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138例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钟福光

关键词: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138例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以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评价临床疗效,以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手术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的优点,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121例疗效研究

    目的:通过总结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121例疗效,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提高颅脑损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21例高压氧治疗患者与92例未经高压氧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结果:GO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压氧治疗效果明显.结论:早期多疗程高压氧治疗能有效缩短病人昏迷时间、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作者:高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1例右侧半骨盆离断伴多脏器切除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右侧半骨盆离断伴多脏器切除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右侧半骨盆离断伴多脏器切除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病情观察和生命体征监测;支持治疗及预防感染;正确指导体位和饮食;心理疏导;各管道准确护理;及时给予护理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循序渐进行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结果:患者术后右髋部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无渗出,无并发症发生,于术后33天顺利出院.结论:对于右侧半骨盆离断伴多脏器切除患者,应严密监测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准确给予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加强心理评估和护理,积极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杨引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旋后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占小儿骨折的 30%-40%.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侧位片上轴线之间有 30°-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股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1].在肱骨髁的内、前方有肱动脉、正中神经通过,内侧有尺神经,外侧有桡神经,一旦发生骨折,其周围的神经及血管容易受到损伤.肱骨髁上的下方有骨骺,有可能影响骨骺的发育,容易发生肘内翻或者肘外翻畸形.根据暴力的不同和骨折移位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屈曲型和伸直型的主要就是通过术前拍片及患儿的受到暴力方向来区别[2],我科自 2015 年 1 月~2017 年 6 月以来采用旋后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71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晓波;刘波;杨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5例颈部淋巴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淋巴门型在淋巴瘤血管模式中占12.50%(5/40);混和型在转移性淋巴结血管模式中占31.71%(13/40);边沿型在结核性淋巴结血管模式中占33.33%(5/15);淋巴门型在反应性淋巴结血管模式中占70.37%(19/27).转移性淋巴结和结核性淋巴结血流血流频率显著低于淋巴瘤淋巴和反应性淋巴结(P<0.05);转移性的中心血流频率较高;淋巴瘤和转移性、结核性的淋巴门血流无明显差异(P>0.05);反应性淋巴结边沿血液频率显著低于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结核性(P<0.05).结论:淋巴结边沿和中心血流分布可作为淋巴结恶性病变的特点,但不是排除结核性淋巴结的方法,淋巴门血流分布不是排除淋巴瘤的方法,是判断良性淋巴结的手段.

    作者:崔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实施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42例作为临床对象,运用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予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2组患者的给药方式均是在静脉端完成滴注,对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2组在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其观察组疼痛消失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其胃内的PH值和对照组相比更高,且复发率明显更低,溃疡的愈合程度明显更优.实施统计学分析后,2组间各数据对比将显著的差异形成,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患者治疗中,予以兰索拉唑的临床疗效和西咪替丁对比明显更优,能对胃酸的分泌状况进行改善,较快消失患者产生的疼痛之感,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普及运用.

    作者:赵建阁;张维;张晖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腹手术,观察组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VAS得分、初次下床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少,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徐从俊;赵克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齐给予氧疗、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等综合抢救措施,对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抢救后,24h内各项临床病症明显得到环节,达到显效治疗效果的患者35例,显效率为70.00%,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患者14例,有效率为28.00%,治疗无效患者1例,无效了为2.00%,抢救总有效率为98.00%.结论:针对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需要给予机械通气、氧疗、舒张支气管剂、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抢救措施,尽快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

    作者:阿衣奴尔?吉力利;孙凤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为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三组,温针灸组30例,电针组30例,联合组30例,面神经的功能采用H-B(House-Brackmann)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H-B评分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电针组与温针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与电针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尚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后,对照组(n=250例,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n=250例,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80%,组间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实施治疗,有效的促进了患者泪膜的修复,使得临床炎症反应不断的减轻,大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柯武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江阴城区4-14岁儿童哮喘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江阴地区儿童哮喘的危险及保护因素,为地方制定相应的儿童哮喘防治计划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哮喘发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2006-2016年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儿科哮喘门诊确诊的哮喘患儿,就性别、年龄、体重、特应性体质、环境因素、生产及喂养方式、一级亲属过敏性疾病或喘息性疾病史等相关因素,并结合地区环境特色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10例哮喘患儿中,哮喘组儿童超过半数有特应性体质(包括过敏性鼻炎及湿疹),一级亲属过敏或喘息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哮喘组儿童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此外,哮喘组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居住地50m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情况明显较对症组儿童严重.但在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环境情况及家中有无带毛宠物(猫、狗),是否为早产儿、何种分娩方式、高BMI等,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过敏性鼻炎、一级亲属过敏史及环境污染是影响江阴地区哮喘儿童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希晨;刘静;华亚军;刘桂华;柳望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8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成二组,每组400名患者.400名患者为普通细线缝合法的是对照组,400名患者为生物性可吸收缝合法手的是观察组,比较二组手术后在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效果和感染率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妇产科临床疗效较之普通丝线缝合法是显著的,其应用前景与研发价值较具前瞻性.

    作者:孙玉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产科护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研究产科护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12例足月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的护理,予以观察组产妇实行预见性护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4.71%和17.92%,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低于观察组产妇,两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程度分别为80.18%和93.39%,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产妇的分娩风险,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

    作者:李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54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措施:钙剂+维生素D和药物干预:阿仑膦酸钠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骨密度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三个月、六个月和九个月的骨密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改善骨密度情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高斌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承接引入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

    目的:分析在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承接引入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的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47例进行观察(3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A组23例急危重症患者接收并转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针对B组24例急危重症患者接收并转运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之间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之间对比的急诊病房转入其他科室的交接时间、转运交接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对转运满意度及安全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承接引入其他科室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琪;王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5例内分泌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参照组(n=45),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病房管理(87.93±5.25)分,基础护理(93.75±4.47)分,病历书写(95.62±4.79)分,护理操作(91.36±5.85)分,健康宣教(89.72±3.81)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比参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丽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眼科白内障临床手术诊治分析

    目的:探究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两种术式联合治疗,对比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6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完全脱盲者61例(89.71%),脱残者58例(85.29%),3例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出现后囊膜破裂,导人工晶体失败等并发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4.41%;术后出现短暂性高眼压、炎症、眼角膜水平、前房积血等并发症者共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结论:白内障导致失明患者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温冬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清脑醒神汤治疗周围性眩晕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清脑醒神汤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周围性眩晕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扩管活血化瘀等对症支持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清脑醒神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醒神汤治疗周围性眩晕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以及应用推广.

    作者:朱安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硝苯地平+硫酸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且观察者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宫缩乏力、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等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显著,降压效果明显,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两种根治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案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两种根治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1例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4/3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9/36),差异显著(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啉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安全性更高,更适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全透明推拉式)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极限浸提时间探讨

    目的:探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全透明推拉式)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极限浸提时间.方法:先对8个不同厂家的样品分别在平衡时间为40、80、120、160和200min时的环氧乙烷残留量进行测定,然后又测定了平衡时间为170min时的环氧乙烷残留量.结果:在平衡时间增加到160min之前,增加平衡时间测得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均有明显增加,而当平衡时间从160min增加到200min时测得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却明显减少.另外,对平衡时间为170min时测定的结果显示此时环氧乙烷残留量相比平衡时间为160min时已经开始下降.结论:极限浸提时间应为160min.

    作者:崔彬彬;刘向辉;汤晓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