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严

关键词:优质护理, 脑梗塞, 焦虑抑郁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措施.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阶段两组患者分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中患者的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更塞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猫抓病性右腋淋巴结炎1例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CSD)又名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是由汉氏巴尔通体菌感染引起,经猫抓或咬伤后以局部淋巴结炎为特征的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养猫、狗等宠物人数的增多,本病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增加. CSD 除淋巴结肿大外,大多数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征性,易误诊.本文报道 1 例新发病例,并结合资料探讨该病的特点,以期提高对 CSD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尹佳欢;王利;吴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抗肿瘤药物的肝脏毒副作用及治疗研究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病症,同时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因之一,近年来肿瘤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选用针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抗肿瘤药物,但是在药物应用当中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肝脏毒副作用.因为抗肿瘤药物在抑制和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害到免疫和正常细胞.因此,临床上在运用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必须关注药物的肝脏毒副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沈杉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PDCA循环法在终末病案质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终末病案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1-2017.6实施常规终末病案质控的1500份病案数据纳入到对照组,将2017.7-2017.12实施PDCA循环法终末病案质控的1500份病案数据纳入到观察组,对比两种质控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终末病案达标率为99.3%,对照组终末病案达标率为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终末病案出现的主要质量控制问题包括病案首页信息填写不全、错误或者无手工签名,入院病历书写前后矛盾,护理评估记录不全以及无执行者签名,病理诊断病理号未填写,无手术记录单以及无术者签名,患者入院前昏迷时间未填写等.结论:终末病案质控中PDCA循环法能够提高终末病案达标率,提高质控效果.

    作者:林新英;孜木来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初治肺结核患者581例抗结核组合药物间歇疗法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组合药物间歇疗法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581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抗结核组合药物间歇疗法,对58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出现乙肝病毒感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未出现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观察组为出现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对比两组肝损害情况.结果:58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产生肝损害患者120例,所占比例为20.65%,观察组的消化道症状、黄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肝脾肿大和变态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肝功能损害时间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时间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实施抗结核组合药物间歇疗法肝损害的发生率明显更高,应给予重点关注,及时救治.

    作者:马红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9日至2018年2月20日期间我院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基础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配合率、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率为100.00%、疾病知晓率为100.00%、护理满意度为93.33%,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中,2组数据之间并未出现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罗晓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应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应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状况比较,组间与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运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血压状况,降低因高血压所诱发的一系列疾病,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王延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病患,按治疗方法不同纳入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奥扎格雷钠治疗12周,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疗效,可大力推行.

    作者:魏旭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于2017年1月-10月期间,纳入我院92例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患者,以入院顺序为依据,均分两组,各46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4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5.22%(7/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对患者进行引流管观察及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康复效果,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春桃;慕岩;成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治疗效果 及对其临床症状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91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8例),采用气管插管术为对照组治疗,采用气管切开术为观察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就治疗效果而言,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47/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34/43);就感染情况而言,观察组感染率为6.25%(3/48),对照组感染率为25.58%(11/43),经比较,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气管切开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病几率.由此可见,该手术疗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虎;王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藏医药学中对眼睛的保健措施探究

    藏医学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理念,蕴含着较多的养生保健内容.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一门自然科学.藏医学认为对眼睛的保健主要是从药物、饮食及起居三方面进行,本文则着重分析藏医学中对眼睛的保健措施.

    作者:卡着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探讨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 ary infarction,MMI)病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MMI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例急性MMI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结果:27例MMI患者中单侧MMI23例,双侧MMI4例(14.8%),发病年龄为60.2±11.5岁.病因包括: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栓形成或穿支动脉闭塞18例(66.7%),小动脉硬化所致的血管闭塞4例(14.8%),心源性栓塞3例(11.1%),椎动脉夹层2例(7.4%).临床特点:肢体运动障碍多见(24例/88.9%)、构音障碍(18例/66.7%)、眩晕(16例/59.3%)、感觉障碍(15例/55.6%).影像学显示病灶位置:MMI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21例/77.8%),延髓中段(5例/18.5%),延髓中段+下段(1例/3.7%).结论:MMI多见于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在延髓上段多见,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构音障碍、眩晕,预后相对良好.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时间在2016年8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以及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比其两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与对照组并发症相比较低,P<0.05.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研究.

    作者:鲍贵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儿惊厥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惊厥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接收的92例小儿惊厥患者,通过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6例,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为46例,予以小儿惊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惊厥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手段,护理效果显著,于临床中推广的价值较高.

    作者:徐霞;王晓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探析综合干预措施在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的医护人员为主要对象,对其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比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较实施前相比,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上报时间明显提前,且规范预防用药的比例明显提高,血清学随访比例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作者:张静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全身麻醉维持中单独采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 两者联合使用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177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用药将其分为舒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及联合组(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每组59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变化以及麻醉苏醒期各指标水平.结果:T0时各组患者的HR及MAP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T2时瑞芬太尼组及舒芬太尼组HR较T0、T1均显著升高,而联合组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在T1-T3时刻MAP的波动均较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小,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少于瑞芬太尼组及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且麻醉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在全身麻醉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王焕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封闭治疗对骨科门诊急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封闭治疗与常规止痛药对骨科门诊急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77例至我院骨科门诊就诊的急慢性疼痛病人,根据病人自主自愿对病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传统的封闭痛点治疗,对照组则用目前骨科门诊常规止痛药治疗.随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一周、第四周、第八周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一周、第四周及第八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采用封闭痛点治疗后的第一周、第四周、第八周的VAS评分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科门诊急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痛点封闭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止痛药物的治疗,而对于骨科门诊急慢性疼痛患者可能伴有焦虑的病人,痛点封闭治疗与常规止痛治疗均有缓解作用.

    作者:黄友文;劳汉昌;赵刚;王志华;舒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纤维瘤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浅谈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纤维瘤中应用的临床价值与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的78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和恢复状况等方面,并随访患者情况.结果:本组共切除7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肿块92个良性肿块,乳腺病灶活检8例,皮肤切口3-5mm,平均旋切次数6次,平均手术时间40分钟,术后超声扫描显示肿块完全被切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未见明显疤痕形成.结论:使用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和乳腺病灶活检中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留疤、术后恢复快以及护理容易,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广大乳腺肿块患者的青睐.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手术以及开放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以及开放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5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吻合口瘘、切口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扫淋巴结个数、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11.90%(5/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5%(10/43)(P<0.05).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磊;李开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关于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抽取的58例,分析药物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所占比例,高于依从性一般和良好的患者(p<0.05);治疗后,依从性(一般+良好)组24 hDBPV值、24 h SBPV降低水平明显优于依从性差组(p<0.05);治疗后,依从性(一般+良好)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越高,患者自我效能越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采取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阿孜古丽?玉素甫;张银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化指标水平、甲状腺体积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效果理想,可明显延缓甲状腺结节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尔肯.吐尔逊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