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华
目的:分析阴道炎五联检在常规白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0例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来本院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的女性,回顾相关资料,所有女性分别实施常规镜检与阴道炎五联检,以分泌物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符合率对比:常规镜检低于阴道炎五联检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敏感度、特异度对比:常规镜检低于阴道炎五联检(P<0.05).结论:在白带常规检查中,阴道炎五联检可有效减少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漏检率,且在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中明显高于常规检测,且操作简单,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雪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76例脑卒中偏瘫并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8例.A组给予康复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肩关节半脱位严重度,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A组的肩关节半脱位严重度明显轻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B组为78.95%,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并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行康复护理可减轻其脱位程度,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阿依古丽?阿不都瓦依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两种术式联合治疗,对比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6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完全脱盲者61例(89.71%),脱残者58例(85.29%),3例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出现后囊膜破裂,导人工晶体失败等并发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4.41%;术后出现短暂性高眼压、炎症、眼角膜水平、前房积血等并发症者共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结论:白内障导致失明患者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温冬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患者行ESD术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行ESD术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2例腹腔镜辅助完成ESD术.1例患者ESD术后24小时并发出血,内镜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增生性息肉,术后3月复查胃镜示病变原位复发.结论:ESD术诊治消化道黏膜早癌或黏膜下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诊治时机越早越好.
作者:邓衍部;刘有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腹手术,观察组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VAS得分、初次下床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少,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徐从俊;赵克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引言:为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质量控制是必须且必要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控制和室间控制,室间质控是相互校正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薛春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剖腹产产妇产后康复操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对本院接收的剖腹产产妇138例实施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入选者分入干预组(n=69)和常规组(n=69),其中常规组实施产科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一般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操训练,根据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宫底高度、恶露量以及产后康复指标系统分析产后康复操训练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产后第五天、七天及十四天的宫底高度及恶露量情况均呈明显优势(P<0.05),同时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长以及子宫和体重恢复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操训练可加快剖腹产产妇康复进展,有利于子宫修复、母乳分泌、身体塑形,可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减少恶露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艳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高龄老人下肢骨骨折微创手术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注意事项,保障高龄老人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接收的需进行下肢骨骨折微创手术的高龄老人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分析麻醉过程中应关注的注意事项.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19.1%的不良反应率;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数量低于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差异,术后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总体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人下肢骨骨折微创手术中实施椎管内麻醉术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MMSE评分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在椎管内麻醉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麻醉剂量,避免影响高龄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出现.
作者:王凤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实习护士是处于学习阶段的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为培育她们热爱护理事业,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专业形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从日常礼仪、规章制度、职业素养、专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采用以教师示教和学员自身体验为主的互动式培训形式,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培训目标.
作者:徐璐;李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54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对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之电刺激治疗.分析5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以及吞咽障碍程度等.结果:实验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改善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下降情况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大,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其效果显著,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高雪芬;康淑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全部患者的血液病实施血液检验,分析采血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对于检验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血液采集过程中,患者接受采血的部位、采血的时间、送件时间以及血液是否出现溶血,都会对血液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结论:血液标本采集中,有众多因素对检验结果形成干扰,因此在采血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采血标准,特别要重视细节管理,才能有效保证血液检验质量.
作者:史琰;梁兆生;杨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1月至2018-1月期间诊治的800例冠心病患者,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检查的正常人800例,定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Hcy)水平进行检测,明确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以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血清Hcy水平以及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Hcy水平以及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密切的关系,是对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诊断判别的重要依据,可以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廖钦晨;刘杰;吴东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高原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0例.此次研究患儿均一般护理,研究甲组加舒适护理,总结患儿疗效、家属满意度、并发生和舒适度.结果:甲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大于乙组患儿家属,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心理舒适评分、生理舒适评分、环境舒适评分都优于乙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
作者:云小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87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4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比对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1%(34/43),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预见性护理作用显著,能促进症状消退,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郭佳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患88例做医疗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日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效果,病患护理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病症缓解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病症缓解有效率为84.09%,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临床症状表现分析,判定综合护理效果明显,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值得被进一步完善应用.
作者:王晓琼;龚燕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应用阿托品点眼后防控效果及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价.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近视青少年180例,研究组90例带框架镜或不带框架镜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给予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对患者的视力、晶状体厚度、眼轴等改变实施临床观察对比,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作汇总,对照组只带或不带框架镜不作其他治疗.结果: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治疗一年后裸眼视力(UCVA)低度近视显著提高甚至恢复正常,中度近视能很好的稳定或增长缓慢,等效球镜(SE)及角膜曲率明显下降,眼轴增长可减少20%-40%,使用3个月后,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并于6个月、1年变化趋于稳定.而对照组3个月、6个月、1年后UCVA、SE及角膜曲率均有明显增长,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等效球镜(D)治疗一年后两组增长度数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同时1%阿托品眼用凝胶使用后可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畏光、视近物模糊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占比100%,其他不良反应虽占比低,但严重.结论:1%阿托品眼用凝胶用于儿童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低度数(<-1.00D)患者有恢复正常可能,中度近视度数能稳定或延缓增长,等效球镜(SE)及角膜曲率明显下降,眼轴增长可减少20%-40%,但停药易反复,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作者:孔彦月;童世琼;陈云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双因素激励理论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对我院340名医务人员实施双因素激励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比对实施前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幸福感及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实施前后医疗质量改变情况,并随机选择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0名和实施后(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0名,对比两组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明显下降,幸福感及满意度评分明显上升,医疗质量考核中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科研技术、员工成长4个指标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97.78%)显著高于实施前(76.67%)(P<0.05).结论: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双因素激励理论管理,可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医疗质量,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作者:高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牙齿残根需要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28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2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残根保存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残根拔除后种植修复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对比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具有不同治疗效果,拔除后种植修复效果优于残根保存修复,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斌;邢建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本次在我院普外科收集7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两组患者分别行开腹手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T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延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便秘是因大便滞留肠内时间过久,导致大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小于 3 次[1].颅脑损伤病人多有意识障碍且卧床时间长、治疗周期长,便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减少颅脑损伤病人便秘的发生,笔者自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应用自拟方郁蒌麻仁汤治疗及预防颅脑损伤便秘的发生,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岳西刚 刊期: 2018年第26期