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疗效及预后分析

欧燕

关键词:依达拉奉, 吡拉西坦, 脑梗塞
摘要:目的:讨论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支持与对症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依达拉奉与吡拉西坦,持续治疗2周,评价患者神经系统康复功能,并于出院后3个月随访调查患者的恢复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25名患者经治疗后评分为痊愈者1人,明显进步者19人,进步者3人,无明显进步或恶化者2人.对照组评分为痊愈者0人,明显进步者10人,进步者8人,无明显进步或恶化者7人.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25名患者1人出现了再次梗塞,无脑出血、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对照组4人出现再次感染,1人出现脑出血.两组预后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时,可以有效保护患者受损区域神经元的功能,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恢复.能够起到一定程度提升预后水平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9例并进行两组,对照组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则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BNP水平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急诊内科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蒋明勇;陈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4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分析修复治疗的特点及其效果.结果:活动义齿修复率为79.2%(19/24);全口义齿修复率为50.0%(12/24);上半口义齿修复率为41.7%(10/24);下半口义齿修复率为33.3%(8/24);固定义齿修复率为20.8%(5/24);上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修复率为16.7%(4/24).结论:老年人行口腔修复治疗时,应当在治疗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尽可能地选择方便、快捷、有效的修复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永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童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与应用

    目的:对儿童专科医院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的相关路径与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通过传统方法开展教学,实验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教学.同时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师生互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所获得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师生之间以及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都有着很高评价,且两组间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应用于儿童急诊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对传统教学进行有效完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对急诊应急事件的反应处理能力以及提升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对带教过程及师生彼此评价的满意度.

    作者:刘彩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研究临床药学在用药方案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临床药学是近来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它的特点在将医学和药学合理的结合,能对临床用药进行有效的指导以便用药的合理化和安全有效的指导用药,本文就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中的各方面积极作用进行探讨,以便分析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方案中的积极意义.

    作者:韩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我院2016~2017年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门、急诊麻醉药品处方,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共涉及麻醉药品6种,使用麻醉药品的科室分别为急诊外科、急诊科、外科及脾胃病科.盐酸哌替啶的DDDs高,但2017年相对比2016年有所降低.结论: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尚有个别医师在麻醉药品的用法、用量上存在不合理使用,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纪晓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通过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86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基础,加用脂溶性维生素进行治疗,对两组其治疗后获得的总有效率以及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情况分别为:3.4±1.5d,8.1±2.1d,4.1±0.9mg/l;对照组患者获得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情况分别为:7.1±2.0d,12.5±1.4d,8.1±1.1mg/l,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通过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指标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葛映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1例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分析两组产妇大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4.01,P<0.05);研究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87,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t=3.62,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产妇的以上指标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进行优质护理,可缓解产妇术后疼痛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其焦虑与抑郁情况.

    作者:路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18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心理障碍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老年肿瘤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晨;刘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PPH结合痔切除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应用比较

    目的 分析和比较PPH结合痔切除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3月至2018年0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痔疮患者70例,按照随机法均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PPH结合痔切除进行治疗,B组采用开放式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28%)明显高于A组(8.57%),p<0.05.结论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痔疮比传统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效果好,具有对患者伤害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应作为治疗痔疮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秦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观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应用冰冻切片诊断的病理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法,予以对照组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6.88%,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进行冰冻切片诊断可充分指导临床手术范围,有效诊断患者的病情,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临床路径分析和应用

    目的:探究针对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应用详情.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喘嗽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要将两组患儿的等信息做详细记录,观察其临床反应.结果: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则共计出现2例厌食和1例红斑现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可在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其治疗效果,故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藏医药学中对眼睛的保健措施探究

    藏医学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理念,蕴含着较多的养生保健内容.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一门自然科学.藏医学认为对眼睛的保健主要是从药物、饮食及起居三方面进行,本文则着重分析藏医学中对眼睛的保健措施.

    作者:卡着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利福平与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究安全有效的肺结核治疗方案.方法:纳入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收的7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全部患者平均分入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利福喷丁,给予对照组利福平,统计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不同药物方案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33/35)和74.29%(26/3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3/35)和37.14%(13/35),两组各指标对比,观察组均呈明显优势(P<0.05).结论:临床治疗肺结核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利福喷丁可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德欠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观察患者急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急救时间比对照组少,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的全过程,给予优化护理服务,能减少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杜丽丽;杨秀花;李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究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术前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12h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4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两组患者除轻微嗜睡、头晕、恶心呕吐之外并没有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映,且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术后24h曲马多平均用量为368.52±35.14mg,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308.25±40.18mg.结论:基于手术过程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导致骨科手术后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疼痛程度,而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在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基础上,有效的提升术后个时段的镇痛效果.

    作者:张大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肺癌并肺不张放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肺癌并肺不张放疗中的疗效情况.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肺癌并肺不张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放疗前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否实施对靶区确定,随机分设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1)两组.在强化CT下,对照组进行靶区勾画;研究组对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并将其看作GTV(肿瘤靶区)-ct,实施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对肿瘤靶区予以确定,并将其看作GTV-mri.计划给予患者56至60Gy放疗剂量.结果:61.29%是对照组患者放疗完成率,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6.77%(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能提高放疗完成率.

    作者:张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浅谈门诊实习护士岗位培训的管理体会

    实习护士是处于学习阶段的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为培育她们热爱护理事业,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专业形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从日常礼仪、规章制度、职业素养、专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采用以教师示教和学员自身体验为主的互动式培训形式,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培训目标.

    作者:徐璐;李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子宫颈癌早期筛查是关键

    预防子宫颈癌(习称宫颈癌)基本的方法是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目前临床早期筛查宫颈癌的方式较多,不同的筛查方式均有其自身的优点与局限性.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的准确率也显著提高.本文列举多种宫颈癌早期筛查方式,对各自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临床更好的对宫颈癌进行筛查,降低误诊、漏诊率,保障妇女身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逄晓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进展

    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对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方法:2017年1月到12月这一年的期间,来我们医院进行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中抽选100名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得到护理,对护理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者100名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这100名患者的病情有了一定的缓解,达到了所期望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病情状况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经过护理之后,效果显著.所以对护理的水平进行一定的提高,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李艳;杨红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病例,参照患者体质情况分为甲组(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乙组(有高血压无糖尿病)、丙组(无高血压与糖尿病史)各20例,对三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有4例患者黄斑水肿显著,黄斑水肿发生9例,其中乙组与丙组黄斑水肿症状极为显著各2例;甲组黄斑水肿发生4例,乙组黄斑水肿发生2例、丙组黄斑水肿发生3例,三组患者黄斑水肿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随访40d,三者患者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OCT)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与治疗前相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概率相对较大,强化对黄斑水肿研究的深入性,对优化白内障患者治疗与预后效果有很大现实意义.

    作者:常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