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钩板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史会明;胡远军;王飞;任广铁;王盛海;盛杰鑫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TossyⅢ锁骨钩板, 带线锚钉, 喙锁韧带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联合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6例,术后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6例术后随访9月-24月,平均13月,肩外形正常,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恢复.参照Karlsson标准评定:优20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7.2%,差2.8%.结论:锁骨钩板使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达早期复位和稳定,喙锁韧带重建和肩锁关节稳定结构的保留和修复,保证了远期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抚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抚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联合采用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观测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黄疸持续时间、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胎粪排尽时间和每天平均的哭闹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每天排便次数、每天排便量、每天平均奶量、平均睡眠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护理干预能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症状明显改善,增加新生儿的奶量,并改善其胃肠道功能.

    作者:徐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试论医院手卫生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运用

    目的:探讨医院手卫生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运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全科78例医护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前及改进后的洗手依从性及六步洗手法的掌握度.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洗手执行率为(89.74%)、手卫生知识知晓率(61.54%)、六步洗手法(65.38%)正确率明显高于改进前(69.23%、50.00%、52.56%),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医院手卫生管理中,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吾依;许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剖宫产率增高的因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探讨

    目的:对剖宫产率增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几点临床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的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展开临床资料分析,对导致产妇采取剖宫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总结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800例产妇中,266例伴有剖宫产史以及臀先露(33.25%);343例为足月儿剖宫产(42.88%).分析剖宫产率较高的原因有,胎儿发生宫内窘迫、产妇羊水过少、既往存在剖宫产史、珍贵儿、巨大儿、臀先露及重度妊娠并发症与社会影响因素等.对各因素均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结论: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多种,对此要求医护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做好产前、产时的相关宣教工作,进行良好医患沟通交流,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的指征需要严格掌握,并且在社会以及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更好的促使剖宫产率的有效下降.

    作者:覃信秀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社区诊治的72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分成干预组360例,基线组360例,统计2组关于结核病信息的知晓率.结果:2组相较而言,干预组各条知识的知晓情况较优(p﹤0.05).2组相较而言,干预组总知晓情况较优(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依托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并提升防范意识,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刘金平;赵群;王秀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2017年梅河口市人间布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2017年梅河口市人间布病监测结果及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发生过疫情的乡镇(街)常住居民中与羊、牛和鹿等接触者,以及饲养户周围居住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共进行流行病学共调查1020人,血清学检查439人,抗体阳性1人,阳性率0.23%.确诊新发病人0例,隐性感染1例.结论:梅河口市高危人群对布病危害认识不足,通过对人间布病主动监测,采取积极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布病在人间的流行.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探析综合干预措施在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的医护人员为主要对象,对其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比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较实施前相比,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上报时间明显提前,且规范预防用药的比例明显提高,血清学随访比例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作者:张静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患者(血液透析),收治时间为2015年7月7日至2016年7月8日,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协同护理(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两组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血液透析知识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身体评分、心理评分、社交评分、精神评分以及日常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应用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布阿提干姆?麦麦提;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丁苯酞治疗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及作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丁苯酞治疗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脑梗塞患者,所有脑梗塞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脑梗塞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脑梗塞患者),分别实施大剂量丁苯酞治疗以及常规剂量丁苯酞治疗,将两组脑梗塞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IL-6(13.57±3.05)ng/L、CRP指标(7.10±2.05)mg/L与对照组IL-6(15.02±3.40)ng/L、CRP指标(10.15±3.25)mg/L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大剂量丁苯酞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冯晓娜;王立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达芬奇机器人围术期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达芬奇机器人围术期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我科实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122名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达芬奇机器人围术期肺功能锻炼依从性不高.结论:应该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围术期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作者:张霞;孔萍萍;李小燕;李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中药足浴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效果,为改善DPN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DPN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温水足浴;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护理,两组都干预持续观察4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护理后两组的足部神经功能评分都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护理在DPN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改善患者的足部神经功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措施.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阶段两组患者分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中患者的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更塞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作者:王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锁骨钩板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联合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6例,术后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6例术后随访9月-24月,平均13月,肩外形正常,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恢复.参照Karlsson标准评定:优20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7.2%,差2.8%.结论:锁骨钩板使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达早期复位和稳定,喙锁韧带重建和肩锁关节稳定结构的保留和修复,保证了远期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史会明;胡远军;王飞;任广铁;王盛海;盛杰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常规治疗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其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研究.

