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红艳;于克清
引言:为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质量控制是必须且必要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控制和室间控制,室间质控是相互校正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薛春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根据平凉市近几年狂犬病的人间发病情况及畜间犬类免疫情况,查找目前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防制狂犬病的政策要点和处理规范的新要求,为平凉地区制定狂犬病防治策略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彩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雾化吸入+静脉滴注沐舒坦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肺炎患儿,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静脉滴注沐舒坦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雾化吸入方式(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患儿在治疗后,其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较短,且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静脉滴注沐舒坦的基础上,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再联合实施雾化吸入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雷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预防及护理骨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该项课题研究的对象.随机对其中50例患者积极开展围术期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视为预护组;对其余50例患者仅采取一般护理,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下肢深静脉栓的发生情况.结果:预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48/50),下肢深静脉栓的发生率为4%(2/50);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6%(38/50),下肢深静脉栓的发生率为24%(12/50).两项数据指标的统计学检验结果均为P<0.05,具有很充分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若能够积极采取物理及药物方面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则可有效防治其发生,从而有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并可进一步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在以后的临床骨外科手术治疗中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柴淑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囊性肾瘤(cystic nephroma,CN)临床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结合文献探讨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和治疗方案选择,旨在提高对CN的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CN患者临床资料,复习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例患者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为CN.术后随访2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CN是一种罕见肾脏良性肿瘤,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容易误诊,确诊依赖术后病理学诊断,首选手术治疗.
作者:燕在春;路继儒;袁智;刘冬健;郑汝强;邓文涛;蒋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9例并进行两组,对照组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则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BNP水平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急诊内科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蒋明勇;陈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穴位埋线配合西药、中药治疗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8名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通过穴位埋线的方式与西药、中药配合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在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方面,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状况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西药、中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的病症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康复时间也明显缩短,在临床治疗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任素芳;纪超伦;王少波;董正军;张慧娟;穆美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阴道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阴道炎患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提高了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探讨风险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7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接受的产妇78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39例产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配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护理,以护理满意度为指标探究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44%显著高于参考组护理满意度76.92%,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为主进行临床护理与看护,可以保证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规避风险问题,做好风险预防,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并发症产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张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4项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选组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微量元素铁、铜、锌、钙、镁以及红细胞参数MCH、MCV、RDW、MCHC水平.结果:研究组微量元素铁、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CV、MCHC、MC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微量元素镁、钙、铜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微量元素铁、锌以及红细胞4项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与异甘草酸镁应用于肝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实验组采用恩替卡韦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LN,HA水平均显著降低;实验组LN,H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P>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佳,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正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分子肝素+芪苈强心胶囊,n=54)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n=54).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50/5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38/54)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LADd和LVESd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VEDd、LADd和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6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喜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本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处方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7945张,参考药物说明书、《处方点评暂行管理规定》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对本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7945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在科室方面,占比高的为呼吸科门诊;在药物方面,占比高的类型为注射剂型,而占比高的种类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经评价达到合理标准的处方有7102张,合理率为89.39%;不合理处方共计843张,其中表现多为给药方式、剂量不合理以及无指征用药.结论:总体来看本院门诊的抗菌药物处方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但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临床药师需要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管理力度,通过有效干预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杨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方案在急性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按通常护理常规方法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50例采用中医护理计划进行护理.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平均住院日、中医护理计划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中医护理方案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护理计划可提高疗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某疗养院特勤疗养员疾病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本疗养区3000例特勤疗养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4.10-2017.10,对其主要疾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疗养员中,主要的疾病包括屈光不正、脂肪肝、高三酰甘油血症肝等.结论:对特勤疗养员的主要疾病与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关的预防与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作者:陈剑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患者行ESD术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行ESD术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2例腹腔镜辅助完成ESD术.1例患者ESD术后24小时并发出血,内镜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增生性息肉,术后3月复查胃镜示病变原位复发.结论:ESD术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诊治时机越早越好.
作者:邓衍部;刘有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为实验对象,使用掷色子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奥美拉唑三联方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三联方案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血清炎症因子的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三联方案进行治疗,其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楠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加强专科医院检验科的感染管理与控制.方法:按照检验科感染管理综合目标质量考核标准的要求,感染办每月对科室的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督查,科室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结果:有效落实检验科感染管理的各项措施,促进了部门间沟通与协调,保护医患双方的健康和安全.结论:加强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科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周海英;张晓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随着近几年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更加精确的临床诊断资料.对于胰腺癌手术治疗方式是仅有的根治手段,吉西他滨也是胰腺癌晚期的标准治疗方式,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同分子靶向因子联合治疗更加的有前景,放射治疗也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临床.为了更好的了解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本文就其在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展开阐述.
作者:侯振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miR-21、miR-31、RasGTP酶激活蛋白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择皮肤鳞状细胞癌5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正常外科手术切缘正常皮肤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sGTP酶激活蛋白1(RASA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21、miR-31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RASA1无阴性表达,观察组RASA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iR-21、miR-31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miR-21、miR-31均存在高表达情况,RASA1则呈低表达,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及进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许晓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