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护理专业在开展病理学教学时整合人文教育的方法

全丹花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 病理学教学, 人文教育, 整合措施
摘要:长期以来在护理教学中,对于临床医院、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视,对人文素质教育较为忽视.由于护理学生人文知识的缺乏,导致其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医学模式不断转变的新形势下,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高职护理专业开展病理学教学是,需要加入人文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地位,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中和各教学环中,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阳光家园集中托养重性精神残疾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阳光家园重性精神障碍残疾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8年3月收治在我院集中托养的212名阳光家园重性精神障碍残疾人及156名监护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神残疾人与监护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均较高.监护人满意度明显高于精神残疾人.结论:监护人及残疾人满意度都较高.但仍有部分精神残疾人对长期的集中托养不满,觉得托养生活单调、长期托养脱离社会.

    作者:范宏英;刘攀;袁红涛;王海燕;王朋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析和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挑选于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4例,收治时间2017年3月—2018年2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参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37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效果对比,可知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要比参照组好,对比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个体化延续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洪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自拟健脾活络止痛汤加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2例临床观察

    目的: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自拟健脾活络止痛汤加中药外敷治疗临床确诊的82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62.2%,显效率达100%结论:自拟健脾活络止痛汤加中药外敷从健脾化湿、活血通络止痛立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毅;周秀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本院胸外科行手术和护理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手术室改进护理,对比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血压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躁动发生率8.33%,对照组为22.22%,数据对比(P=0.006,X2=7.682).且治疗前后研究组血压较为平稳.结论: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作者:张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妊娠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结局(剖宫产、早产、胎盘早剥、子痫、产后出血和先兆子痫),新生儿的不良结局(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死亡和新生儿窒息);记录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值.结果:观察组组产妇的不良结局(剖宫产、早产、胎盘早剥、子痫、产后出血和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结局(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死亡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值平均为(8.54±1.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6.32±1.14)分(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改善新生儿的Apgar评分.

    作者:刘树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与针对性用药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用药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用药指导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但在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疾病的治疗工作当中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用药指导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玉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选择102例围产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占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配合孕期营养指导,观察干预效果.结果:①比较两组孕妇营养元素摄入情况,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统计并发症情况,数据显示,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孕妇保健中,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有助于产妇全面摄入营养元素,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

    作者:马酉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神经内科护理记录中的缺陷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记录中的缺陷,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控制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填写护理记录,控制组在分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应对策略.结果:控制组护理人员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2.08%、护理风险发生率2.08%、患者满意度97.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院应加强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护理人员则需详细、及时、规范的填写护理记录,以降低护理记录缺陷率,避免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燕;张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室间质控细菌鉴定质控考核情况及分析

    目的:质控考核是提高实验室检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对细菌实验室检测质量评价的方法,通过质控考核提高细菌室实验室检测能力,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在承担日常各项检验工作的同时,我院定期参加省级和州级级发放的盲样质控菌的分离鉴定.为提高我院实验室细菌检测能力水平,2017年3月11日至3月15日我卫生院细菌室将省、州五县发放十二份半固体盲样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工作.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4789-2014、GB4789-2016,用细菌培养法对质控菌株进行增菌、分纯,依据细菌生长特性、革兰染色形态、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结果综合判断.结果:十二支半固体盲样菌质控菌株为4株蜡样芽胞杆菌、3株大肠埃希氏菌O157、3株阪崎肠杆菌、1株沙门氏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志贺氏菌,质控考核成绩优秀.结论:质控菌株考核既重结果,也重过程,能及时发现平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多加强对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的质控考核工作,不断提高实际处理各种样品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蒋迅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输血策略治疗严重创伤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输血策略治疗严重创伤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严重创伤出血患者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输血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23)以及对照组(n=23).对照组应用传统输血策略;研究组则应用早期干预凝血策略,对比两组HCT、Hb、PLT、PT、APTT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输血治疗后,两组的HCT、Hb、PLT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的PT、APTT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70%,对照组为34.78%,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出血患者给予早期干预凝血的输血方案可有效改善其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而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朝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后静脉炎的临床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后静脉炎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胸心血管外科进行静脉留置针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平均置管时间、静脉炎发生时间、VAS评分以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置管时间以及静脉炎发生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炎Ⅰ度2例,Ⅱ度1例,Ⅲ度0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0.0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后静脉炎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预防效果.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镇静、镇痛治疗中,对照组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相比单独给予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的疗效更理想,安全性高.

    作者:赵斌;刘长江;吴笛;赵佳媛;佟鑫;苏华田;李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临床路径分析和应用

    目的:探究针对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应用详情.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喘嗽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要将两组患儿的等信息做详细记录,观察其临床反应.结果: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则共计出现2例厌食和1例红斑现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可在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其治疗效果,故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童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与应用

    目的:对儿童专科医院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的相关路径与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通过传统方法开展教学,实验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教学.同时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师生互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所获得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师生之间以及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都有着很高评价,且两组间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应用于儿童急诊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对传统教学进行有效完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对急诊应急事件的反应处理能力以及提升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对带教过程及师生彼此评价的满意度.

    作者:刘彩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应用点阵激光联合治疗瘢痕疙瘩106例,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满意率.结果:85%的瘢痕表面接近平整色泽接近正常,患者满意.结论: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赵文利;刘玲玲;于玲;徐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贮存中药材如何进行养护

    药品质量的好坏不仅仅是终检验结果体现出来的,它体现在原辅料的开始使用时期,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生产中的某一个环节没有达到要求,就可能导致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因此,中药材作为药品的重要原辅料之一,其生产前的仓储与养护就显得十分重要,希望各位药界同行献计献策,找出切实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徐厚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讨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抗结核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选择54例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均给予全程督导抗结核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4例患者疗程结束后,肺结核病灶伴有不同程度上的吸收,病灶边缘锐利,且病灶趋于稳定,37例基本治愈,11例好转,6例无明显好转.结论:全程督导抗结核治疗肺结核合并肝硬化,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邱芳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童肥胖症系统预防干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系统预防干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的66例探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肥胖患者,将其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预防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胆固醇、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症儿童实施系统预防性干预方式,能有效改善各项指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马秀琦;马纯玲;秦廷娅;张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妇科抗菌药物在妇科疾病中临床应用

    探讨妇科抗菌药物在妇科疾病中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2016年2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3%),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妇科疾病患者中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效果上非常明显,而且安全可靠,合理经济,值得每一位患者尝试.

    作者:张晓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持续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乳腺疾病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意义.方法:研究共收集76例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入院的乳腺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持续性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技能掌握效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上肢机体功能恢复优良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自护技能掌握评分、上肢机体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疾病手术患者行持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掌握,规避并发症风险,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虎永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