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7年梅河口市人间布病监测结果分析

吴晓红

关键词:人间布病, 监测,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2017年梅河口市人间布病监测结果及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发生过疫情的乡镇(街)常住居民中与羊、牛和鹿等接触者,以及饲养户周围居住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共进行流行病学共调查1020人,血清学检查439人,抗体阳性1人,阳性率0.23%.确诊新发病人0例,隐性感染1例.结论:梅河口市高危人群对布病危害认识不足,通过对人间布病主动监测,采取积极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布病在人间的流行.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评价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用药使用情况

    目的:观察本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处方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7945张,参考药物说明书、《处方点评暂行管理规定》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对本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7945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在科室方面,占比高的为呼吸科门诊;在药物方面,占比高的类型为注射剂型,而占比高的种类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经评价达到合理标准的处方有7102张,合理率为89.39%;不合理处方共计843张,其中表现多为给药方式、剂量不合理以及无指征用药.结论:总体来看本院门诊的抗菌药物处方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但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临床药师需要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管理力度,通过有效干预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杨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常州市武进区2006-2015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2006-2015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武进区2006-2015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武进区2006-2015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39起,发病人数980例,罹患率1.39%,无死亡病例.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2.05%,其中水痘多共22起,占56.41%;疫情集中出现在3-6月份和12-1月份;小学报告疫情数多共29起,占74.36%,幼托机构患病率为4.09%,高于其他各类学校;首发病例至事件报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0d,暴发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9d,经检验,首发病例至事件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学校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应做好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和防控,有效预防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朱华琴;吴惠;朱洪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1例特重度大面积烧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的护理措施,积累护理经验,促进患儿的恢复,本科室通过收治一例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取得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和解生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病例分析和解生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对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自身对比方法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对比目标病灶显示临床获益率83%,治疗前后症候评价结果、KPS评分(P<0.05).结论:和解生津法能有效缓解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祎;吴勇俊;何秀云;周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和生活方式干预

    目的: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病人实施药学服务和生活方式干预后观察对血压达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管高血压慢病患者136例,在2016年期间,对其进行药学服务与生活方式干预,并在2017年年初,对比分析随访资料,比较2015年度与2016年度血压达标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通过对比分析,2016年度13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2015年度,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2015年度,患者生活方式也明显有改善.结论:药学服务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有很大提高,值得社区推广.

    作者:沈健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综合治疗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60例在我院就诊和治疗的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对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综合治疗,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儿中,经综合治疗后共有35例治愈、21例好转,其总有效率为93.33%,其余4例患儿经综合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而转为外科手术治疗.在治疗期间,有3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包括1例重症肺炎、1例心肌损害、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发生死亡,死亡率为1.67%.结论:综合治疗在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应用切实有效,可有效促进其症状缓解,减少死亡,疗效显著.

    作者:杨海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鸟巢式关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鸟巢式关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鸟巢式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时间、出暖箱时间、体温波动幅度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3.12%(P<0.05).结论:对新生儿给予鸟巢式关怀,可改善新生儿的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石应平;夏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介入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价值,为急性脑梗塞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住院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支架置入取栓治疗.对比2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介入治疗时间疗效.结果:观察组(94.44%)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且观察组取栓时间<6h患者治疗效率高于6-24h,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采取介入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高爱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52例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2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2.30%高于常规组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护理满意度(94.34±3.80)分高于常规组(79.70±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美丽;田静;王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的影响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持续维持在高水平阶段,并且呈快速增长趋势,心血管死亡率占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心血管疾病带来了很多不利发展的负担,面对这一巨大挑战,我们的医学需要需求更多手段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心脏康复被证明有望帮助心血管病人进行基本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而基于运动训练的心脏康复正是它的核心.不同的运动训练方式对心力衰竭疾病患者有不同的影响,合理的运动训练对患者的心脏康复是有利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龙丽琼;雷栋;陈鲍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RG)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执行LRG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基于LRG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展开预见性护理方案,比对两组预防效果.结果:分析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9.09%(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11/44)(P<0.05,χ2=7.861).结论:LRG术后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并发症风险,基于此展开的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吉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肺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肺癌1例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两类.累及肺部较少见,在肺部主要表现为结节或肿块等,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极易误诊为肺癌或肺炎等其他疾病.我院2017年7月收治一名以肺部大面积实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孔;王雅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效果.方法: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与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各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BG、2hF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MI、LDL-C、TC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效果理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初红艳;于克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 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采取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和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疗效.方法 :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采取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疗法,观察组采取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均为96.55%,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 :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实施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和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疗法,均取得显著疗效,可大力度推广.

