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探讨

刘桂林

关键词:心理干预, 甲状腺癌, 手术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术前心理干预护理.结果:两组手术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总满意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11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后的效果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而护理后的SDS、SAS分数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同时护理后阶段观察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吴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 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采取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和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疗效.方法 :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采取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疗法,观察组采取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均为96.55%,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 :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实施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和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疗法,均取得显著疗效,可大力度推广.

    作者:匡卫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阳光家园集中托养重性精神残疾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阳光家园重性精神障碍残疾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8年3月收治在我院集中托养的212名阳光家园重性精神障碍残疾人及156名监护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神残疾人与监护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均较高.监护人满意度明显高于精神残疾人.结论:监护人及残疾人满意度都较高.但仍有部分精神残疾人对长期的集中托养不满,觉得托养生活单调、长期托养脱离社会.

    作者:范宏英;刘攀;袁红涛;王海燕;王朋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和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核磁共振,X线与CT检查,在确诊的基础上,使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的Frankel分级和相关治疗效果.结果:和治疗前相比,绝大部分患者的相关情况得到了良好将恢复,无1例出现螺钉折断或松动现象,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良好,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Frankel评分比较可见,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cobb's角平均值为(27.8±3.2)°,术后患者cobb's角平均值为(7.1±0.3)°,患者术前前缘压缩高度为44.9%,术后前缘压缩高度为90.2%,组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核磁共振,X线与CT检查作为检查依据,结合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能够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占军;王中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亚低温对脑缺血大鼠半暗带区 AKT、Caspase-9及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AKT、Caspase-9及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影响.方法: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两个缺血组各分为缺血3h后再灌注4h,24h,72h,1w,2w,然后处死,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分钟实施病灶侧亚低温持续4小时.经免疫组化测定AKT、Caspase-9及LC3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常温组各时间点相比,亚低温组各时间点缺血侧AKT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aspase-9表达明显降低,LC3表达增多(P<0.05或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30分钟应用局部亚低温能够减少梗死面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这种保护作用的产生与亚低温促进梗死灶周围半暗带AKT表达,抑制Caspase-9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作者:李丽茹;黄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认知的影响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认知的作用.方法:观察1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案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96.92%,远较对照组61.54%高;且观察组认知率98.46%,高于对照组的8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提高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认知意义重大.

    作者:芮晓芸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运用于ICU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ICU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研究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集5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先后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发生率、患者ICU停留时间,同时通过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ICU停留时间、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缩短其ICU停留时间,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吕应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体验式教学法在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

    检验体验式教学法对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应用效果;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收集两组学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医患沟通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实践教学模块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并能够显著促进其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

    作者:周婷;孔军辉;陈捷;梁茵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小学生维生素A 膳食供给及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小学生维生素A膳食供给及营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表及医学检查等方式,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时间段,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240例小学生(各年级各80例)进行调查.分别采用HPLC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水平情况,并对其营养状态进行调查.结果:240例1、3、5年级小学生每天膳食维生素A供给量为385.78±39.56μg视黄醇活性当量,其中低维生素A膳食供给156例(65.00%),中供给62例(25.83%),高供给22例(9.17%);240例小学生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1.38±0.56μmol/L,其中血清维生素A营养不良有26例(10.83%),其中缺乏者12例(5.00%),边缘缺乏者14例(5.8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营养知识缺乏(OR=2.346)、膳食结构不合理(OR=1.937)是影响维生素A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小学生维生素A膳食供给及营养状况不够乐观,应加强其重视,并加以采取防治措施.

    作者:杨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入院早期即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对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患肢运动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家庭参与式护理提高早产儿病房家属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提高早产儿病房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院早产儿5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基本护理知识、基本护理技能及早产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基本护理知识评分及基本护理技能评分比对照组高,早产儿发育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能提高早产儿家属满意度,促进早产儿成长,掌握较好的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就基本护理技能.

    作者:苏亚梅;梁慧霞;郜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消化道黏膜 早癌或黏膜下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患者行ESD术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行ESD术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2例腹腔镜辅助完成ESD术.1例患者ESD术后24小时并发出血,内镜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增生性息肉,术后3月复查胃镜示病变原位复发.结论:ESD术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诊治时机越早越好.

    作者:邓衍部;刘有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分析微创小切口应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外科手术的实际效果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应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外科手术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单纯新阑尾炎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对比,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分别13.3%、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单纯性阑尾炎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方式,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17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5例,对照组实施儿童保健门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强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85例儿童身体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不确定感评分及焦虑程度评分分别为(34.54±5.40)分和(40.31±6.53)分,均显著低与对照组的(45.20±8.23)分和(56.27±8.5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87±3.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3±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度,改善儿童得到身体状况,缓解家长的焦虑感及不确定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潘虹;程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及防控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讨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及防控现状调查分析.方法:对某市中2013年到2017年五年的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托幼机构出现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男性儿童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幼机构对手足口病的防疫的情况有不足的地方,如消毒的设施,健康教育,执行的情况等.结论:调查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情况,能够了解手足口病的情况,从而加强家属教师的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李丽;张淑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眼科白内障临床手术诊治分析

    目的:探究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两种术式联合治疗,对比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6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完全脱盲者61例(89.71%),脱残者58例(85.29%),3例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出现后囊膜破裂,导人工晶体失败等并发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4.41%;术后出现短暂性高眼压、炎症、眼角膜水平、前房积血等并发症者共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结论:白内障导致失明患者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温冬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该项研究选择2017年3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经过临床不同护理,其护理效果明显不同,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体温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可推荐应用.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的影响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持续维持在高水平阶段,并且呈快速增长趋势,心血管死亡率占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心血管疾病带来了很多不利发展的负担,面对这一巨大挑战,我们的医学需要需求更多手段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心脏康复被证明有望帮助心血管病人进行基本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而基于运动训练的心脏康复正是它的核心.不同的运动训练方式对心力衰竭疾病患者有不同的影响,合理的运动训练对患者的心脏康复是有利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龙丽琼;雷栋;陈鲍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脉冲射频联合PECA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联合PECA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PECA治疗,观察组则给予PECA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水平;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ECA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高危因素,为预防和诊治重症支原体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20例)和重度组(100例),并对两组患儿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儿年龄大小、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先天性心脏病、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RR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患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患儿年龄、血沉ESR、RRI和HSCRP等是引起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ESR、WBC、RRI和HSCRP等是引起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因此密切关注患儿上述指标对预防和诊治重症支原体肺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