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睿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于2017年1月-10月期间,纳入我院92例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患者,以入院顺序为依据,均分两组,各46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4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5.22%(7/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对患者进行引流管观察及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康复效果,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春桃;慕岩;成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术前心理干预护理.结果:两组手术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总满意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桂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调查江阴地区儿童哮喘的危险及保护因素,为地方制定相应的儿童哮喘防治计划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哮喘发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2006-2016年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儿科哮喘门诊确诊的哮喘患儿,就性别、年龄、体重、特应性体质、环境因素、生产及喂养方式、一级亲属过敏性疾病或喘息性疾病史等相关因素,并结合地区环境特色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10例哮喘患儿中,哮喘组儿童超过半数有特应性体质(包括过敏性鼻炎及湿疹),一级亲属过敏或喘息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哮喘组儿童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此外,哮喘组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居住地50m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情况明显较对症组儿童严重.但在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环境情况及家中有无带毛宠物(猫、狗),是否为早产儿、何种分娩方式、高BMI等,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过敏性鼻炎、一级亲属过敏史及环境污染是影响江阴地区哮喘儿童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希晨;刘静;华亚军;刘桂华;柳望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护理对患者生理(收缩压与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理(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收缩压、血压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影响更为理想.
作者:胡文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以及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其心理状态.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增进护患沟通后接受高血压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水平[(118.02±13.18)mmHg<(131.31±12.76)mmHg]、舒张压(DBP)水平[(85.71±11.02)mmHg<(93.72±10.23)mmHg]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28±1.37)分<(15.11±2.49)分]相对更低(P<0.05),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65%>80.95%)相对更高(P<0.05).结论:高血压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对于提高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崔颖;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2月-7月实施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实验组予以优质性护理措施.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在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治愈以及恢复情况都比对照组有优势,二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措施,其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加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恢复速度,并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每天100mg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每天50mg阿司匹林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疾病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升高,但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等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DL-C、TG和TC等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治疗前(P<0.05);随访1年发现,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虽低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和改善其血脂指标,且疾病复发率较低.
作者:崔文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水针镇痛对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422例住院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为211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联合水针镇痛,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无痛率、轻度疼痛率和重度疼痛率分别为5.21%、92.89%和1.90%,与对照组的0.00%、63.03%和36.97%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和自然分娩率分别为94.79%和84.36%,均高于对照组的73.93%和47.8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与水针镇痛联合应用于产程中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英;陈云荣;邱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外科患者2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方面展开研究.结果:在260例患者当中,出现风险事件的例数为44例,所占比例为16.9%,其中风险事件类型包括沟通问题、管道脱落、跌倒、坠床和术后感染几个方面.结论: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应进行细致分析,制定合理的防御对策,可以有效起到控制和降低风险的效果.
作者:程凤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细节呼吸对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手术室患者88例,均分两组后,行临床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措施,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的器械准备、配合技能、设备管理以及消毒隔离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说明细节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在临床上,使用细节护理方法实施手术室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予以应用.
作者:冯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遂宁市育龄期女性人群TORCH的感染现况,为临床优生优育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全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ToRCH筛查的6388例育龄期女性,磁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TORCH-IgM和IgG抗体.结果:6388例育龄期女性血清中TORCH抗体阳性率分别为TOX-IgM(3.29%)、RV-IgM(1.06%)、CMV-IgM(1.25%)、HSVⅠ/Ⅱ-IgM(7.65%);TOX-IgG(1.55%)、RV-IgG(89.84%)、CMV-IgG(90.84%)、HSVⅠ/Ⅱ-IgG(86.09%)、HSVⅡ-IgG(12.46%);<35岁年龄组与≥35岁年龄组TORCH-IgM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育龄期女性TORCH阳性检出率较高、对TORCH病原体普遍易感,应提高待孕夫妇和已孕夫妇对TORCH检测意义和TORCH感染危害性的认识.严格执行预防和控制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是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孟君;鲁青莲;景亚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治疗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将所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止血,对照组使用传统止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缝合后期出血治疗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孕妇产后出血时,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患处进行止血的效果更佳理想,并且有利于病人后续病情恢复,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桓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探析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急性皮炎湿疹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急性皮炎湿疹患者中选出10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选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观察组选用他克莫司软膏涂抹,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35%,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涂抹患侧有助于调节急性皮炎湿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东岭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xxx地区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描述和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XXX地区出现的90例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患者资料,通过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6年XXX地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流行在致病菌、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群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感染为主,发病特征在季节上表现为第一、二个季度高发;地点分布上表现为主要发生在单位集体食堂;发病人群上表现为主要发生在16~60岁年龄组.结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仍然是该地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完善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其发生和流行.
作者:黄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30例,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静脉溶栓治疗组,每组各11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组的再通率分别为82.61%和41.74%,介入治疗组的再通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介入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2周和1年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且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够及时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有效.
作者:赵朝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针对延续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114例2017年9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实验组(延续护理干预),平均每组患者57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护理上.
作者:蒋晶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成人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成人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临床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成人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出血量少,疼痛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产科患者94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相应接受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4小时阴道出血量为(213.26±35.49)ml,护理满意度为93.62%,对照组为(386.95±50.18)ml、76.60%,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科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程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检验体验式教学法对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应用效果;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收集两组学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医患沟通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实践教学模块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并能够显著促进其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
作者:周婷;孔军辉;陈捷;梁茵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际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2017年6-12月半年期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65岁以上共有718例老年患者,选取其中10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度相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并将护理风险对策应用于临床老年患者中.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在评估中发现患者满意度由82.5%上升到95.4%、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6.4%下降到0.0%、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结论:结合老年肾病患者的护理特殊性,通过各项因素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并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红红;王莉;梁雪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