    作者:匡卫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CBP治疗1例低体重小婴儿行2次肾移植间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行CBP治疗1例国内小年龄低体重肾移植受者小婴儿行2次肾移植期间的护理.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的治疗小组,制定个性化的CBP治疗方案,实施精准化的婴儿血液透析护理,密切监测透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婴儿CBP运转期间的参数观察及报警处理,指导落实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服务.结果:患儿顺利进行第2次肾移植,康复出院.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对患儿实施个性化的精准护理为患儿行第2次肾移植赢得了机会,为患儿的后期康复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帮助.

    作者:郭群;张晓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痰标本真菌鉴定和药敏结果探究

    目的:探讨痰标本真菌鉴定和药敏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0例标本的临床资料,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不同真菌的抗敏感性.结果:痰标本678例中白假丝酵母菌78.84%、热带假丝酵母菌11.74%、光滑假丝酵母菌5.23%、葡萄牙假丝酵母菌2.44%.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伊曲康唑耐药率为58.67%、伏立康唑为46.78%、5-氟胞嘧啶为39.67%、氟康唑为8.67%、两性霉素B为6.23%.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从而不断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照;李廷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名中医吴圣贤教授治疗失眠二则

    吴圣贤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失眠眩晕头痛等症,处方用药颇具特色,笔者侍诊师侧,对老师运用成方治疗失眠有所感悟,现将吴教授治疗失眠效方浅析如下:临床资料一:2013-10-22 女性 62 岁 因寐差20 余年,加重2 月就诊,诉入睡困难,烦躁,需服用镇静药氯硝西泮 1/4,白天头昏沉,健忘,口干口苦,舌麻,神疲乏力.

    作者:潘美香;吴圣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1例及文献复习

    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为一类特殊类型早期胃癌,以生长范围广而浸润较浅为特点,以手术治疗为主,本例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其中粘膜内高分化型,并对该类型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林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碎裂0RS波与冠心病患者再住院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与冠心病患者再住院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宣城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院的冠心病患者110例,经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为碎裂fQRS波组与无fQRS波组.终点事件为心源性再住院.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析冠心病患者再住院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t=2.675,P<0.05),高血压(χ2=5.770,P<0.05),慢性心力衰竭(χ2=6.5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高血压(OR=3.629,p<0.05)、fQRS(OR=3.4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裂QRS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心源性再住院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

    作者:王贤平;邵名亮;冯启凡;曹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成人男性罪犯的脂肪肝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监狱里男性罪犯的脂肪肝检出率和脂肪肝发生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防治提供有效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司法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体格检查罪犯15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检出的脂肪肝392例进行发病原因和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肝脏功能指标和血尿酸指标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体检的非脂肪肝人群1164人作对比分析.结果:本组资料脂肪肝的检出率达25.19%,年龄分布以30岁-70岁均多见,30岁以下少见(p<0.05);脂肪肝者的嗜烟、嗜酒、少活动和超体重情况多见(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也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高血脂、肝功能异常也显著多于非脂肪肝组(p<0.05);脂肪肝组血尿酸水平也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监狱里罪犯的脂肪肝发生率高,其发生因素多,包括烟酒嗜好、少活动、超体重等原因;而脂肪肝患者也易伴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尿酸升高等异常情况,肝功能异常多见.

    作者:王川雨;林尤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