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BP治疗1例低体重小婴儿行2次肾移植间期的护理体会

郭群;张晓乐

关键词:CBP, 低体重婴儿, 肾移植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行CBP治疗1例国内小年龄低体重肾移植受者小婴儿行2次肾移植期间的护理.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的治疗小组,制定个性化的CBP治疗方案,实施精准化的婴儿血液透析护理,密切监测透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婴儿CBP运转期间的参数观察及报警处理,指导落实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服务.结果:患儿顺利进行第2次肾移植,康复出院.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对患儿实施个性化的精准护理为患儿行第2次肾移植赢得了机会,为患儿的后期康复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帮助.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质量采集中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本活动以开展品管圈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为主题.随机选取需要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患者,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痰标本的送检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活动前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明显小于活动后痰标本的的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以后,住院患者的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会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封闭治疗对骨科门诊急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封闭治疗与常规止痛药对骨科门诊急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77例至我院骨科门诊就诊的急慢性疼痛病人,根据病人自主自愿对病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传统的封闭痛点治疗,对照组则用目前骨科门诊常规止痛药治疗.随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一周、第四周、第八周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一周、第四周及第八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采用封闭痛点治疗后的第一周、第四周、第八周的VAS评分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科门诊急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痛点封闭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止痛药物的治疗,而对于骨科门诊急慢性疼痛患者可能伴有焦虑的病人,痛点封闭治疗与常规止痛治疗均有缓解作用.

    作者:黄友文;劳汉昌;赵刚;王志华;舒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 :探究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探讨风险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7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接受的产妇78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39例产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配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护理,以护理满意度为指标探究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44%显著高于参考组护理满意度76.92%,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为主进行临床护理与看护,可以保证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规避风险问题,做好风险预防,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并发症产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张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以便于预防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的资料,以ABI<0.9作为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依据进行分组,其中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有40例,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45例.分别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各项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两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行χ2检验.结果:ABI异常组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BMI)、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年龄较正常组高,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指标越高,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彭程;翁孝刚;魏祎;杜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应用点阵激光联合治疗瘢痕疙瘩106例,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满意率.结果:85%的瘢痕表面接近平整色泽接近正常,患者满意.结论: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赵文利;刘玲玲;于玲;徐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微意识状态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状态、血液炎症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GCS评分(11.35±2.0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GCS评分(9.94±1.78),观察组WBC(7.54±1.13)109/L、NE(4.12±1.24)109/L、CRP(37.00±10.65)mg/L及并发症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WBC(8.85±1.26)109/L、NE(5.23±1.15)109/L、CRP(45.00±11.61)mg/L及并发症发生率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微意识状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患者意识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红卫;张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研究临床药学在用药方案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临床药学是近来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它的特点在将医学和药学合理的结合,能对临床用药进行有效的指导以便用药的合理化和安全有效的指导用药,本文就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中的各方面积极作用进行探讨,以便分析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方案中的积极意义.

    作者:韩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使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病患者,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呼吸科接收的50例哮喘病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1月)按照不同的哮喘病治疗方案随机归入两组,中医组采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结合穴位敷贴方案,空白组采用临床常规的治疗哮喘病方案.对中医组和空白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情况比较.结果:中医组哮喘有效治疗人数24,占比96.0%,空白组哮喘有效治疗人数21,占比84.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中医组哮喘病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FEV1、FEV1% 、PEFR等)比空白组改善明显(P<0.05),差异显著.讨论:中医疗法(小青龙汤加减结合穴位敷贴)对于哮喘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常规西医疗法明显,加快了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胡明泽;秦小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

    随着近几年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更加精确的临床诊断资料.对于胰腺癌手术治疗方式是仅有的根治手段,吉西他滨也是胰腺癌晚期的标准治疗方式,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同分子靶向因子联合治疗更加的有前景,放射治疗也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临床.为了更好的了解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本文就其在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展开阐述.

    作者:侯振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郁蒌麻仁汤治疗颅脑损伤后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便秘是因大便滞留肠内时间过久,导致大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小于 3 次[1].颅脑损伤病人多有意识障碍且卧床时间长、治疗周期长,便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减少颅脑损伤病人便秘的发生,笔者自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应用自拟方郁蒌麻仁汤治疗及预防颅脑损伤便秘的发生,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岳西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持续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乳腺疾病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意义.方法:研究共收集76例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入院的乳腺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持续性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护技能掌握效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上肢机体功能恢复优良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自护技能掌握评分、上肢机体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疾病手术患者行持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掌握,规避并发症风险,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虎永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与来我院出生的89例黄疸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黄疸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43例,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36例,81.82%),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抚触护理,其有助于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促使其血清红素水平提升.因此,抚触护理值得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云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的分析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与代谢综合征(MS)的联系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 :本次的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OSAHS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50例非OSAH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的MS的发生率为84%,明显比对照组的14%,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过对 OSAHS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压等指标检测,可有效判断 OS-AHS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作者:韩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探讨

    目的:对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60例医药事件进行分析,对其差错因素及药物类型进行分析.结果:①在此60例药品发放差错事件中药品发放错误的因素主要有医生因素,所占比例为53.3%(32例);药剂师因素,所占比例为25.0%(15例);患者自身因素,所占比例为21.7%(13例),医生因素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因素(P<0.05).②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药物类型有抗生素类药物、中药针剂、心血管疾病药物、外伤用药、消化内科药、神经内科用药及其他,所占比例分别为33.3%、13.3%、11.8%、10.0%、8.3%、8.3%及15.0%,抗生素类药物发生差错几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类型(P<0.05).结论: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因素比较多,对发放差错进行分析后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避免药品发放差错的几率,不仅是对患者负责更是对自身负责,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毋小慧;王月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个体化护理方案在胃癌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胃癌营养支持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转入我科室实施化疗治疗的患者67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针对67例胃癌患者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均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在营养支持基础上将67例胃癌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3例胃癌营养支持患者实施一般护理,针对治疗组34例胃癌营养支持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分析对比两组胃癌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34例胃癌营养支持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胃癌营养支持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胃癌营养支持化疗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化疗治疗效果及营养均衡状态,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黄钦;陈立丽;刘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9例并进行两组,对照组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则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BNP水平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急诊内科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蒋明勇;陈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中护理对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0例.此次研究均常规护理,研究甲组加综合护理,对患者的肺功能、满意度、复发率、满意度进行总结.结果:甲组FEV1/FVC、FEV1都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总满意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住院时间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复发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中,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同时还能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艳红;石晓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科抢救车封条式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封条式抢救车管理方法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儿科抢救车封条使用模板及抢救车交接、使用登记本,修订抢救车分层放置示意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保证完好率100%,并与传统加锁式管理作比较.结果:儿科各病区采用封条式管理抢救车,可明显缩短清点时间,交接简单方便,避免出现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短缺现象,确保抢救药品和物品的合格率.结论:采用封条式管理抢救车,是适合儿科临床实际工作的抢救车管理方法.

    作者:顾锡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析和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挑选于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4例,收治时间2017年3月—2018年2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参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37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效果对比,可知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要比参照组好,对比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个体化延续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洪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讨电子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对电子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2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开腹探查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电子腹腔镜技术治疗.对两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率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诊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翔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