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分析

郑亚娟

关键词:影响, 胎盘早剥的因素,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胎盘早剥产妇5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出现胎盘早剥的因素,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50例胎盘早剥产妇中,使用剖宫产分娩产妇44例(88.00%)、阴道自然分娩6例(12.00%).结论: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主要以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外伤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为主,对于该类患者,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母婴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中的策略分析

    目的: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际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2017年6-12月半年期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65岁以上共有718例老年患者,选取其中10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度相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并将护理风险对策应用于临床老年患者中.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在评估中发现患者满意度由82.5%上升到95.4%、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6.4%下降到0.0%、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结论:结合老年肾病患者的护理特殊性,通过各项因素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并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红红;王莉;梁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麝香保心丸对AMI急性期治疗和梗死后早期二级预防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治疗和梗死后早期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40例AMI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均为20例.B组给予安慰剂治疗,A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其心功能变化、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速/舒张晚期血流峰速(EP/AP)均较治疗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均有差异(P<0.05).A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B组为40.0%;A组的再住院率为5.0%,B组为45.0%;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为AMI急性期患者行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改善其心脏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再住院的发生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且利于梗死后早期二级预防.

    作者:赛力克?吐尔斯巴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和生活方式干预

    目的: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病人实施药学服务和生活方式干预后观察对血压达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管高血压慢病患者136例,在2016年期间,对其进行药学服务与生活方式干预,并在2017年年初,对比分析随访资料,比较2015年度与2016年度血压达标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通过对比分析,2016年度13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2015年度,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2015年度,患者生活方式也明显有改善.结论:药学服务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有很大提高,值得社区推广.

    作者:沈健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小儿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择4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选择时间界定在2017年1月份—2018年2月份,并且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采取静脉留置护理,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其实验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护理中才静脉留置针的方式可以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艳雷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高职护理专业在开展病理学教学时整合人文教育的方法

    长期以来在护理教学中,对于临床医院、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视,对人文素质教育较为忽视.由于护理学生人文知识的缺乏,导致其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医学模式不断转变的新形势下,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高职护理专业开展病理学教学是,需要加入人文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地位,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中和各教学环中,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作者:全丹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讨论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支持与对症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依达拉奉与吡拉西坦,持续治疗2周,评价患者神经系统康复功能,并于出院后3个月随访调查患者的恢复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25名患者经治疗后评分为痊愈者1人,明显进步者19人,进步者3人,无明显进步或恶化者2人.对照组评分为痊愈者0人,明显进步者10人,进步者8人,无明显进步或恶化者7人.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25名患者1人出现了再次梗塞,无脑出血、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对照组4人出现再次感染,1人出现脑出血.两组预后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时,可以有效保护患者受损区域神经元的功能,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恢复.能够起到一定程度提升预后水平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欧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前降钙素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原(PCT)表达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电化学发光对PCT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Logistic回归,得出检测指标佳诊断cut-off值.结果: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组实验室炎症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正常参考值时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组PCT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0.1%、86.3%、0.894;佳诊断cut-off参考值时PCT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6%、78.6%.结论:PCT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医师及时诊断、评估病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爱平;汪敏;陈燕;瞿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该型症候改善情况研究

    目的:分析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行以清胃汤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该型症候改善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以常规西药治疗、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胃汤治疗,对两组疗效及该型症候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行以清胃汤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洪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进展

    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对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方法:2017年1月到12月这一年的期间,来我们医院进行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中抽选100名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得到护理,对护理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者100名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这100名患者的病情有了一定的缓解,达到了所期望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病情状况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经过护理之后,效果显著.所以对护理的水平进行一定的提高,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李艳;杨红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观察组复发率4%,对照组复发率26%,P<0.05;组间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作者:王晓鸣;王花兰;车妍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35例全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中全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取全科护理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35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采取常规护理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优于对照组7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8.75±4.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5.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全科护理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病情恢复的有效率,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作业治疗在手外伤康复中的应用及对 TAM优良率和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作业治疗在手外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TAM优良率和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5日至2017年8月26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外伤患者,将64例患者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2组,32例/组.红球--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蓝球--观察组(加用作业治疗).将两组手外伤患者的TAM优良率、Barthel指数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手外伤患者治疗后的TAM优良率、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手外伤患者的康复中采用作业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求为调整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12月接收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自评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出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配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该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DS总标准评分较为明显的高于国内常模(P<0.01),在SCL调查中发现,患者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3个因子得分要超出国内常模(P<0.05),而在精神病性、偏执等精神层面的其他因子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良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隐患.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且经济收入等因素是其病结的主要因素,应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以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毓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分析研究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 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较对照组(75.7%)更高,PaO2较对照组更高,PaCO2较对照组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8.1%)较对照组(27.0%)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曹雅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及防控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讨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及防控现状调查分析.方法:对某市中2013年到2017年五年的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托幼机构出现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男性儿童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幼机构对手足口病的防疫的情况有不足的地方,如消毒的设施,健康教育,执行的情况等.结论:调查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情况,能够了解手足口病的情况,从而加强家属教师的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李丽;张淑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儿惊厥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惊厥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接收的92例小儿惊厥患者,通过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6例,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为46例,予以小儿惊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惊厥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手段,护理效果显著,于临床中推广的价值较高.

    作者:徐霞;王晓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82例冠心病住院治疗患者,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效果确切,可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小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膀胱癌微创手术及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 临床效果及对相关手术指标的影响

    目的:分析膀胱癌微创手术及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对相关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0例.A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B组给予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术后的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与IL-6(白细胞介素-6)低于B组,IL-10(白细胞介素-10)高于B组,对比均有差异(P<0.05).A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为7.5%,B组为30.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膀胱癌患者行微创手术的效果更佳,可改善其手术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且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化伟;信维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18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心理障碍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老年肿瘤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晨;刘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专病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的效果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评分、自我护理水平及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专病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PD)患者营养管理的效果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自我护理水平及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0例PD患者为研究主体.均给予营养管理,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5例.A组行专病一体化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SGA评分高于B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B组;各项自我护理要点掌握评分高于B组,对比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治疗期间,为患者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可提高其自我护理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保证其治疗效果.

    作者:买尔哈吧?阿不力克木;阿吉古?艾尔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