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因素激励理论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高磊

关键词:双因素激励理论, 公立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医疗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双因素激励理论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对我院340名医务人员实施双因素激励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比对实施前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幸福感及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实施前后医疗质量改变情况,并随机选择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0名和实施后(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0名,对比两组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明显下降,幸福感及满意度评分明显上升,医疗质量考核中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科研技术、员工成长4个指标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97.78%)显著高于实施前(76.67%)(P<0.05).结论: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双因素激励理论管理,可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医疗质量,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疼痛护理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对疼痛护理应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间诊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而对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无明显区别(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恢复效果更为理想,能够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显著的减轻,改善患者舒适程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小丽;钱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在麻醉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在麻醉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从某人民医院2016年10月一2017年10月选取100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管理方式.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的麻醉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的淋巴细胞亚群CD3十、CD4十、CD8十、CD4十/CD8十比对照组明显更高

    作者:任力群;李文波;王磊;刘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 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微创介入手术患者475例,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n=237)和对照组(n=238).对照组采纳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试验组根据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结果,采纳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比较VAS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VAS评分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邱春子;李红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对比介入栓塞、开颅瘤颈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介入栓塞及开颅瘤颈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行开颅夹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是86.67%,对照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是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更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徐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IL-4、sCD40L对Ⅰ型超敏反应患者IgE生成的作用

    目的:探讨IL-4、sCD40L对Ⅰ型超敏反应患者IgE生成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Ⅰ型超敏反应患者,分为A组和B组和C组,对A、B、C三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底进行观察,对细胞培养的清液进行收集并加以评测,计算IgE的总性以及特异性水平.结果:A组患者IgE总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每毫升酶含量与普通患者的每毫升酶含量值以及IgE特性性小于0.05/ml相比,具有显著差异.B组患者IgE总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每毫升酶含量明显高于普通患者的每毫升酶含量值.C组患者IgE总性以及特异性的每毫升酶含量明显高于二者分别刺激下的酶含量值.结论:CD40以及CD40L在抗原提呈细胞的摄取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加快患者T淋巴细胞的活化水平,促进B淋巴细胞抗体的产生,对Ⅰ型超敏反应患者的快速痊愈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李晓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镇静、镇痛治疗中,对照组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相比单独给予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的疗效更理想,安全性高.

    作者:赵斌;刘长江;吴笛;赵佳媛;佟鑫;苏华田;李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在术后功能锻炼中均实施康复护理,分析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中,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等各分项评分与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为乳腺癌手术患者以康复护理辅助功能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内部审计在现代医院管理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推行,医院管理模式已由宏观粗放型向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内部控制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能保证医疗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为适应现代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合理正常运行,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革工作模式.

    作者:汤清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一例先心术后气管插管患儿行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结了一例先心术后气管插管患儿行气管切开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气管切开物品的准备及配合;气管切开后的体位安置;气管套管内吸痰手法;气管切开处伤口处理方法;注意消毒隔离、预防感染;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等.患儿呼吸机依赖后行气管切开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帮助患儿顺利脱机.患儿各项指标正常,住院43天康复出院.

    作者:席海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子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儿分成各4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相应急救措施处理之后,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为(2.33±0.87)d,住院时间为(4.02±0.82)d,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1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患儿,给予有效的急救结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体温状况,缩短康复时间,并有效控制惊厥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于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60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水平,比较两组血压和血脂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疗效理想,对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效果优于其他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讨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效果及对提高保胎率的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妇科收治的复发性流产病例应用黄体酮个体化方案治疗提高保胎率的价值.方法:选择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均为我院妇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剂量黄体酮肌注治疗(对照组,n=40)与每周对患者孕酮值精准监测,对黄体酮用量适时调整,行个体化治疗(观察组,n=40)保胎率及妊娠情况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黄体酮注射天数、黄体酮总用药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38例,保胎成功率为95%;对照组保胎成功31例,保胎成功率为77.5%,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6周、8周、10周孕酮值水平及分娩孕周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取黄体酮个体化应用,可明显减少黄体酮应用时间和应用剂量,提高保胎成功率,改善孕酮值,价值十分突出.

    作者:罗佳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7/1-2018/1我院收治的56例产后抑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产妇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产妇轻度抑郁35例,中度抑郁16例,重度抑郁5例;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与多种因素有关,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产妇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加快产妇身体恢复.

    作者:车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肩关节半脱位康复的效果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76例脑卒中偏瘫并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8例.A组给予康复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肩关节半脱位严重度,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A组的肩关节半脱位严重度明显轻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B组为78.95%,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并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行康复护理可减轻其脱位程度,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阿依古丽?阿不都瓦依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粟特人(Sogdian)对古代丝绸之路医药文化交流的贡献

    古丝绸之路的古代科技文化交流是以商旅活动为平台进行的,尽管后来由于战乱而商旅难继,交流的文化却成为人类永久的文化遗产.粟特人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商旅担当和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其特有的文化基因在宗教、文化、艺术、历法和医药交流与药品贸易等都浸入了丝路沿线各国各族人民的文化当中,研究粟特人对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贡献,对当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作者:侯冠辉;侯荔桉;李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9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收缩压(161.2±7.1、160.7±6.9)mmHg及舒张压水平(102.3±6.8、103.7±6.1)mmHg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水平(121.8±5.9)mmHg及舒张压(73.2±5.4)mmHg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138.2±4.3、89.5±5.8)mmHg(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可改善患者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萍;张中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亚低温对脑缺血大鼠半暗带区 AKT、Caspase-9及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AKT、Caspase-9及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影响.方法: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两个缺血组各分为缺血3h后再灌注4h,24h,72h,1w,2w,然后处死,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分钟实施病灶侧亚低温持续4小时.经免疫组化测定AKT、Caspase-9及LC3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常温组各时间点相比,亚低温组各时间点缺血侧AKT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aspase-9表达明显降低,LC3表达增多(P<0.05或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30分钟应用局部亚低温能够减少梗死面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这种保护作用的产生与亚低温促进梗死灶周围半暗带AKT表达,抑制Caspase-9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作者:李丽茹;黄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54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对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之电刺激治疗.分析5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以及吞咽障碍程度等.结果:实验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改善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下降情况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大,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其效果显著,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高雪芬;康淑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调查北京3所3甲医院120例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急诊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医生50名、护士70名,采取量表测查方式的收集相关资料,观察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结果:120例急诊科医护人员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SCL-90评分要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SAS评估正常率为55.71%,SDS评估正常率为78.57%,医生SAS评估正常率为76.00%,SDS评估正常率为42.00%,护士SAS程度高于医生,SDS程度低于医生(P<0.05).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较国内常模而言相对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医院和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改善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杨圣金;韩桐师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中护理对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0例.此次研究均常规护理,研究甲组加综合护理,对患者的肺功能、满意度、复发率、满意度进行总结.结果:甲组FEV1/FVC、FEV1都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总满意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住院时间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复发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中,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同时还能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艳红;石晓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