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

胡文娟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急诊手术, 生理, 心理, 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护理对患者生理(收缩压与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理(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收缩压、血压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影响更为理想.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方案有效地优化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目前已成功地引进了快速康复的若干组成部分.然而,术后进食的时机和方式仍然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充分的营养支持对于食管癌切除术后的患者至关重要.这些患者经常出现体重减轻,而且饮食方式由于手术和消化道重建而有很大改变.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脓毒症并发症,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则不会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食管癌术后早期EN优于TPN.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肠内营养管,经常会发生轻微的并发症(13%-38%),这可能妨碍患者的恢复.根据其他类型的上消化道手术的经验,早期开始经口进食可以改善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时间.在4项前瞻性研究中,早期经口进食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12比8-13天).然而,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食管癌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潜在益处仍然不明.EN是目前食管切除术后的佳营养途径.在EN属禁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TPN.早期开始经口进食虽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可以改善术后恢复,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

    作者:鲁一帆;谢宇杰;王茂生;林万里;张海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联合其他消融术式观察并分析术后的成功率探究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联合其他消融术式观察并分析术后的成功率.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联合其他消融术式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低于对照组同时消融后完成电隔离、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房颤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联合其他消融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聂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藏医药学中对眼睛的保健措施探究

    藏医学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理念,蕴含着较多的养生保健内容.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一门自然科学.藏医学认为对眼睛的保健主要是从药物、饮食及起居三方面进行,本文则着重分析藏医学中对眼睛的保健措施.

    作者:卡着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高校职工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对策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对策,减少药源性疾病,降低用药风险;方法:对我院门诊处方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比例都偏高.结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归类总结,分析导致不合理使用现状的原因.

    作者:李丽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双因素激励理论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因素激励理论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对我院340名医务人员实施双因素激励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比对实施前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幸福感及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实施前后医疗质量改变情况,并随机选择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0名和实施后(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0名,对比两组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明显下降,幸福感及满意度评分明显上升,医疗质量考核中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科研技术、员工成长4个指标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97.78%)显著高于实施前(76.67%)(P<0.05).结论: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双因素激励理论管理,可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医疗质量,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作者:高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1例及文献复习

    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为一类特殊类型早期胃癌,以生长范围广而浸润较浅为特点,以手术治疗为主,本例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其中粘膜内高分化型,并对该类型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林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性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方案在急性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按通常护理常规方法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50例采用中医护理计划进行护理.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平均住院日、中医护理计划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中医护理方案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护理计划可提高疗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应用阿托品点眼防控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应用阿托品点眼后防控效果及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价.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近视青少年180例,研究组90例带框架镜或不带框架镜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给予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对患者的视力、晶状体厚度、眼轴等改变实施临床观察对比,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作汇总,对照组只带或不带框架镜不作其他治疗.结果: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治疗一年后裸眼视力(UCVA)低度近视显著提高甚至恢复正常,中度近视能很好的稳定或增长缓慢,等效球镜(SE)及角膜曲率明显下降,眼轴增长可减少20%-40%,使用3个月后,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并于6个月、1年变化趋于稳定.而对照组3个月、6个月、1年后UCVA、SE及角膜曲率均有明显增长,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等效球镜(D)治疗一年后两组增长度数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同时1%阿托品眼用凝胶使用后可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畏光、视近物模糊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占比100%,其他不良反应虽占比低,但严重.结论:1%阿托品眼用凝胶用于儿童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低度数(<-1.00D)患者有恢复正常可能,中度近视度数能稳定或延缓增长,等效球镜(SE)及角膜曲率明显下降,眼轴增长可减少20%-40%,但停药易反复,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作者:孔彦月;童世琼;陈云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中药内外合用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骨质增生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内外合用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中药内外合用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药内外合用联合推拿按摩方法.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较参照组有显著的效果,更有优势,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中药内外合用联合推拿按摩的方法可有效缓解腰椎骨质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麝香保心丸对AMI急性期治疗和梗死后早期二级预防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治疗和梗死后早期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40例AMI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均为20例.B组给予安慰剂治疗,A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其心功能变化、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速/舒张晚期血流峰速(EP/AP)均较治疗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均有差异(P<0.05).A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B组为40.0%;A组的再住院率为5.0%,B组为45.0%;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为AMI急性期患者行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改善其心脏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再住院的发生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且利于梗死后早期二级预防.

    作者:赛力克?吐尔斯巴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17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5例,对照组实施儿童保健门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强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85例儿童身体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不确定感评分及焦虑程度评分分别为(34.54±5.40)分和(40.31±6.53)分,均显著低与对照组的(45.20±8.23)分和(56.27±8.5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87±3.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3±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度,改善儿童得到身体状况,缓解家长的焦虑感及不确定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潘虹;程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措施.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阶段两组患者分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中患者的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更塞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作者:王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予以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和绒毛膜促性激素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宫颈评分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宫颈评分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宫颈评分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阿司匹林、克罗米芬和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增加其子宫内膜厚度,解除其不孕不育症状,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王庆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山药薏仁粳米粥治疗小儿风寒夹滞型泄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山药薏仁粳米粥治疗小儿风寒夹滞型泄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风寒夹滞型泄泻患儿共2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予以山药薏仁粳米粥口服、中药穴位超声波外治法以及腹泻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一般治疗,观察记录第1天、第3天、第5天中医主症及次症积分,统计比较总积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积分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组之间积分比较稍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药薏仁粳米粥口服治疗小儿风寒夹滞型泄泻疗效显著,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小儿更容易接受,家长更易掌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春节;刘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后恶露运用生化汤配合针灸的观察

    目的:观察生化汤配合针灸治疗在剖宫产术后恶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61例剖宫产术后恶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增加生化汤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患者的恶露量、恶露持续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1d、第2d、第3d的恶露量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配合针灸治疗用于剖宫产术后恶露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恶露量,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玉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妊娠高血压对早产儿近期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对早产儿近期的影响.方法 :本次12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早产儿,以孕母妊娠期血压为依据,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研究组A包括15例孕母轻度子痫前期、10例重度子痫前期和45例妊娠期高血压,研究组B中,早产儿均为同期因为胎儿窘迫等因素分娩引起的,对两组新生儿比血症、宫内窘迫发生率、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凝血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A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以及宫内窘迫发生分别是55%和46.67%,研究组B分别是23.33%和21.67%,研究组B较研究组A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Hb、PT和APTT方面,研究组B较研究组A更低,而Plt、Fib、T3以及T4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高血压产妇而言,其很容易引发早产、凝血功能障碍、宫内发育延缓等现象,对新生儿未来成长以及发育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妊娠高血压分娩的重视程度,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避免影响新生儿发育.

    作者:王洪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该项研究选择2017年3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经过临床不同护理,其护理效果明显不同,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体温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可推荐应用.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分析研究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 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较对照组(75.7%)更高,PaO2较对照组更高,PaCO2较对照组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8.1%)较对照组(27.0%)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曹雅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外科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析在基层医院外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基层医院外科在2017年下半年收治的96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n=48,予以优质护理服务)与参照组(n=48,予以常规护理方案),较比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感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外科为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也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心内科所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数字表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结果: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护理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菲;孙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