涉及到护理的多个层面,导致了护理干预的复杂性.笔者分析总结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胜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对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方法:2017年1月到12月这一年的期间,来我们医院进行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中抽选100名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得到护理,对护理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者100名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这100名患者的病情有了一定的缓解,达到了所期望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病情状况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经过护理之后,效果显著.所以对护理的水平进行一定的提高,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李艳;杨红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