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李永军

关键词:老年人, 口腔疾病, 修复,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4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分析修复治疗的特点及其效果.结果:活动义齿修复率为79.2%(19/24);全口义齿修复率为50.0%(12/24);上半口义齿修复率为41.7%(10/24);下半口义齿修复率为33.3%(8/24);固定义齿修复率为20.8%(5/24);上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修复率为16.7%(4/24).结论:老年人行口腔修复治疗时,应当在治疗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尽可能地选择方便、快捷、有效的修复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共情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共情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是医患和谐融恰的精髓.本文阐述了共情的基本含义、临床作用、面临困境和培育实践,以便不断地探索和增强共情的认知、觉察、体验、启迪及运用水平,提升门诊整体服务品质.

    作者:董佳;吴彩中;李野;徐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以及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其心理状态.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增进护患沟通后接受高血压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水平[(118.02±13.18)mmHg<(131.31±12.76)mmHg]、舒张压(DBP)水平[(85.71±11.02)mmHg<(93.72±10.23)mmHg]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28±1.37)分<(15.11±2.49)分]相对更低(P<0.05),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65%>80.95%)相对更高(P<0.05).结论:高血压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对于提高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崔颖;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食物对常用口服药物的影响探究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口服给药是主要给药途径,一方面患者服用比较方便,另一方面口服给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小,药物不伤害患者的皮肤、粘膜及血管.但是,在患者进食之后,部分食物中的成分会影响药效,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重点分析食物中的成分对口服药物的影响及引起不良反应的深入探讨,分析食物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指导.

    作者:张澜;孙海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如何做好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带教工作

    众所周知,重症监护室(ICU)现已成为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心.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单病种研究更加精深,就逐渐形成了专科重症医学.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高难度、高风险的科室,同时涉及神经病学和重症医学,对我科的实习生和规培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对于我科带教老师来说,想做好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带教工作也是一种挑战.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非常重视对实习和规培生的带教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李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miR-21、miR-31、RasGTP酶激活蛋白1 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探讨miR-21、miR-31、RasGTP酶激活蛋白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择皮肤鳞状细胞癌5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正常外科手术切缘正常皮肤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sGTP酶激活蛋白1(RASA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21、miR-31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RASA1无阴性表达,观察组RASA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iR-21、miR-31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miR-21、miR-31均存在高表达情况,RASA1则呈低表达,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及进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许晓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检测方法分析

    目的:本次研究对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检测的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在此研究中以生活饮用水作为样本,对其进行有机溶剂萃取,使用高弹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后使用具有ECD气相色谱仪实施测定.结果:RSD均低于10%,加标回收率为84.4~105.4%,低检出限值为0.0002ml/L.结论:FID检测技术有效的满足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与水质检测的需求.

    作者:宋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6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照患者治疗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先治疗再转运的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采用先治疗再转运的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作者:王利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探讨

    目的:对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60例医药事件进行分析,对其差错因素及药物类型进行分析.结果:①在此60例药品发放差错事件中药品发放错误的因素主要有医生因素,所占比例为53.3%(32例);药剂师因素,所占比例为25.0%(15例);患者自身因素,所占比例为21.7%(13例),医生因素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因素(P<0.05).②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药物类型有抗生素类药物、中药针剂、心血管疾病药物、外伤用药、消化内科药、神经内科用药及其他,所占比例分别为33.3%、13.3%、11.8%、10.0%、8.3%、8.3%及15.0%,抗生素类药物发生差错几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类型(P<0.05).结论: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因素比较多,对发放差错进行分析后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避免药品发放差错的几率,不仅是对患者负责更是对自身负责,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毋小慧;王月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次全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次全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30例患滑膜软骨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12-16个月以上,平均随访12个月,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术前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Lysholm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次全滑膜切除术可有效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降低了患者疼痛和复发率,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秦练;张远金;张国富;李松柏;孙法瑞;陈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研究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临床诊断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检验,观察组行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72.50%,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的诊断当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比常规检验更加准确,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上积极的意义,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赵益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高危因素,为预防和诊治重症支原体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20例)和重度组(100例),并对两组患儿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儿年龄大小、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先天性心脏病、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RR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患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患儿年龄、血沉ESR、RRI和HSCRP等是引起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ESR、WBC、RRI和HSCRP等是引起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因此密切关注患儿上述指标对预防和诊治重症支原体肺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求为调整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12月接收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自评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出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配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该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DS总标准评分较为明显的高于国内常模(P<0.01),在SCL调查中发现,患者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3个因子得分要超出国内常模(P<0.05),而在精神病性、偏执等精神层面的其他因子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良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隐患.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且经济收入等因素是其病结的主要因素,应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以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毓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气道舒张剂对老年慢阻肺的肺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气道舒张剂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入住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共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吸入舒张气道联合口服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单纯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舒张气道治疗.结果:观察组在PEF,FEV1,FEV1/FVC(%)等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舒张气道治疗慢阻肺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滴丸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作者:张蕴萍;宋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2016-2017年威海市文登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

    目的:了解辖区内乡镇小型集中供水的水质情况.方法: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结果:合格率68.7%.结论:加强乡镇供水安全管理.

    作者:潘永丽;郐东兰;周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对比介入栓塞、开颅瘤颈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介入栓塞及开颅瘤颈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行开颅夹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是86.67%,对照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是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更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徐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锁骨钩板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联合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6例,术后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6例术后随访9月-24月,平均13月,肩外形正常,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恢复.参照Karlsson标准评定:优20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7.2%,差2.8%.结论:锁骨钩板使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达早期复位和稳定,喙锁韧带重建和肩锁关节稳定结构的保留和修复,保证了远期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史会明;胡远军;王飞;任广铁;王盛海;盛杰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浅谈安全型留置针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运用体会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简称安全留置针,作为一项新技术已被广泛使用于临床中.是临床补液、输血、静脉内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和紧急抢救[1].在急诊抢救室每日面对大量急需救治的病人,护士需要在短时间内开放静脉通路容易发生针刺伤,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是保证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2].在临床护理人员操作时暴露在病人及家属的直视下,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下顾及自身的防护意识欠缺,使用传统静脉留置针时,针芯从套管中抽出时护理人员易被带血的针尖扎伤.有研究表明,42%的锐器伤是在心情急躁或紧张时发生的,74%的锐器伤是在工作紧急或繁忙时发生的[3].安全型留置针由于针尖具有收缩式保护系统的设计,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回纳于保护套内,无法复原和使用,有效防止针尖刺伤护理人员,同时血液不污染周边,避免护理人员操作过程中接触血液.

    作者:顾芸;陆庆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口腔修复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占口腔修复科临床接诊病人的很大部分,本文从做好心理护理入手对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做好相应措施,以寻求临床上医患更好地合作.建议主要包括:①尊重病人,满足老年病人的合理要求.②消除恐惧心理.③开导、鼓励患者.

    作者:金莲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山药薏仁粳米粥治疗小儿风寒夹滞型泄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山药薏仁粳米粥治疗小儿风寒夹滞型泄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风寒夹滞型泄泻患儿共2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予以山药薏仁粳米粥口服、中药穴位超声波外治法以及腹泻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一般治疗,观察记录第1天、第3天、第5天中医主症及次症积分,统计比较总积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积分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组之间积分比较稍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药薏仁粳米粥口服治疗小儿风寒夹滞型泄泻疗效显著,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小儿更容易接受,家长更易掌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春节;刘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童肥胖症系统预防干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系统预防干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的66例探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肥胖患者,将其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预防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胆固醇、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症儿童实施系统预防性干预方式,能有效改善各项指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马秀琦;马纯玲;秦廷娅;张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