    作者:谌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补肾养心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探讨补肾养心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为西医组,患者共计51例,使用西医药物治疗;另外一组为联合组,患者共计51例,使用补肾养心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对代表治疗疗效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联合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0.2%、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6.3%与西医组74.5%、68.6%相比,差异性鲜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动力学指标值比较差异皆不鲜明(P>0.05),治疗后有所改善(P<0.05),且联合组改善程度要更佳于西医组(P<0.05),统计价值巨大.结论:以补肾养心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血流变学有明显好转,提示补肾养心活血法联合西药的方法疗效确切,对临床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史平炜;徐义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痰标本真菌鉴定和药敏结果探究

    目的:探讨痰标本真菌鉴定和药敏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0例标本的临床资料,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不同真菌的抗敏感性.结果:痰标本678例中白假丝酵母菌78.84%、热带假丝酵母菌11.74%、光滑假丝酵母菌5.23%、葡萄牙假丝酵母菌2.44%.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伊曲康唑耐药率为58.67%、伏立康唑为46.78%、5-氟胞嘧啶为39.67%、氟康唑为8.67%、两性霉素B为6.23%.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从而不断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照;李廷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中体位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分析体位护理干预对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行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8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体位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手术指标,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科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目的: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加强专科医院检验科的感染管理与控制.方法:按照检验科感染管理综合目标质量考核标准的要求,感染办每月对科室的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督查,科室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结果:有效落实检验科感染管理的各项措施,促进了部门间沟通与协调,保护医患双方的健康和安全.结论:加强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科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周海英;张晓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孕妇、0-6岁儿童健康档案的内容及其管理

    目的:分析孕妇、0-6岁儿童健康档案的内容,总结管理经验.方法:2016-2017年,新疆昭苏县74团医院对36例孕妇建档,对250例0-6岁儿童建档.回顾性分析,总结管理经验.结果:新生儿建档36例,其中1例早产出现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纠正孕周未见发育迟缓,出现新生儿黄疸11例(1例病理性黄疸),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9.4%,6例对象出现过接种时间推迟情况.非新生儿时期建档对象214例,2016年异常检出率30.00%、2017年30.77%,龋齿、贫血检出率较高,还检出少数几例视力异常、沙眼、肥胖.结论:辖区内孕产妇、儿童的健康档案管理水平尚可,但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质量改进.

    作者:彭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讨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方法 :以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33例/组.给予对照组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心脏手术中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稳定生命体征指标,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保障手术顺利完成,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燕;贾珍;祝建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超声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复发乳腺癌转移的监测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与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对复发乳腺癌转移的监测及应用价值.方法 :经再次手术病理检查确证为复发乳腺癌转移者66例、乳腺纤维良性变28例分别行超声探查,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的水平检测采用罗氏E602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两者检查间隔时间在3天内,观察两组病人乳腺增生、全身转移及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分析并比较其数值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与良性组相比,转移组中CA153、CA125、CEA的阳性率显著增高(P<0.05);三者单独检测可作为监测复发乳腺癌的参考指标之一,但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转移组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且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预测能力也要优于其他各项指标的组合;肿瘤标志物测定和超声探查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8.结论 :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超声探查可作为监测复发乳腺癌转移的辅助指标,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及预后评估.

    作者:张曦;陈东;李静芳;马莉;鸥圆圆;杨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