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红
1 对象与分组手术治疗组:我科自 2006 年 11 月至 2008 年 4 月采用局部穿刺置管血肿排空术,治疗中小型基底节出血 30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平均年龄 60 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CT显示出血量 30ml(根据多田公式计算)以下.保守治疗组:选择2006 年 11 月之前经保守治疗的基底节区中小型血肿30 例,血肿量小于30ml,其中,男 20 例,女 10 例,平均年龄 59、4 岁,均有高血压病史.两组病例有可比性.
作者:魏连波;李健;刘永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文拉法辛联合坦度罗酮治疗伴焦虑的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将78例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文拉法辛联合坦度罗酮治疗,对照组为单用文拉法辛治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分别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HAMA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4、6、8周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文拉法辛联合坦度罗酮的治疗方案疗效好于单一使用文拉法辛,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较好.
作者:张敏;姚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138例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以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评价临床疗效,以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手术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的优点,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福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177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用药将其分为舒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及联合组(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每组59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变化以及麻醉苏醒期各指标水平.结果:T0时各组患者的HR及MAP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T2时瑞芬太尼组及舒芬太尼组HR较T0、T1均显著升高,而联合组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在T1-T3时刻MAP的波动均较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小,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少于瑞芬太尼组及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且麻醉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在全身麻醉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王焕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和比较PPH结合痔切除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3月至2018年0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痔疮患者70例,按照随机法均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PPH结合痔切除进行治疗,B组采用开放式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28%)明显高于A组(8.57%),p<0.05.结论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痔疮比传统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效果好,具有对患者伤害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应作为治疗痔疮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秦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中医综合护理对于并发症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临,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防治效果及其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44%<17.78%)、HAMD评分[(9.71±1.05)分<(15.04±2.28)分]、SBP[(126.42±12.18)mmHg<(138.85±14.26)mmHg]、DBP[(83.34±7.54)mmHg<(95.52±8.43)mmHg]相对更低(P<0.05),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79±3.42)分>(81.17±3.95)分]相对更高(P<0.05),而住院时间[(10.74±2.46)d<(14.18±3.04)d]相对更短(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恢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好的促进其功能恢复,改善其身心健康.
作者:杨秀花;李燕;杜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舒压张、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结果 :气管插管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压张、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并无显著变化,各个时点的指标变化较小.对照组患者的舒压张、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在气管插管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同条件下,舒芬太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较小,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中.
作者:王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社区诊治的72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分成干预组360例,基线组360例,统计2组关于结核病信息的知晓率.结果:2组相较而言,干预组各条知识的知晓情况较优(p﹤0.05).2组相较而言,干预组总知晓情况较优(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依托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并提升防范意识,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刘金平;赵群;王秀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患88例做医疗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日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效果,病患护理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病症缓解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病症缓解有效率为84.09%,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临床症状表现分析,判定综合护理效果明显,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值得被进一步完善应用.
作者:王晓琼;龚燕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呋喃唑酮以及克拉霉素联合使用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3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每次10 mg,每天2次,并且口服呋喃唑酮,每次0.1 g,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克拉霉素,每次0.25 g,每天3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溃疡直径、复发率以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结果:观察组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04%(107/1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9%(89/115)(P<0.05);两组治疗后的溃疡直径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的溃疡直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呋喃唑酮以及克拉霉素联合使用可以显著缩小胃溃疡患者的溃疡直径,降低复发率,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韩翠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占小儿骨折的 30%-40%.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侧位片上轴线之间有 30°-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股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1].在肱骨髁的内、前方有肱动脉、正中神经通过,内侧有尺神经,外侧有桡神经,一旦发生骨折,其周围的神经及血管容易受到损伤.肱骨髁上的下方有骨骺,有可能影响骨骺的发育,容易发生肘内翻或者肘外翻畸形.根据暴力的不同和骨折移位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屈曲型和伸直型的主要就是通过术前拍片及患儿的受到暴力方向来区别[2],我科自 2015 年 1 月~2017 年 6 月以来采用旋后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71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晓波;刘波;杨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效果.方法: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与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各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BG、2hF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MI、LDL-C、TC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效果理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初红艳;于克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在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之前,使用抗凝药物肝素的辅助治疗方法,旨在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这些老年患者被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所选例数为90例.将他们随机分开为两组,这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相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用溶栓治疗之前使用肝素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溶栓后面积前壁、后壁、溶栓后未通范围、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范围变化、心肌梗死范围变化前壁以及后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使用抗凝药物肝素的辅助治疗方法,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而且能够提高血管通畅率,并且能够极大地减小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宝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针对胃癌营养支持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转入我科室实施化疗治疗的患者67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针对67例胃癌患者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均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在营养支持基础上将67例胃癌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3例胃癌营养支持患者实施一般护理,针对治疗组34例胃癌营养支持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分析对比两组胃癌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34例胃癌营养支持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胃癌营养支持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胃癌营养支持化疗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化疗治疗效果及营养均衡状态,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黄钦;陈立丽;刘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盆底肌张力2度70.0%、3度18.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6.0%和6.0%),P<0.05.②观察组大膀胱容量(351.2±25.6)ml、尿道压(77.0±10.2)cmH2 O、闭合压(53.3±12.0)cmH2 O、功能尿道长度(4.4±1.4)cm、漏尿点压(150.3±22.5)cmH2 O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50例均无尿失禁出现,对照组50例,7例患者出现尿失禁,几率为14.0%,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患者实施盆底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张力情况,降低尿失禁几率,能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煜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参组人员为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闭合复位治疗,观察组的参组人员采用切开复位.结果:在治疗后腕背伸度、腕掌屈度以及前臂旋后等相关恢复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治疗效果要高于闭合复位.
作者:王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对于青岛市各大医院男护士的心理健康及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为有效医院有效管理提供资料支持.方法 随机抽取青岛市的50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工作满意度低下.结论:影响男护士满意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医院应当重视该现状,多角度出发,保障男护士的基本权益,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朱瑞刚;姜云霞;赵丽;盖玉彪;王爱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科室治疗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按照治疗的顺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患者加入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改善,研究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例发生低血糖,对照组2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具无明显差异.结果: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毅;冯美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浅谈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纤维瘤中应用的临床价值与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的78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和恢复状况等方面,并随访患者情况.结果:本组共切除7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肿块92个良性肿块,乳腺病灶活检8例,皮肤切口3-5mm,平均旋切次数6次,平均手术时间40分钟,术后超声扫描显示肿块完全被切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未见明显疤痕形成.结论:使用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和乳腺病灶活检中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留疤、术后恢复快以及护理容易,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广大乳腺肿块患者的青睐.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于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细节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其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2.59%>79.63%)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3.70%<9.26%)和护理差错发生率(0<3.70%)相对更低(P<0.05).结论:细节管理是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而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燕;杜丽丽;杨秀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